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川美畢業展來咯
“四川美術學院2022年本科生畢業展”
“四川美術學院2022年研究生畢業展”
都已經拉開了序幕
看着大家用作品的形式
來告别自己的大學生活
真的太有意義了
今年川妹的學子們會給我們怎樣的驚喜
跟着GO妹一起來一睹為快
川美的畢業展從2005年開始,經過17年的曆程,已經成為重慶一個重要的藝術節日,對重慶人來說也早已變成一場特定的保留活動。
每年都有二三十萬人來觀展,影響力顯然已遠超一個畢業展原本的意義。
創新精神和實驗探索是這次《開放的六月》展覽的一大看點。
這個身着藏袍、天生自然卷、或有8塊腹肌的藏族小哥,作為今年畢業展的開篇,着實讓人驚豔,尤其是跟藏袍一同垂下的袖口處的破棉花,幾可亂真。
這毫無美感的體形,比例失調的四肢手指,死魚眼青蛙嘴,很難讓人不相信它不是出自小學生之手。
但當你看了作品名是關于穴位時,才若有所思,便主動去尋找作者究竟意欲何為,這或許,就是藝術的魅力。
“去看,去聽,去感受,去體驗”,不同年紀有不同的視角,藝術本來就是主觀意識的體現,不設限才能有更多收獲。
“眼睛”這一器官的功能是認知世界,以及表現自我對世界的認知表達,由12隻形态顔色各不相同的貓組成的版畫,色彩鮮豔引人矚目。
畫中判斷每一隻貓性格、心情的唯一根據,就是眼睛。這幅畫,完完全全撞在了我心上。
在每年的作品中,總有那麼幾件透露着詭異,但卻讓我們見識了從未有過的視角。面無表情似乎是藝術家最愛表達的一種情緒,因為觀看者可以随意猜測。
整個畢業展,我停留最久的是一個叫《邊界》的作品,起初被它吸引,純粹是無意拍到像巫師魔法球的裝置,打在手臂上的一束光很夢幻。
仔細看才發現,魔法球裡裝着的是被剝了皮的青蛙,在燈光的透射下,它身體裡的經絡和結構都本相畢露。
青蛙宛若一群小精靈,包圍着一條美人魚骨,最下面是翅膀,這樣的邊界,表達的是生與死、持續與終結的思考嗎?
一眼看上去就很喜歡,像波濤海浪中的一束航燈,又像少女五彩斑斓的幻想,一個個被保存下來。裝飾性非常強,看到它的時候想象,如果把它做成燈會怎麼樣?
這些裝置,既是場景還原的道具,同時為觀展的觀衆們,也提供了獨特的拍攝背景。
除此之外還有互動式沉浸式體驗,一個叫《窺》的作品,一扇全封閉的小黑屋,上面寫着——關門——聆聽——感受,現場不少人排隊。
這個娃娃吸引了很多人拍照,造型漂亮、手工精細,三個娃娃都隻有上半身,又萌又神秘,大家都在猜她是不是白雪公主。
立體作品通常需要用心觀察,古舊的木門推開結滿了蜘蛛網,放大看門闩上,居然坐着一排小人,特别有趣,果然生活還是要讓我們做一個學會發現美好的人啊。
今年作品中用材料表達想法的更多,畫的部分較少。一些平面畫,或栩栩如生、或勃勃生機。從藝術品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如同有了生命,跳脫、掙脫,自由,餘下的意義将是每一個靈魂自己的事。
創意、拼貼、波普等多元素的融合,讓傳統繪畫鮮活起來,層次更豐富,視覺沖擊感極強,令人眼前一亮。
藝術,如果沒有創新,便不會再發展。
利用科技和傳統藝術結合,将熒光投在簡筆畫上,這樣的作品,不僅設計高級,還極具神秘感。
選用木材和金屬作為材料載體,通過榫卯和雕刻的塑造過程,在主體雕塑内部放置音響,通過喇叭狀的播放,成為一套有特殊意味的“播放器”。
還有這件作品,乍看像是在桶罐上玩塗鴉,仔細看,作者原來結合了古代編鐘的理念,傳統和現代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在這裡,你能看見各種奇思妙想。時尚設計随處可見,藝術 時尚,讓很多作品顔值和氣質兼具,不過也有很多我們代入後無法理解的。
當然,藝術不是浮于半空的,千萬美院學子用他們的方式關注着傳統文化、環保問題、疫情、城市更新、社會現象等。
結合疫情做的新冠病毒防護服,遍布藍色小花,好純潔的感覺。
契合本土,用微景觀還原了山城巷弄、梯坎、吊腳樓等特色風貌。
用一些看起來機械化的零件打造的十八梯,以重慶地标建築和地域文化為主要創作元素,設計出賽博朋克的洪崖洞。
一個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微景觀作品,草坪是用的真苔藓,在現場能感受它的勃勃生機,這些細節的創造,讓我們的觀展之旅驚喜連連。
《開放的六月》始終關注重慶的發展和重慶人的成長。每一件作品都飽含了川美作為全國極有影響力的藝術院校對未來的期盼,對這座城市美好的期許。
希望這種展覽可以多辦,常辦,也算是對提高民衆審美水平,對重慶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貢獻吧。
觀展指南
本科生畢業展
時間:6月2日-6月19日
地點: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大學城校區)
重慶當代美術館(黃桷坪校區)
研究生畢業展
時間:6月2日-6月25日
地點:虎溪公社(大學城校區)
門票:免費
需通過“四川美院美術館”微信公衆号預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