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老娘辦理一個證件,需要兩張兩寸白底照片,趕着在五一假期抓緊辦好待用。
隻不過想法很豐滿,我以為不過用手機拍照然後去處理下打印即可,不過現實很骨感,就是這麼兩張照片的事兒,硬是搞出了好多犯暈故事。
第一個是拍照,拿不準是否需要用免冠照片。
用牆壁作為背景,拍了一些照片,後來說起是否要拍不戴帽子的免冠照,拿不準了,這時候如何辦呢?
原本是可以電話咨詢,因為人家才專業,不過不太熟悉又感覺麻煩,怕麻煩人的心理起了作用,就換用另外一種應對措施,那就分别拍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兩張好了,反正多沖洗幾張罷了。
這種心理想法,具有主觀創造性(編造性),也有各種可能性(可塑性,選擇性)。
第二個是打印照片,該去打印社還是照相館。
要把手機照片調整為白底打印出來,這是目标任務。用手機地圖搜索附近商家,選擇了“打印社”這個關鍵詞,前去附近一家打印。
去到後才搞明白,打印社不能處理照片變成白底,詢問還有什麼好辦法,直接去拍照或者去照相館處理。這時才想起是照相館能處理照片底色,想起曾把紅底照片改為白底。
如果先搜索關鍵詞是“照相館”,那就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了,效率低下不是沒有緣由的,就是人笨,本質是認知思維不夠,千萬别看年齡性别學曆還有長的模樣如何。
第三個是讀取翻譯地圖信息,自以為是路線走偏。
拿着手機地圖導航是個簡單事情,不過看到打印社就在附近,用導航太“小瞧”自己了,直接走過去就是。
問題在于看地圖暈了方向,地圖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自己要去的地方在廣場南邊,有些不甚清晰,猜測大緻位置就走過去,結果實際位置要多一個街區。
這又是鮮活例子,心理是大腦的産物,好聽說法是創造,不好聽說法是編造、以為、猜測、感覺。瞎編亂造不在于客觀事物,根本就是大腦産物,這就是人與人的差距。
最後一個才是最好笑的犯暈故事,洗了橫向二寸照。
到了專業照相館,小夥子業務很熟練,把兩張照片進行處理并修改為白底。
他說打印一版就是四張,我說兩個照片分别兩張正好一版。後來他說照片是橫向和豎向兩種,沒法排版在一起,我知道自己就是這樣拍的,說分開打印吧。
小夥子先打印出四張橫向的,可能感覺不太對,就找另一個同事詢問,原來是打印成了一寸照片。最後打印好兩份二寸照片,連同打錯沒有收費的一寸照片都給了我。看着打印好的照片,自己拍的還行,人家後期處理的更好,很有成就感。
回到家,拿出來給大家欣賞,豎向照片真的很棒,純白背景,老娘穿着紅棉襖,臉色白淨,像素清晰,人很精神。不過看到橫向照片,愛人說這個不太對啊,證件照是豎向的哈。
我頓時如夢方醒,打印照片時感覺不太對勁,隻不過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原來是格式不對。
隻好自嘲“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哈”,我說明了沖洗證件照,看來照相館小夥子不懂,而我更是不懂哈。
最後聯系小夥子,修改為豎向照片發我微信,留作待用吧,畢竟戴帽子這個照片可能就行,而且更加好看。
這一天,感覺自我良好,其實犯暈犯傻不斷,這是第五件值得自嘲的事情吧。
犯暈的事情天天有,隻不過平時沒有留意罷了,今天稍微留意記錄下來,就如此之多,對策是接受自己的無知和局限,作為“寫出自嘲五件事”作業,算是提高一點自嘲能力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