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梓軒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小故事,一個關于毛竹的故事。
一位農民在自己家附近撒下了一片毛竹種子,或許這位北方的農民沒有什麼種植毛竹的經驗,撒下的毛竹幾乎都沒有存活。雖然隻有幾粒種子竄出苗頭,但農民還是欣喜異常,給它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每天都給它們澆水施肥。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幾個月後,令這位農民失望的是毛竹苗周圍的雜草都長得比它們時它們還是一動不動。又幾年過去了,盡管雨水充沛、陽光充足,但那毛竹苗還是一動不動。在第六年,一場春雨過後,農夫走到外面一看,竟然有一顆一米多高的毛竹拔地而起。他非常奇怪,為什麼要過五年後毛竹才開始生長,更令他奇怪的是在之後毛竹每天都在瘋長,一個月後這裡成了一片竹林。
這位農民帶着驚詫的感情拿着鏟子走到了竹林,他挖了挖毛竹下面的土地,發現毛竹下面的根已經深入土壤,接着他又到旁邊挖了挖,發現也布滿了毛竹的根。原來,在過去的五年裡,雖然地面上沒看到毛竹生長的迹象,但在土壤裡,它的根卻在不斷地擴大蔓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想要當伸入雲間的毛竹就要有毛竹的氣概。它的氣概就是沉得住氣,為了能把基礎打牢而耐住寂寞,積攢能量,蓄勢待發,待時機成熟,便直沖雲天。
這個故事也讓我想起在植物的科普節目中,有介紹過一種植物——依來花。在非洲的戈壁灘上,有一種開四瓣的花,它的四瓣各呈紅、白、黃、藍,這種花就叫依來花。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非洲的植物隻有根系十分龐大才能存活,更不用說長得光鮮亮麗,而依來花的根隻有一條,這一條根給予的它所有的需求,這一條根花費了五年時間穿插土壤,蜿蜒盤曲地深入地表深處,終于在第六年的春天綻放開來,但它的美麗隻有兩天,兩天後就與母株香消玉殒。
為了這短短的兩天,它花費了五年的時間去紮根,僅僅是一次的綻放,卻需要花費極長時間的積蓄。我們人生很長,遠比依來花漫長,但在這一次綻放的艱辛過程中,我們試問自己能否做得比依來花更好呢?我們需要長時間的堅韌不拔,長時間的艱辛跋涉,長時間的辛勤積累,這樣我們才能嶄露頭角,散發光輝。
胸有成竹,這不僅是一種自信,更是有竹子一般的志氣,有長時間隐忍的能耐,我們應該向竹子、依來花學習,厚積薄發,在基礎牢實,時機成熟後,這樣我們釋放出來的光芒才能耀眼。
親愛的黃梓軒:
也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和震撼!生命的綻放是一個系統工程,把眼光放長遠,但凡有機會,不必投注在眼前利益上,而是,積蓄力量,紮實築基,如此,未來定能迎來噴薄式的發展,綻放厚重的光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