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殳字旁”。
今天,繼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殳字旁。
殳,shū,漢字部首之一,其古字形像手持錘棒一類的器具,用“殳”作意符的字大都與手的動作有關,如毆、殺、毀等。
行書中的殳字旁:

首撇與露鋒斜切入筆,然後轉鋒略向左下行,撇身稍直,收筆頓鋒收勢不作撇出;第二筆橫豎彎鈎小巧緊湊,不要寫大,收筆向左下回鋒引帶不出鈎,注意三個折筆的運筆使轉,一氣呵成。
下面“又”字承接上部的收筆筆勢,橫畫大抗肩,到位後折筆向左下方行筆寫撇,撇身勿重,彎而有力;捺筆舒展飄逸,起筆可探過橫撇的起筆,捺腳不宜過重,且略低于左撇撇尖。
楷書中的殳字旁:

“殳”部在具體應用中通常将其筆畫作若幹種變形以适應行書中較快的書寫速度,但不論是哪種寫法,均應上部窄小,下部寬放,整體上收下展,左收右放。
具體字例:

般 bān bō pán

殿 diàn

段 duàn

毂 gū gǔ

榖 gǔ

毀 huǐ

殺 shā

殳 shū

毅 yì

殷 yīn yān yǐn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