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發酵大豆當肥料、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無公害農産品證書”……在膠州市鋪集鎮,有這樣一家農場:種植的是非常傳統的紅富士品種,依靠過硬的品質吸引全國的客戶提前下單搶購,每斤的價格比一般蘋果貴1到2元。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記者就來到了位于鋪集鎮的青島蘋安果家庭農場進行探訪。
記者來到這家農場,紅撲撲的大蘋果已經挂滿了枝頭。農場的負責人張洪平說,再過一個星期,這些蘋果就上市了。他們家種植的品種以傳統的紅富士為主,北上廣等大城市大客戶早就已經下了訂單。
“剛開始種蘋果,完全是憑借一腔熱情。”張洪平說,他本來開了一家機械廠,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在2008年左右年收入也近百萬。手裡有了一點積蓄以後,他就想着要做自己喜歡的農業,種出口感好、質量高、吃着放心的蘋果。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2008年,他将承包的200畝土地,種植上了傳統的紅富士蘋果。由于忙于工廠的生意,他雇了專門的工人來負責,但是效果并不好。考慮到剛開始蘋果還在生長期,前幾年賠錢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時虧到第五年,就有點受不了了。”張洪平說,他一邊忙工廠,一邊又分心農場,結果兩邊都沒弄好。工廠的收入也不好,掙的錢都投入到農場裡了,但是一直不見盈利。虧到2017年的時候,他已經非常後悔了,當時沒想到難度這麼大。“前後已經虧了将近500萬,如果放棄就打水漂了。”張洪平說,由于兩邊不能兼顧,他索性将工廠交給其他人管理,自己一心撲到農場裡。
剛開始的時候,他對于種蘋果技術可以說一竅不通,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給其他工人。但是種出的蘋果不僅産量低,壞果率也高,一直沒有辦法掙錢。
從2018年開始,他抛開工廠一心撲到了果園裡。他四處跟有經驗的種植戶學習,同時咨詢果樹專家,很快掌握了基本的種植知識。也正是從這一年,蘋果的産量提升了上來,同時壞果率也降低了。
張洪平說,即使10年時間虧了近500萬,也沒改變過要種出放心蘋果的初心。他給自己蘋果的定位就是吃得放心。在種植的初期,他就進行土壤的改良。為此,他到10公裡之外的養牛場拉牛糞喂樹,增加土壤的有機質;還在果園裡打井保障水源。在種植的過程中,全部使用大豆發酵以後的有機肥。這樣種出來的蘋果,無論是口感還是甜度上,都強于一般的蘋果。
也正是通過前幾年的鋪墊,終于在2018年迎來了轉折點,不僅蘋果迎來了大豐收,蘋果的收購價也是一路走高。由于前期積累的口碑,他們家的蘋果更是緊俏。許多老客戶都來搶貨,價格就這樣升上來了。
随後,他還獲得了“山東省精品采摘園”、“山東省示範家庭農場”的稱号。2020年6月,獲評國家綠色食品A級産品認證。
張洪平說,現在蘋果新品種日新月異,不少果農也是更新換代。但是,他走的确實一條逆向的路:還原老口味的紅富士。通過科學的種植,提升蘋果的口感。“很多都是回頭客,品嘗了以後都說口感好。”張洪平說,現在“蘋安果”的品牌已經小有名氣。每年到了收獲季,來自上海、北京、福建等地的客戶,都紛紛開車來購買蘋果。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他們家的蘋果大豐收,畝産6000斤左右。普通蘋果的收購價5元左右,比市場價高出1到2元。雖然跟其他相比産量低一些,但是總體算下來,純收入還是要高。除去各種支出,他一畝地的純收入近萬元。
不過,眼看蘋果不愁賣,價格也更高,他并未打算擴大規模。張洪平說,下一步他打算再繼續縮小一點種植面積。一方面自己年齡越來越大,難以管理更大的規模。最主要的原因,他還是想繼續提升蘋果的品質,擦亮自己“蘋安果”的品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