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劍平 圖/張勇強 任思灏 鐘久盈等 copyright©三劍客
前一段,收到一位女兵的信息。
她說,兩年前,她大學畢業,懷揣着夢想來到了北京當兵。
到了部隊,先是緊張的新訓,再是下連後的适應,再是……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因為疫情,第一次來北京的她,在北京待了兩年,連北京是什麼樣的都不知道。以前,每年老兵退役時,部隊還會專門組織大家去看一場升旗儀式。今年看來,也沒有希望了。
對此,她顯得很失落和遺憾。
不知道,這位這兩天就要離隊的戰友,她的願望實現了嗎?
作為一個已經退役多年的老兵,回顧軍旅生涯,發現遺憾與收獲始終是相伴的。
有收獲就有遺憾,有遺憾就有收獲。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夢想。
同時,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遺憾。
當兵兩年,不知道第二故鄉是啥樣的,或許就是這一代戰友的遺憾吧。
不知道,多年以後,再談及當年,會不會變成他們心中的一份美好?!
當然,在遺憾之外,也有讓很多前幾年退役戰友羨慕的驚喜和榮光。
比如,這次退役的戰友都趕上了我們21式新軍服。
有了期盼已久的姓名牌。
21式新軍服,不僅陪伴他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為閃亮的時光,還将變成他們青春的符号和永恒的記憶。
劍客認為,除此之外,這一批退役的很多戰友,還有一個引以為傲的身份。
那就是,很多人參加了上個月舉行的軍事演習。
從空中,從海上,從陸地,從各個戰位,感受到了我解放軍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實力,感受到了戰鬥前的緊張與興奮……
這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經曆的。值得他們“吹”一輩子了。
記得剛到部隊時,班長就告訴我們:一位将軍在站台上送老兵時,問一位老兵,你當兵後悔嗎?
這位老兵并沒有直接回答将軍,而是說出了一句廣為流傳的話:“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橋段很可能是編撰的,因為沒有哪位将軍會問一個兵這樣的問題(有待求證)。
而之所以沒有人“質疑”,是因為這句話深入人心,說出了很多退役軍人的心聲。
那還是“軍隊要忍耐”的時代。
部隊工資待遇低,裝備水平也不高,條件也不好。
參軍入伍必須要有強烈的犧牲奉獻精神。
那時在部隊,每到需要抒情的環節,除了《十五的月亮》就是《什麼也不說》。
那個時候,老兵退役,淚水也是老兵們情感渲洩的渠道。
因此,我們今天能夠看到,很多老兵淚别戰友的圖片。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男兒有淚不輕彈”之說。
但在部隊,每年老兵退役,就是那些上過刀山,下過火海,與敵人面對面拼過刺刀,經曆過槍林彈雨洗禮的,鐵骨铮铮的漢子,也會淚如雨下。
從沒有人把這淚水當作軟弱,而是稱為“英雄淚”。
當然,近年來,我們也看到一些戰友,在流下不舍淚水的同時,笑着退役。
那種實現保家衛國願望後,幸福的脫下軍裝的樣子,那種對走出軍營,迎接美好未來的樣子,既是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是對國家安排好退役軍人的放心與滿意。
是的,國家發展好了。
退役軍人的選擇多了。既可以在就業上得到國家的很好照顧,又可以回歸課堂繼續學業,還可以自主創業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朝入伍,終生是兵。
一朝入伍,一生榮光。
雖然我們退伍了,但我們還有一個名字将伴随我們的一生,那就是退役軍人。
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不要忘記自己當過兵。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忘記自己當過兵。
退役多年,劍客的衣櫃裡還留着一身舊軍裝,鞋櫃裡還擺着一雙迷彩鞋,從部隊帶回的褲衩子到現在還在穿。
偶爾聽到軍号和哨音心裡還會打個機靈。
偶爾聽到軍歌總會忍不住跟着哼!
雖然也知道自己并非鐵打的,但是,到了抗洪搶險、疫情防控或重大任務的關鍵時刻,仍然止不住地往前沖。
我們是退役軍人,部隊在身上打下的烙印,血液裡融入的基因,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都将伴随一生。
光榮的戰友們,回到地方進入社會,可能再沒有人像班長那樣寵着你,管着你了,罩着你了。
沒有人晚上幫你掖被角,在你感冒發燒時帶你去衛生隊,失戀後陪着你聊天講段子逗你笑了……
一切都要靠自己!
你已經成為男子漢,已經不懼風雨!
希望你從此之後,人生盡是坦途,有空了回軍營看看。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在此緻謝)
來源:三劍客公衆号,在此緻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