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4:09:24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1

  對于一名重度選擇困難症患者而言, 每天都要面臨許多“艱難”選擇。

  你會不會出現以下這些狀況:

  在琳琅滿目的貨架前轉了無數圈但最終還是空手而歸;

  每天早上在衣櫃面前站的時間越來越長;

  買這個好還是剛剛那個好;

  中午吃飯在“吃什麼”的問題上越來越糾結……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2

  如果,以上狀況你都有,那麼,遺憾的告訴你,你患了一種叫選擇困難症的大bing。

  著名心理學家 Sheena Iyengar 說道:一個成人平均每天至少要做70個選擇。而對于糾結的人而言,每做一次選擇,就會有大量的腦細胞和多巴胺陣亡。

  這些“糾結星球”的人們每次面對選擇會感到特别困難,猶豫不決,他們在選擇面前甯願逃避。

  關于選擇困難,網上流傳着一個梗,哪有什麼選擇困難,還不是因為你又貪又窮?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哪些深受選擇困擾的人,做選擇的機制是什麼?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3

  二、為什麼會有選擇困難?

  1、無法融合内心的矛盾訴求

  矛盾感指的是人往往有多種訴求,但是這些欲求又是相互對立、無法同時滿足的。通俗一點講,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看似有好幾個選項,然而每個選項都不是最優解。不管選哪個,都不能滿足全部需要,總是差那麼點意思。

  這種沖突、矛盾感往往來源于兩個方面:

  一是“客觀矛盾”,比如當你很喜歡一雙鞋子,但是卻又覺得很貴,鞋子很貴這樣的一種客觀的外在條件,讓你的選擇變得猶豫不定。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4

  二是“主觀矛盾”,即自身内在産生的對事物兩面性的權衡。你會不斷地權衡所有的選項,并陷入到無盡的糾結之中。你的腦海中就會出現兩個持不同觀點的小人打架。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5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6

習慣的養成能夠幫助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減少不确定性,從而減少我們在各種選擇中消耗能量,避免在瑣事上付出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成本。

  2、窮盡所有選擇之後的疲憊

  吃飯的時候想要挑一部電視劇看,飯都吃完了還沒決定追哪部劇淘寶上一個小卡包也要翻遍所有的類型,然後再慢慢分析每一個的好壞租房子的時候總覺得還會有更好的,結果挑了一圈,挑煩了,随便選了一個,結果還是不滿意。

  如果以上是你做選擇時的常态,那麼你的選擇困難症可能來自于“害怕有更好選擇綜合征”(Fear of Better Options),個人會因為害怕錯過最佳的選擇,凡事都想窮盡所有可能的方案再做決定,卻同時給自己帶來了心理負累。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 Iyengar 和 Lepper 把這種現象叫做“最大化”(Maximization),他們發現,當選擇更少的時候,人們做出決定後更容易對結果感到滿足,而沒完沒了想要找到最優解則會導緻優柔寡斷、沮喪、壓力、後悔以及不開心。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7

  現有的選擇不能夠讓人滿意,于是我們便去尋找更優的選擇,但更多的選擇并沒有緩解我們做選擇時的焦慮,反而陷入了 “沒有終點的無限輪回”。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8

  3、人性對“失去”的讨厭

  盡管許多人都會在選擇之後告訴自己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但總免不了一點怅然若失的心虛。甚至當選擇越多的時候,我們越容易對自己所做出的選項感到後悔。

  選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背後始終承載着對其他未被選擇的選項的遺憾。在感情之中,“白月光”和“朱砂痣”就是一個最常見的例證。

  任何選擇都是取舍,選擇這個必然要舍棄另外一個。而當選擇越多時,不論最終選擇了什麼,你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放棄了一些東西,内心感到不舍甚至是痛苦,而這樣的消極情緒也讓我們所選的那個“最佳選項”的魅力值下降。

  再比如,有些人糾結要不要換工作。換工作意味着放棄之前的公司中的既有人脈和資源,要承受沉沒成本,而新的工作是否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也未可知。

  收獲能否抵消失去?能不能适應新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在未知中選擇未知,還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做出選擇會那麼痛苦了。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9

   我們應如何擺脫選擇困難症?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10

  1、先要明白,沒有任何一個選擇是完美的,所以不要苛求結果百分之百達到你的要求。

  2、要預設結果好或壞(在你做一件事情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其成敗,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3、性看待失敗,人生漫漫長路,即使你的選擇失敗了,你也有很多機會去調整。(同時也不知道其他選擇是否會讓你比現在的狀況更糟糕)

  4、了決定就不要後悔,與他人比較或在意他人的看法。(隻要經過思考,任何選擇,都是你在當下能做出的最理智的選擇,每個人境遇不同,作出了相同的選擇,也不可能有相同的結果)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11

  結語

  選擇困難症,對作出選擇時刻它是恐懼的,不自信的,缺乏自立意識,表現的是害怕失敗以及逃避責任的心理。小編認為,可以嘗試運用以上所講到的方法,比如告訴自己不後悔、進行利弊對比,都是可以緩和選擇困難障礙的心理壓力。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選擇困難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我們應當從追求所謂完美的強迫症束縛中解脫出來。做出選擇的确很難,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把握選擇的主動權,避免陷入無可選擇的無力感中。

  研究表明,選擇其實是能夠給人帶來幸福感的。隻是過多、過于糾結的選擇讓這些選項都變成了“甜蜜的負擔”,一味的求優求全隻會讓選擇變得更加困難,适當舍棄,少即是多才能讓選擇之幸變成确幸。

  當我們開始丢棄生活中那不重要的90%,剩下的10%會讓我們收獲更多。

  就像亦舒在《花解語》中所說:“無論什麼都有代價,一個人,隻在彼時彼地做對他最好的選擇,或對或錯,毋需對任何人剖白解釋”。

選擇困難症是怎樣來的(選擇困難症的你應如何自救)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