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人才,吳蜀兩國加一塊也比不了魏國。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能因此就小觑了天下英豪,比如蜀國的兩位謀主:法正,龐統。
逆取順守雖然諸葛亮也擔任過軍師将軍,但蜀國正經的謀主還是法正、龐統兩人,行軍打仗都是這兩位随行,至于諸葛亮?當然是發揮他治國的才能,順便守家咯。龐統投奔劉備後,當即獻上一策“東有孫權,北有曹操,為今之計還是要取益州呀。”
劉備顧忌自己的名聲,并不想接受這建議,龐統又勸“憑借武力奪取權利,再依循常理治國,這也不違背信義嘛,即便我們再不取益州,早晚也要被别人奪取。”接下來的事就是入蜀了,龐統随行,諸葛亮先留守荊州。“逆取順守”是指先背叛君主奪取天下,再合理治國。
前歌後舞龐統為劉備取益州準備了上中下三策,劉備選了中策,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涪fú城下,劉備就在這裡開了個宴會慶祝。龐統并不贊同這種做法“把攻伐别國當作快樂,可不是仁者之師。”畢竟還沒徹底拿下益州,要是被翻盤了豈不悲劇?
然而,劉備已經醉得放飛自我了“武王伐纣,不也是載歌載舞的嘛,他就不是仁者了?你話說得不好,先出去吧。”當然,劉備、龐統沒多久就和解了。“前歌後舞”是指軍中士氣旺盛,也用作對正義之師的頌詞,然而劉備隻用了字面意思...
高壘深溝
輪到法正了,其實一提起法正,就應該想起一個成語:睚眦yá zì必報。一飯之恩必償,睚眦之仇必報,不過這個成語在寫董卓的時候就提過了,這裡不再贅述。劉備入蜀時,士兵還不足1萬人,糧草也不充足,鄭度就勸劉璋堅壁清野“把野外的糧草一燒,築好高牆,挖好深壕,然後坐等劉備撤退就好。”
鄭度這計策正中劉備軟肋,讓劉備很驚恐,還是法正了解劉璋“這計策不會被采納的,不用擔心。”劉備入蜀挺艱辛的,一上來就要面對冷苞、張任等至少5部人馬圍攻,但還是讓劉備滾起雪球來了,兩位謀主功不可沒。“高壘深溝”是指加固防禦工事。
披露腹心看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是推心置腹,意思也确實相近。“披露腹心”是指說以真心示人,說出心裡話。這個詞出現在法正給劉璋的信中“從開始到最後,我都無話不說,絕不藏私,大概是我愚鈍吧,真心真意的話也感動不了您。”叙完舊情,接下來就是兵戎相見了。
順耳悅目同樣出自法正給劉璋的信,“你身邊的人并不懂英雄如何行事,說話倒是好聽,不過是阿谀奉承罷了,哪裡是為國家着想呢?”法正确實是個記仇的人,在劉璋手下一直抑郁不得志,逮到機會就要回敬一下。“順耳悅目”是指話語聽着舒服,合乎心意。
觀釁伺隙
先有黃權的提議,後有法正的建議,劉備才在219年發動了漢中之戰。法正是給劉備重新分析了天下大勢,又指出了奪取漢中的意義“隻要抓住時機,上可消滅敵寇,尊奉王室;中可以占據雍涼二州;下可以堅守要害之處。”機不可失,漢中成全了黃忠,成全了劉備,也成全了法正。
“觀釁伺隙”是指探查對方的破綻,等待時機。順便,劉備和法正關系極好,劉備不情願用許靖,是法正勸他回心轉意;劉備不情願的婚姻,法正也敢勸說;戰場上,法正還敢替劉備擋箭。劉備生前隻追谥了一人,法正,谥翼侯,這是何等的殊待呀。
龐統法正過後,蜀國再無謀主。
龐統:龐統:終一曲鳳求凰
法正:劉備:你是我的羽翼,今生今世隻為你追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