大家好我是舜緣文化的張詩苓,我是傳統文化的受益者和傳播者,希望古聖先賢的智慧,可以利益到更多的朋友。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道德經的第十八章。首先我來為大家誦讀道德經的第十八章,我的誦讀是以王弼版道德經為底本。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前兩講我們學習到了,為什麼在日常生活中,道德對人們的約束力并不大,人們總是口中說着仁義,孝慈,忠誠,做起事情來卻又回歸到不仁不義,不孝不慈,不忠君愛國的狀态。老子說啊,是因為這些道德标準确立的原因就是錯的,不是基于大道,而是基于需求。那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樣正确地奉行良好的道德标準呢?上一講我們已經講解了經文中的仁義和智慧,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孝慈和忠誠。
第一點,真正的孝慈,一定是基于大道的孝慈。大人們脫離了大道,對上不能孝順父母,對下不能教養好兒女,對平輩,朋友,同事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而去要求孩子們要孝順,這就好比是種下了豆子想要的西瓜。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們大人做到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孩子們自然會耳濡目染,實現真正的孝慈。
第二點,真正的忠君愛國,一定是基于大道的忠君愛國。聽到忠君愛國這個詞語,大家可能會說這都是封建社會的事情了,可是在現代社會,熱愛領袖,忠誠國家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真正的忠君愛國不是因為經文中所說的國家昏亂,而是領袖深知要一切為了人民,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人民也深知我們和領袖和國家是一個整體,隻有齊心協力,才能共創美好的明天。這才是基于大道的真正的忠君愛國。
那以上就是第十八章的内容了,下一講我們就一起走進道德經的第十九章,希望大家持續關注,私信我們進行互動,朋友們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