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水還可以叫做氫氧化氫

為什麼水還可以叫做氫氧化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3:43:23

自從陷入全球新冠大流行以來,我們可能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被微小的水滴包圍着。在潮濕的空氣中,或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這些微液滴可以攜帶各種微小顆粒,從污染到流感等病毒。

為什麼水還可以叫做氫氧化氫(科學家終于明白了)1

早在 2019 年,這些環境水微粒的基本化學性質就給我們帶來過一個驚喜:研究人員發現,普通的、原本良性的水滴,會以某種方式自發形成少量但數量可觀的過氧化氫(H2O2)。

沒錯!就是我們用來漂白頭發或給傷口消毒的弱酸性物質:過氧化氫。

現在,一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這種自發反應發生在接觸固體表面時,它可能在流感的季節性中發揮作用。

斯坦福大學化學家理查德·查爾(Richard Zare)參與了上述兩項發現,他說:“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我們自以為對它非常了解,但實際情況卻讓我們感到慚愧。”

在體積上,水是相當穩定的,但相比之下,把它分成微小的液滴似乎會徹底改變它的行為。

當物體縮小時,它們的相對體積比表面積減小得更快。這意味着一個微小的水滴暴露在周圍環境中的分子比例要比玻璃杯、桶或湖裡的分子比例大得多。

來自江漢大學的化學家陳伯雷和他的同事證實,正是在這個暴露的表面上,過氧化氫自主形成了。

利用一種在過氧化氫(H2O2)存在時會發光的染料,研究小組繪制了它在接觸玻璃表面的液滴中發生的情況,發現它最集中在兩種物質之間的界面處。研究人員證明,當液滴接觸到包括土壤或懸浮在空氣中的細粉塵在内的其他9種固體時,也會産生H2O2。

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他們還表明,這是自然發生的,隻是當水從空氣中凝結到寒冷的表面時。過氧化氫(H2O2)含量會随濕度的增加而增加。

化學家理查德·查爾解釋說:“接觸帶電産生過氧化氫,似乎是水—固界面上的普遍現象。”

為了弄清楚這些液滴從哪裡偷走了多餘的氧原子,研究人員用重氧同位素“18O”處理了玻璃表面。果然,液滴通過吸收玻璃表面的 18O 原子形成了過氧化氫,證實了附着在表面材料上的氫和氧的可激發元素“羟基自由基”是過氧化氫的來源。

随着酸的形成,研究團隊還可以随着染料的發光增加,及時測量從固體流向地面的電流。

這證實了之前的研究結果,即電子交換發生在一個被稱為“接觸帶電”的過程中,産生羟基自由基。

研究小組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這當然不排除某些原材料可能由環境中的其他來源提供,例如臭氧 (O3)。但它确實證實了,僅需要水滴和固體表面即可。

化學家理查德·查爾說:“接觸帶電提供了一種化學基礎,部分解釋了為什麼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季節性。”

随着夏季溫暖空氣中的水分增加,攜帶少量過氧化氫,這可能是循環病原體需要處理的又一個障礙。相反,寒冷、幹燥的冬季空氣可能會給病毒一個小小的優勢,讓它們從一個打噴嚏的鼻子跳到另一個打噴嚏的鼻子。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