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隻需要秉持最簡單的初心,堅持做最真的自己,才可以獲得真正的幸福和美滿@胖幾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 的同名小說。電影上映後,不僅于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還榮獲得了第52屆金球獎、第4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頒發的衆多獎項。
電影描繪了先天智障,,智商隻有75的小鎮男孩阿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迹的勵志故事。與此同時,影片也描述了阿甘和珍妮之間凄慘的愛情故事。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的上映,給很多觀衆帶來了希望,也引發了觀衆對于影片熱烈的讨論。無可厚非,影片的主角阿甘的勵志故事鼓勵了困境中的人們,也伴随了好幾代人的成長。但是,如果我們隻是單純的把影片當做一部勵志電影來看的話,未免有些片面和膚淺了。下面,我就從叙事線索、細節描寫、主題表達三個層面深入解析一下該影片的藝術魅力。
01、兩條叙事線索:兩條叙事線索的叙述,将主人公一生的故事像畫卷一樣鋪展開來,調動觀衆的情緒,也深化了主題思想
影片最開始的鏡頭就是一根随風飄舞的羽毛從樹梢到天空,最後落在阿甘的腳下,而阿甘就在公交車站給等車的人一字一句的講述自己的故事,由此電影的時間軸倒退到了阿甘小時候,并由此展開了阿甘曲折又難忘的一生。
這就是從現實時間的叙事切換到了過去時間的叙事,由此看出,電影采用了兩條線索的叙事方式:一條線索是以現實時間為線索,另一條是以過去時間為線索。随着劇情的發展兩條線索相互配合和交替,将故事層層剝繭,滿足了觀衆的好奇心,也大大的滿足了觀衆的觀影體驗。
①現實時間的叙事:将整個故事引入,以現實為出發點,慢慢引出過去時間的故事
現實生活的展現,其實就是故事發生的引子。影片開頭的公交車站的場景,就是為了将觀衆帶入到特定的情境當中去。
在我看來,現實時間的叙事是表層線索,是阿甘命運的現實歸宿,也是其美滿命運的最終體現。現實時間的叙事就像是“果”,觀衆看到智障的阿甘擁有了成功和美滿的生活,會禁不住的想要追尋和探索阿甘背後的故事,也就是去尋找故事的“因”。現實時間的叙事正好引起了觀衆的好奇心,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②過去時間的叙事:将阿甘的過去統統展現出來,層層剝開阿甘的成長經曆,使得整個故事更加完整
過去時間的叙事就是将阿甘的成長經曆層層剝開,統統的展現在觀衆眼前。不僅給觀衆答疑解惑,也給故事畫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我看來,過去時間的叙事是深層線索,也是阿甘命運的由來,也是其美滿命運的緣由所在。過去時間的叙事就是“因”,觀衆由此也就明白了阿甘最終擁有此種命運到底是出于何原因。由此,觀衆也為現實時間的叙事,也就是“果”找到了原因。過去時間的叙事是現實時間的解答,最終也表達出了影片想要表達的主題。
依我之見,現實時間和過去時間的兩條叙事線索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現實時間的叙事是結果,過去時間的叙事是原因。而兩條線索的鋪展,仿佛一個在提問,一個在回答。現實時間的叙事裡面的問題,要到過去時間的叙事中去尋找答案。
如果沒有阿甘過去的成長經曆,就沒有他現實時間内的生活。兩條叙事線索相互疊加、交替,使得整個故事更加的完整,帶給了觀衆跌宕起伏的觀影感受。
02、衆多細節描寫:多種道具的使用,多處細節的刻畫,展現出了更豐滿的内容,引發了觀衆更加深入的思考
細節刻畫從來都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藝術手段,也是最容易感動觀衆,最容易引發觀衆思考的。在這部電影當中,同樣展現了很多細節,令人印象深刻。
①道具:羽毛
影片一開始便是以羽毛作為視線引導,鏡頭始終追随着羽毛,一直到人物的出現。而在電影的結尾處,羽毛又随風而起,飄蕩到更遠處。
在我看來,影片中的羽毛,不僅是故事的引入者,也代表着故事的結束。而且,她還具有一定的寓意。羽毛本就是漂浮不定的,正像是每個人的命運一般。芸芸衆生就仿佛一根羽毛一樣,或随風飄蕩,或落于塵泥,我們無權選擇它的方向,但是我們有權利選擇如何面對這起伏不定的命運。
②道具:紅帽子與畫冊
影片中,阿甘退役回家後,無論是修理草坪還是跑步,始終都帶着一頂紅色帽子。而畫冊這個道具也是一開始便在阿甘手中出現過。這個畫冊自阿甘幼年便追随着他,每日睡覺前,甘夫人都會拿着這本書朗讀上面的故事。而在影片的結尾處,阿甘的兒子也是帶着紅色帽子,拿着那本畫冊去上學。
