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應志剛
有個朋友,這兩年事業不順遂,天天以酒澆愁,一喝就醉,一醉就耍酒瘋,誰勸也不聽。
前些天,幾個喜歡寫點文章的朋友一起聚會,把他也喊上了,席間這位老兄黃湯下肚,口吐“珠玑”不斷。
後來他說了一句,“我們這些文化人,生不逢時……”一時沒忍住,當場怼了他,“你什麼文化人?文化人像你這樣?”
曆史上,失意的文化人多如牛毛,使小性子、矯情的多,但發酒瘋的少見。
李白失意時也喝酒,喝多了就自嘲“古來聖賢皆寂寞”;蘇東坡則是把酒問明月,留下“高處不勝寒”的佳句。
唐朝的大才子孟浩然更是風度翩翩,落榜後,天天騎着毛驢去往長安城的網紅打卡點灞橋。
“踏雪尋梅梅未開,伫立雪中默等待”,給後人留下一段“踏雪尋梅”的佳話。
要說失意,孟浩然真的是“無處話凄涼”。
他很想當官,于是結交當官的朋友,希望能把自己舉薦給皇帝,偏偏沒人搭理他。
活了将近40歲,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結果不中,雖然他的詩書滿腹名動公卿,最後也隻能給人家當當幕僚。
最慘的是,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突然遇見皇帝來了,滿腹牢騷一時湧上心頭,很沒情商地抱怨,“我這滿腹才華,皇上您就是看不見呢!”
惹得皇帝很不高興,怼他,“你自己考不上,還來誣賴我!”金言一出,老孟的政治生命還沒開始就死翹翹了。
但孟浩然的名氣實在太大,又有李白這樣的好基友,後生小輩自然膜拜非常。
特别是“踏雪尋梅”這般的風流逸趣,更是之後的讀書人必然效仿的雅事。
每當梅花盛放之際,不去看看梅花,順帶在梅花樹下吟詩作賦一番,簡直有愧讀書人的稱号。
于是,孟浩然後世的“迷弟”文征明、唐伯虎,更是年年相約,拎着酒壺,擔着小吃,去那梅花盛開的地方賦詩作畫。
作為江南才子的文征明、唐伯虎,自然不會跑到大西北的“長安灞橋”去尋梅。
家門口有的是。江南自古有栽梅、賞梅的習俗。
在蘇州城西的太湖之畔光福鎮,有座鄧尉山,相傳是幫劉秀打下大漢江山,位列“雲台二十八将第一位”的鄧禹,功成身退時隐居之地。
這裡是我國曆史上種植規模最大,花期持續時間最長,社會影響最為深廣的梅花景區。
鄧尉山梅花有多知名?
明朝《重修吳縣志》記載:“花時一望如雪,行數十裡,香風不絕,此吳中絕景也。”
而當時,到光福賞梅已成蘇州人的一大盛事,有記載稱:“吳人之俗,歲于山中探梅信,傾城出遊。”
1696春,江蘇巡撫宋荦遊覽光福,聞暗香浮動、花枝紛披,如大雪鋪地,耐不住雅興勃發,揮毫題下“香雪海”三個大字。
更有兩任皇帝加持:康熙南巡禦駕香雪海三度觀梅;乾隆六下江南,六探鄧尉梅花,六賦《鄧尉香雪海歌》長詩。
自此,“香雪海”名聲大噪。
作為冬季蘇州必打卡的觀梅勝地,我要告訴你的是,再過些時日,香雪海就将迎來一年一度的盛大花事。
徜徉于這十裡花海,在蕭殺的寒冬裡嗅梅香,能沁脾開懷;看梅花高潔,能感悟“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哲理。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糾結在那些懊糟之事裡,不如随我去賞梅,在孟浩然吹過的風雪裡,在唐伯虎醉卧過的山野裡,看滿樹春意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