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2-02 15:07:23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1

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節

又稱十月朝、祭祖節

《詩經 · 豳風 · 七月》曾提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

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

因此十月初一也俗稱授衣節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2

這一天意味着嚴冬的到來

人們不僅要祭奠祖先

為他們“送寒衣”

也要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

送禦寒衣物

用溫暖為所愛的人

抵擋這世界的寒涼風霜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3

寒衣節起源

相傳寒衣節起源于周代

被稱作“蠟祭日”,

是天子祭祀衆神祖先,慰勞農人的日子

古時候的今天

帝王們會穿上冬衣

昭告世人冬天的降臨

女人們會給家人穿上溫暖的衣服

人們用秋收之物拜祭諸神與祖先

報告這一年的豐收與希望

祈願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日子依然溫暖如昔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4

唐朝時

因府兵制和戰争頻發

許多男子不得不征戰邊疆

為了趕在嚴冬之前将厚衣服及時送給征夫

每年秋天伊始

婦女們就忙着趕制衣服

所以長安城的月夜

總是回響着萬戶搗衣聲

衣服做好之後

九、十月便是給千裡之外的征夫寄寒衣的時節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5

寒衣節這天

人們還會拜祭祖先

焚燒冥衣,謂之“送寒衣”

或是燒化夾裹着棉花的五色紙

意為祖先們可拿去做棉衣、棉被

據說焚燒時要認真仔細

須燒得幹幹淨淨

先人們才能穿到保暖的衣物

慎重,是因為關心

無論天有多冷

隻要被愛着,心就不會降溫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6

「寒衣節傳說

10月28日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

寒衣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最出名的便是,孟姜女千裡送寒衣。

孟姜女千裡送寒衣

民間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謠役,修築萬裡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裡迢迢,曆盡艱辛,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屈死在工地,還被埋在城牆之下。

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号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屍體,用帶來的棉衣重新妝殓安葬。由此而産生了“送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也早已成為北方憑吊已故親人的風俗。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7

朱元璋“授衣”傳說

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并把剛收獲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

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

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将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挂和關懷。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8

寒衣節詩詞

一聲聲敲擊,一針針線腳

寄托着婦女們綿綿的思念之情

孟姜女千裡送寒衣的傳說

也形成于此時

這是寒衣節的由來之一

《秋夜曲》

唐·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寄夫》

唐·陳玉蘭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9

《寒衣節》(十月初一)

佚名

從來此節無關我,今歲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頭西北望,三更露下夢魂侵。

星因朔氣寒椿樹,兒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紙錢時繞我,依依應是兩牽襟。

《閨怨》

漢·張纮

去年離别雁初歸,今夜裁縫螢已飛。

征客近來音信斷,不知何處寄寒衣?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10

寒衣節寄語

中國人從來都不是

一個擅長表達愛意的民族

但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對愛人的關切

卻從不會怠慢

即使遠隔千裡,即使天人兩隔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11

遊子在外

聽到母親最多的話,不是你要早點回來

而是好好吃飯,保重身體

習俗中,每逢佳節

我們先敬奉祖先

不僅是祈求他們的護佑

更是希望他們也能感受人間的歡喜

愛,從來都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12

今天是寒衣節

天氣變冷了

請記得給心愛的人添衣保溫

為逝去的先人送衣保暖

對中國人來說

表達思念最深切的話

不是“我想你”,而是

冬已至,天已涼

請君莫忘添衣裳,願君安好且心暖

寒衣節是傳統節日嗎(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