其實,紅帽子與畫冊,即是阿甘的物品符号,更是阿甘的另外一個身份符号。隻要看到了紅帽子和畫冊,就代表阿甘來了。而且,畫冊從甘夫人傳到了阿甘手中,也代表了阿甘精神的傳承,象征着一代一代的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傳播開來。
③道具:電視
“電視”在這部影片裡是重要的叙事手段,通過它,展現了美國當代的政治文化,包括阿拉巴馬州民權運動,華萊士被射傷,肯尼迪總統接見全美大學生橄榄球隊,約翰遜總統接見越戰功臣,肯尼迪總統被刺殺,福特總統被刺殺,尼克松水門事件,還有登月……
在影片中,電視新聞經常作為一個剪輯點建立起鏡頭與鏡頭,情節與情節之間的關系。而且,随之得以展現的還有阿甘的各種生活經曆,它向我們展現出了阿甘在這些曆史洪流中的跌宕命運。在叙事上,“電視”也承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它為我們呈現出了豐富的、劇烈變化的美國社會狀态,從視覺上給觀衆以強烈的感官刺激,裹挾着觀衆去經曆那段起伏不定的曆史。
在我看來,正是通過對以上各種道具的運用,影片才有了多種多樣的展現渠道,人物的性格和命運、曆史的殘酷和真實也由這些道具凸顯的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洶湧。觀衆也跟着阿甘的命運起起伏伏,仿佛置身其中一般。由此,觀衆才會更加深入的思考角色和影片的意義。
03、多重主題表達:影片并不隻是具有單一的主題,多重主題的展現更彰顯出影片的藝術魅力
影片展現了多種情感關系:親情、愛情和戰友情,使得影片足夠的豐富,而且十分的有内涵。也使得主角阿甘的人物更加立體,故事更加的真實感人。
①親情:甘夫人深遠的影響了阿甘的命運,是阿甘的人生導師
阿甘是個智障的孩子,雖然他的智商隻有75,但是甘夫人并沒有覺得阿甘跟普通人有什麼區别。而且,從甘夫人對阿甘的教育中,我們可以看到,正是甘夫人教會了阿甘受用一生的最重要的品質和信念。
那句著名的台詞就是出自甘夫人之口:“人生就像一盒什錦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正是因為深谙生活的本質,正是因為了解生命的未知,正是因為充滿了對生活和生命的敬畏,甘夫人才将阿甘教育的如此優秀。阿甘也像甘夫人一樣,從來不覺得生命被限定了結局,他熱愛生活,永遠的心懷希望,腳不停歇,奮力奔跑。
阿甘智力低下,但是甘夫人沒有區别對待阿甘,甚至對他說:“你和其他人一樣,你沒有什麼不如别人的。”正是因為不區别對待阿甘,正是因為這份強大的、厚重的母愛,給予了阿甘内心足夠深厚的自信。這樣的自信貫穿了阿甘整個一生,成為決定其命運的重要因素。
甘夫人正是阿甘的人生導師,因為甘夫人的不輕視,因為甘夫人的正确引導,給阿甘的人生鑲上了正确的底色,才有了阿甘最後的人生結局。
②愛情:不同的追求導緻阿甘與珍妮的愛情悲劇,揭示了更深層次的主題
阿甘與珍妮的愛情始于童年,最初兩人的感情十分純潔。後來,兩人命運起起伏伏,阿甘始終堅守着自己做人的原則也堅守着對珍妮的純潔的愛情。但是,珍妮卻迷失在茫茫的生活之中。最後,珍妮死去,兩人的愛情以悲劇收尾。
其實, 影片同樣賦予了這段愛情以現實意義。
主人公阿甘代表了這樣的人:堅守、淳樸,勤勞,有責任感。片中阿甘堅守的,是一種最樸素的美國傳統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就是履行自己的責任,旅行個人對自己、對家庭乃至對國家的責任,過一種積極進取的、勤勞的、有意義的生活。
而珍妮則代表了另外一種人,她為了追求所謂“新鮮”和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摒棄了阿甘這種最樸實、最基本的價值觀,最後自己的生活反而陷入了無盡的迷惘與堕落中。
最後,珍妮死去,兩個人始終沒有走到一起。這樣的愛情悲劇,給觀衆内心留下了深深的遺憾。讓觀衆唏噓之際,更可以思考悲劇背後的原因以及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信條所帶來的不同的結果。這也正好突出了影片的主題:要做一個具有阿甘這樣的價值觀的人。
③戰友情:與巴布的戰友情更好的烘托出了阿甘的價值觀,悲劇色彩下刻畫出了時代車輪下人物悲慘命運
阿甘從軍以後,遇到了愛捕魚的巴布,兩人很快成為了摯友,而且約定退伍後要一起捕魚。但是,巴布最後卻在戰争中死去。阿甘退伍後,憑借着捕魚收獲了财富。
阿甘與巴布的友情,體現了阿甘簡單質樸、真心實意的交友原則。由此交友原則,也反映出了阿甘的人生價值觀。但是,這段感情最後卻在戰争中急速的消逝了。這就加重了阿甘命運中悲劇的色彩,也體現出了時代洪流中,人們命運的無奈。看似是小人物的悲哀,卻更能襯托出時代無情的車輪的碾壓下,人物的悲慘命運。
結語:
這部電影,具有多重的藝術價值,可以引發觀衆對于人生價值觀、親情、友情、愛情的多重思考。本文從叙事線索、細節描寫、主題表達三個層面深入解析了一下該影片的藝術魅力。
阿甘變成了一種勵志的符号,阿甘的人生也變成了一種指導人們人生方向的燈塔。我隻願你曆盡風雨,歸來仍是少年。歡迎您點贊、轉發、評論@胖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