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開篇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衆所知識……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号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我們平時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佛陀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就是我們平時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西方三聖,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兩位協侍菩薩;西方三聖像就是以阿彌陀佛為主尊、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為左右脅侍的組合像,又稱“阿彌陀三尊”。阿彌陀三尊為修行淨土宗者禮敬的對象,這既是中國佛教的重要思想,也是佛教藝術的主流造像之一。
西方淨土思想在我國魏晉時期已經流行,《觀無量壽經》(南北朝譯本)已明确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組合形象。隋唐時期淨土宗逐漸形成,西方三聖所代表的“往生淨土”信仰被廣為推崇。唐代以更豐富的經變圖像描繪佛教思想與佛教信仰的莊嚴世界,西方淨土變相成為佛教圖像藝術中最具創造性的表現題材之一。
▲我國目前最早的阿彌陀佛三尊像,位于蘭州炳靈寺169窟,題記是五胡十六國時期西秦(420年) 圖片來自網絡
▲阿彌陀佛三尊像 莫高窟444窟盛唐壁畫 圖片來自網絡
在佛教造像上,不管立像、坐像,阿彌陀三尊皆在蓮花座上,蓮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于一真法界而能應化在十法界。阿彌陀佛居中,觀音菩薩脅侍在左,大勢至菩薩脅侍在右。阿彌陀佛表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功德,所以又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觀音菩薩表宇宙的大慈悲,大勢至菩薩表喜舍,合為慈悲喜舍。
↓寒江雪館藏↓
▲唐宋時期 木質彩繪 西方三聖立像 通高120厘米
▲銅質 西方三聖立像 “大明永樂年施”款 通高200厘米
▲銅質 西方三聖立像 “大明宣德年制”款 通高阿彌陀佛124厘米、觀音菩薩118厘米、大勢至菩薩118厘米
▲銅質 西方三聖坐像 “大明宣德年制”款 通高59.5厘米
通常所見阿彌陀佛造像有三種:一為說法相,兩手分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各以拇指拈着食指及無名指,站立對衆說法;二為接引相,左手持金蓮花,平胸而立,右手下垂,作接引衆生狀;三為跏趺坐相,雙手結彌陀印,手上所持法物,有種種不同,總之以合乎《十六觀經》者為是。觀音菩薩頂戴一尊佛,即是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頂戴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西方三聖組像,在寺院中一般位于大雄寶殿後面,大雄寶殿正面是三世佛組像。在西方三聖像前,我們通常念的佛号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念佛号的目的,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而是要讓自己升起慈悲喜舍之心,時刻提醒自己要精進修行、不可懈怠。而真正的極樂淨土也就在我們的心裡。《心經》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磐。”隻要我們内心清淨,沒有挂礙、雜念,那不論我們在哪裡都是極樂世界!
↓寒江雪館藏↓
▲銅質 西方三聖立像 “大明宣德年制”款 通高58厘米
▲[清] 銅質 西方三聖立像 通高36.5厘米
▲水晶 西方三聖立像 通高202厘米
▲唐 吳道子《西方三聖圖》 紙本 縱168厘米 橫89厘米
▲張大千 泥金《西方三聖圖》 (安西榆林窟唐人畫西方三聖圖)紙本 縱115厘米 橫48.5厘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