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内向者絕望到哭

内向者絕望到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2 15:42:17

内向者絕望到哭(我是一個被低估的内向者)1

我是一個典型的内向者。

曾經,我被自己的内向性格困擾了很長時間,特别羨慕那些在人群中閃閃發光的外向的人。

我像很多内向者一樣,對自己的内向性格特别排斥,無法接納自己,所以默默地向外向的人學習。

可終究一個内向的人,在學習外向的路上,困難重重,因為這是一個與本性對抗的過程。

我再怎麼努力去變得外向一點,試圖去融入各種圈子,也最終沒有成功變成外向的人。

反而,在這條違背本心的路上,我活得越來越擰巴,越來越不像自己。

内向者絕望到哭(我是一個被低估的内向者)2

直到我自學心理學後,才知道内向和外向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我們需要做的是接納真實的自己,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

榮格人格類型創始人邁爾斯在《天生不同》這本書中寫到:内傾型個體的活動是從内心的想法和抽象的概念開始的,而這些想法和概念的起源就是榮格所說的“原型”。

心理類型理論認為,每個人的原型都是生來就有的,個體後天的生活經曆也許會激活原型,但并不會改變原型。原型是所有人類經驗和意願的精髓所在,是一種集體潛意識,是思維的載體,它能夠引導個體從紛繁複雜的現實中發現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我在接納自己的路上,走了整整15年,直到最近三年,我才真正從内心深處接納這樣内向的自己,并愛上了這樣的自己。

當一個内向者開始真正愛上自己,她便能釋放出無窮的潛力,變得閃閃發光。

01

在童年時期,我的内向性格就初見端倪。

在學校裡,我不喜歡成群結隊,喜歡一個人玩,常常獨自坐在座位上看書或者發呆。

我的朋友很少,就那麼固定的幾個玩伴,人群裡一旦超過限定的3個人,我就覺得渾身不自在,想要逃離。

我上課也不喜歡舉手發言,就算知道問題的答案,也從不主動發言。還刻意低頭,不想讓老師看見我。

因為我不想成為人群中的焦點,隻想待在安全的角落裡,不被人注意到。

當然,因為我這種性格特征,我小學時代沒當過班幹部,老師确實很少注意到我。

除了在學校,在家我的内向性格也很突出,家裡來親戚,我不喜歡叫人,也不想湊熱鬧。

我媽經常教育我,見了長輩要嘴甜點,要大氣點,不要躲。

内向者絕望到哭(我是一個被低估的内向者)3

上了初中後,我剛開始依舊是個小透明,但在初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我突然考了一個全年級第一。

我們班主任都驚呆了,因為他從來未曾注意過我,而我就像一匹黑馬一樣,突然一炮打響。

自此,班主任開始特别關注我,讓我自由選座位,還讓我成了學習委員和語文課代表。

後來,班主任還給我很多上台講課的機會,讓我帶大家一起讀書,我俨然成了一個小老師。

雖然我性格内向,但我站在講台上,居然能夠很順暢地侃侃而談,一點都不發怵,還享受其中。

從那時起,我好像喜歡上了站在講台上的感覺,居然萌生了以後要當一名老師的想法。

原來内向的我,并不是不擅長當衆講話,隻是不喜歡社交。

隻要我願意講,也可以講得很好,我的表達力很強,也可以散發出自己獨有的魅力。

02

後來,我考上了我們市最好的高中。

這裡人才濟濟,原本在初中優秀的我來到這裡,又回歸了小透明的狀态。

我數學成績很差,語文和英語相關語言學科,卻學得很好。尤其作文,寫得很好。

内向的我,靠着優秀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衆表揚,獲得了一點存在感。

其他時候,我依舊獨來獨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孤獨。

我的交友範圍僅限于前後左右位,與其他同學幾乎沒說過幾句話。

整個高中時代,我都是默默無聞的狀态,然後考上了一個二本院校。

上了大學,别的同學經常是室友一起行動,一起上課、吃飯、逛街、刷劇。

而我很少與室友們在一起,都是獨自行動。一個人去圖書館看書,一個人去教室上自習,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我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獨處,也享受獨處的時光,按照自己的節奏,做自己喜歡的事。

