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10:31
近些年來,
全國不少景區景點都推出了玻璃橋項目,
成為短視頻“打卡”勝地。
但近期,
一些地方陸續關停了一些玻璃橋項目。
為什麼這些曾經的熱門旅遊項目,
如今卻面臨關停境地呢?
10月6日,遊客在山葉口國家地質公園玻璃棧道上觀光遊覽(無人機拍攝)。
全國各地玻璃棧道遇“封殺”
自去年3月以來,河北省内25家景區的32處玻璃棧道類項目全部停運,包括曾因“世界最長玻璃吊橋”而爆紅的河北石家莊紅崖谷。
河北石家莊紅崖谷景區主打“世界最長、跨徑最大的懸空式玻璃吊橋”的概念,2017年12月投入運營,這也為此吸引了大批的遊客。
12月24日,遊客在河北省平山縣紅崖谷景區懸跨式玻璃橋上體驗。
但在建成幾個月後,河北去年3月起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高風險旅遊項目專項排查整治行動,要求加強玻璃棧道類“高風險項目”(含玻璃棧道、玻璃吊橋、玻璃滑道、玻璃觀景台等旅遊設施)安全整治,并提出“四個一律”,即新建玻璃棧橋類項目一律停止核準備案;在建項目一律停建;未營業項目一律暫停開業;已營業項目一律停業整頓。
由此,省内25家景區的32處玻璃棧道類項目全部停運。今年10月1日,在國慶長假第一天,紅崖谷景區依然沒有開放玻璃吊橋。
不僅是河北,從2017年開始,黑龍江、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等地方文旅廳也紛紛展開了此項活動,許多不規範的玻璃棧道項目被責令停業。
安全性成最大隐憂
玻璃棧道(廊道)于2007年誕生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U形觀光台,幾年後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于中國各地景區。對于傳統觀光型景區而言,玻璃棧道有利于豐富景區活動、增強景區魅力、增加景區收入,借助短視頻平台,部分景區因有玻璃棧道的加持變成“網紅”景點。
在各景區争相上馬玻璃棧道項目之時,這些項目出現了産品雷同的問題。
“實際上,景區增設一般性玻璃觀景項目,對于近程遊客而言具有較強吸引力,但難以借此吸引遠程遊客;遍地開花容易導緻産品雷同而失去新意,缺乏持久吸引力。”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研究員徐菊鳳曾撰文批評玻璃棧道建設過多的現象。
“一旦遊客對這種同質化的産品失去了熱情,這些棧道很容易變成擺設。”據《大衆日報》報道,臨沂某玻璃棧道景區負責人透露。
央視财經記者近日來到南甯市近郊的龍門水都景區,發現遊客跟往常周末相比少了很多,景區顯得有些冷清,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景區内的玻璃橋正在檢修,一些遊客難掩失望之情。
實際上,多地玻璃橋景區因為安全事故頻發或存在安全隐憂被叫停。景區挂上了“正在維修”的牌子,實則是被當地主管部門摁下了“暫停鍵”。
為何被關停?歸根到底,近年來玻璃棧道不乏因疏于管理而發生的事故——
2015年,河南雲台山玻璃棧道開放運營不久,河南雲台山的玻璃棧道中一塊玻璃被遊客的不鏽鋼水杯砸壞;
同年,河南另一景區又發生遊客從玻璃滑道上墜落事故;
2016年9月,湖南張家界天門山玻璃棧道上,遊客被懸崖上方滾下來的大石頭砸中右腳,成粉碎性骨折;
2017年,多名遊客在湖北木蘭勝天景區自山頂沿玻璃棧道下滑遊玩時發生事故,造成一死三傷的慘劇。
2019年8月,青島水準零點景區玻璃棧道開了大口子,倆孩子差點掉海裡……
國家各地方标準亟待出台
針對玻璃棧道的安全問題,自2017年開始,國家主管部門以及北京、廣西等地都對玻璃棧道等高風險類項目建設和運營做出限制,有些地區考慮到玻璃棧道的安全性等問題還一度暫停了相關項目的審批。
多名景區業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玻璃棧道項目在國家層面依然面對并沒有明确的建設标準、監管主體的規定,在行政管理層面處于尴尬境地。正因為很多政府沒有準備好,也不知道該如何審批,所以最穩妥的方法——隻有先“封殺”。
不過在去年8月,河北出台國内首個玻璃棧道地方标準,對景區人行玻璃懸索橋與玻璃棧道建設材料、設計、施工等提出明确規範,并嚴格控制進入人數,規定每平方米人流量不宜超過3人。該标準于8月1日起實施,這也成為我國首個玻璃棧道建設地方标準。
據《北京商報》報道,景區規劃專家認為,河北的地方标準要向更廣泛地區推廣尚需時日,“各地景區的地形、空間環境都有所差異,依靠不同自然資源建設的玻璃棧橋、玻璃棧道能夠承載的遊客量、設計需求也千差萬别,河北的标準可能隻适合該省境内的景區,但放到其他地方就并不一定合适了。”
據了解,今年8月,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成立了棧道遊步道專業委員會,主要工作就是盡快制定一項關于玻璃棧道類項目的建設标準,标準制定完成後将會提供給國家有關部門作參考,以期能推動國家盡快出台相關标準。
業界呼籲,隻有以明确的法律法規來規範玻璃棧道景區經營者的開發行為和遊客的個人行為,玻璃棧道的安全隐患也才有可能徹底消弭。
來源 |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潘福達)綜合央視、大衆日報、北京商報等
責編:李瑩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