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漿果(燈籠果)
美文心閱
“野果地所獻,重意在所臨。采得洛神珠,入口潤心田。”金秋時節,酸漿果成熟了。紅紅的、黃黃的,一個個挂在直立的莖上,就像一串串小燈籠,十分豔麗可愛。吃一口就讓人唇齒生香,餘味缭繞,就覺得那味道令人垂涎欲滴,念想不斷。
酸漿果又名紅菇娘、挂金燈、戈力、燈籠草、燈籠果、洛神珠、泡泡草、鬼燈等,北方稱為菇蔫兒、姑娘兒,以果實供食用。酸漿為茄科酸漿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株高50-80cm,地上莖常不分枝,有縱棱,莖節膨大,幼莖被有較密的柔毛。花冠輻射狀,白色,果實成熟時橙紅色或火紅色。
酸漿果在我國栽培曆史較久,在公元前300年,《爾雅》雲:葴,寒漿也。郭璞注雲:即今酸漿,江東人呼為苦葴。小者為苦,亦呼為小苦耽。爾恭曰∶燈籠草所在有之,枝幹高三、四尺,有紅花狀若燈籠,内有紅子可愛,根、莖、花、 實并入藥用。禹錫曰∶苦耽生故墟垣塹間,高二、三尺,子作角,如撮口袋,中有子如珠,熟則赤 色。關中人謂之洛神珠,一名王母珠,一名皮弁草。一種小者名苦 。
每年春天酸漿果開花,七月份左右可以摘果。未成熟的“酸漿果”顔色是綠色的,等慢慢成熟了,就變成了黃色,像一盞盞小燈籠一樣,在田野風的吹動下,左右搖晃,煞是好看。
成熟的酸漿果她穿着一件薄薄的紗衣,衣服軟軟的,脆脆的,上面好像長滿了紋路。她的衣服裡面住着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把酸漿果的“衣服”慢慢剝開,這時的她好像一朵美麗的花朵,緩緩綻放。一粒滾圓晶瑩的果實露了出來,摸起來十分光滑,就像一顆精心雕琢的瑪瑙。薄得透明的皮,包着細碎的籽兒,像一粒黃珍珠。
酸漿果不僅美味,還是中草藥。酸漿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降壓、強心、抑菌等功能。主治熱咳、咽痛、音啞、急性扁挑體炎、小便不利和水腫等病。《神農本草經》記載:“清涼,化痰,鎮咳,利尿。”《本草綱目》也有記載:燕京野果名紅姑娘,外垂降囊,中含赤子如珠,酸甘可食盈盈繞砌,與翠草同芳,亦自可愛。搗計服治黃病(即黃膽性肝炎)多效,治上氣咳嗽風熱,明目,付小兒内辟等多種疾病。
作者:田鵬儒,筆名:美文心閱, 公衆号:meiwenxinyue,天津人,熱愛文學,用筆墨心悅心靈。作品散見報刊、雜志,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
—《END》—
美文心閱,meiwenxinyue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