大部分同學對我的評價是:高冷、難以接近、不好相處等等。

隻有幾個和我接觸很多的朋友,說我内心其實熱情似火,也很有自己的想法,隻是表面冷漠,顯得不近人情。

内向者絕望到哭(我是一個被低估的内向者)4

内向者就是這麼容易被人誤解,大部分人都喜歡表面活潑開朗、樂于親近的外向者,也更容易與外向者打成一片。

而我因為我經常泡圖書館,接觸到了心理學,才真正認識到内向和外向的本質區别。也認識到了自己是一個典型内傾性人格類型INFP者。

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外向和内向的概念。

這兩種特質的區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對于内向的人來說,他們的能量指向内部,因此他們對内心世界更感興趣,更安靜,喜歡獨處、自省和思考。

所以,其實内向或外向所代表的,隻是人對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關注度不同,并沒有優劣之分。

隻是因為偏見,大多數人似乎習慣把“内向”看作是一個人的缺點,好像内向的人形象就是:

沉默寡言,不合群,内心幹涸,消極厭世,天生就該是個Loser。

不得不說,内向者一直被這個社會誤解着,包括被内向者自己,成了被低估的群體。

03

走上社會後,這種誤解更加劇了。

每次我初到一個公司,因為不愛說話,不喜歡表現,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态度,才來一個月似乎就被領導否定了。

直到我的專業能力開始凸顯,認真踏實的工作态度被領導看見,他們才慢慢對我改觀。

似乎内向者隻能憑實力說話,沒法靠混人際關系突圍。

而且大多數領導也認為,我們或許隻能是一個靠譜的員工,沒法當領導。

因為我們是那麼不喜社交,喜歡獨自做事,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

所以,大部分内向者在職場中想要脫穎而出,确實比外向者面臨的阻礙要多很多。

但内向者其實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卻因為安靜低調的作風,被忽略了。

内向者絕望到哭(我是一個被低估的内向者)5

在《内向心理學:如何安靜地發揮影響力》這本書中,作者總結出了内向者的10大優勢:

1. 謹慎:喜歡深思熟慮後再說話。與不熟的人會保持安全距離。但過于矜持,可能就會被人覺得冷漠、拒人于千裡之外;

2. 自我探索:關注内部精神世界,偏愛有深度的交流;

3. 專注:可以長時間專注于一件事。不太需要外界反饋和刺激,内驅力很強;

4. 善于傾聽:身為天生的觀察者與外來刺激處理者,他們會清楚理解信息,吸收并運用到接下來的思考和回答中;

5. 安靜:榮格早已指出,内向者對外來刺激的需要顯然比外向者更少。許多内向者覺得“外在的安靜”會讓他們自在,無關能量的汲取。

事實上,他們通過自己豐富的精神生活已獲得充分的刺激,也就不容易受外界的吸引而分心。這讓他們有更多空間去思考和消化感知到的事物;

6. 擅長分析:擅長分析雖非内向者獨有的優勢,不過許多内向者在這方面的确格外在行。由于持續進行心智活動,因此比起外向者,内向者與外界保持着更遠的距離。

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注與持之以恒不斷過濾、消化各種想法,不僅思考得更久,也更為細膩;

7. 獨立:内向者的獨立性表現在能夠輕松自在地獨處,而他們的能量補給正是通過獨處。獨立的人不太依賴他人的評價,因此較容易去做自己認為正确或重要的事;

8. 持之以恒:他們往往比外向者更認可愚公移山的精神,會認真地把事情做好,不會像外向者那樣容易被外來刺激吸引注意力;

9. 擅長寫作:許多内向者偏好以書面文字來溝通,溝通前他們會先斟酌自己的想法,然後轉化為文字,而寫作顯然是這一由内而外過程的最佳表達方式;

10. 有同理心:擁有這種能力的人,會設身處地站在溝通對象的立場來想事情,這并非出于某種權謀,而是一種本能。他們能夠看出對方行為背後的邏輯,發現對方在乎什麼、有哪些需求。

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利用好自身優勢,取得的成就會比外向者更大。

04

我原來的工作是财務,雖然我并不喜歡。但是,這是我當初選擇的專業,大學期間,我能把它學得很好。工作後,我依舊能夠把它做得很出色。

由于專注力強,耐心細緻,我做的報表從沒出錯過,對數字把握得很精準。

我的工作效率也很高,因為一旦投入到工作中,我幾乎不受外界影響,全身心去工作,自然能高效完成工作。

我的寫作優勢也在工作中被發揮出來,成了部門裡的筆杆子。隻要有涉及寫作的任務,領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

我也因此得到了很多領導和同事的關注,他們都知道了原來财務部有一個擅長寫作的“才女”。

我甚至還成為了我們财務部年會主持人,原來我不僅會寫,還很會說。

内向者并不是不會說話,隻是不那麼想說話罷了。

内向者絕望到哭(我是一個被低估的内向者)6

盡管,我在财務工作中表現出色,但由于我一直更關注自己内部精神世界,不斷探索自己。

我總覺得,我的内在能量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是在被動地工作和生活。

每天一下班,我就想回家,一點不想加班。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我想要回歸到一個人獨處的世界。

在職場工作一天,讓我累得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複雜的人際關系,需要與很多人周旋。

對于内向的我來說,這都是在消耗我的能量。唯獨回歸到獨處的空間裡,與自己相處,我才能積蓄能量。我需要獨處的時光去充電。

隻有在獨處的空間裡,我才完全屬于我,世界才屬于我。

聖雄甘地曾說:“你能以安靜的方式改變世界。”

内向者隻是在用安靜的方式與自己相處,與這個世界相處。

05

後來,偶然的機會,我走上了自媒體寫作這條路。

我就像發現寶藏一樣,如饑似渴地吸收着這些新鮮事物,全身心投入到寫作中。

除了上班,我的所有時間都拿來讀書寫作,大量獨處的時間為我的寫作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我真是太喜歡這種可以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還能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不再機械重複性地工作。

我可以一個人一整天在一間房間,坐在電腦前寫作,不出門不社交。

我終于找到了自己與這個世界最好的鍊接方式,稿費收入也很快超過了本職工作工資。

所以,在畢業5年後,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四次裸辭。

雖然裸辭成為自由職業者,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但内向者一向最容易屏蔽外界幹擾,跟随内心的聲音往前走。

我會用内向者獨有的方式去實現自身的最大價值,事實證明,我正向理想的方向穩步邁進。

内向者絕望到哭(我是一個被低估的内向者)7

在自由職業的三年裡,我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寫出了200多篇10w 爆文。同時也收到了出版社的出書邀請。目前已初步完成初稿,在修改階段。

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現在卻離作家夢越來越近。

正是因為長時間獨處,我才慢慢看清自己,向真正想要的一切靠近,才能一直做真實的自己。

我終于接納了自己内向的性格,也愛上了這樣的自己,并成長得越來越好。

内向者,是一個離自己靈魂最近的群體。

所以,當一個内向者能夠做發揮自己最大内在能量的事,強大的專注力和持之以恒的力量,會讓他所向披靡。

《天生不同》中寫到:内傾型個體的優勢之一,就是他們具有一種天生的連貫性,這種連貫性完全不受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的影響。

無論外部環境和刺激如何變化,他們的内心都很少波動。他們傾向于長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能夠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事業。

榮格曾經說過,内向者正因為具有這些人格特征,他們才變得更有深度,他們的工作也因此表現出更長遠的價值。

06

心理學家米哈裡·奇克森特米哈伊在1990-1995年間做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是91名在藝術界、科學界、商業及政治領域表現出卓越創造力的人。

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在青春期階段處于社會的邊緣。

因為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對同齡人來說都太不可思議了,但也正是這樣,他們得到了更多的獨處時間來做感興趣的事情。

這樣内向且另類的人曆史上很多:拿破侖、愛因斯坦、凡高、畢加索、卓别林、托爾斯泰、塞特、黑格爾。

内向并不會妨礙一個人的成功,反而會讓他對自己的領域更加敏感專注。

内向者絕望到哭(我是一個被低估的内向者)8

那作為一個内向者,該如何發揮自己獨特的影響力?《内向的力量》一書中給出了一些具體建議:

1. 在安靜中尋找力量

你可以在個人生活與職場的所有領域中,發掘出抽離與休養的可能,而且還要妥善地利用它們。

它們就是你創造力與能量的加油站,有利于你順利應對各種不同的場合。你可以借助這項策略換來内心安靜。

2. 找出你的優勢與需求,适性而為

你要用内向者的視角去分析一下你的生活環境,與自己的優勢和需求培養出感情。

并且在此基礎上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應對策略,往後就能依循着它發展自己的美好人生。

3.充分發揮你的優勢

身為内向者的你擁有與外向者不同的工具,憑借它們你可以赢得他人信賴。

你可以用謹慎、專注、持之以恒以及有同理心等優勢,來達成你想達成的事。

借助内向優勢,你可以在兩方面有所收獲:一方面你可以專注實現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你可以用可靠、謙卑的态度與他人建立良好深度關系,獲得衆人的支持。

當你活得越像你自己、越來越好的時候,你的優勢就會漸漸展現出來。

願每個内向者都能學會在安靜中積蓄能量,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