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21:39:07

上海浦東張江川楊河畔,走過智慧河橋,就能看到一個三面環水的人工島嶼。每天的早高峰,川和路、上科路這些上島必經之路都是張江最擁堵的幾條道路。登島後,則會看到這樣一番景象:奔跑的無人零售車,自動分類的智能垃圾桶,還有24小時監控車輛并能充電的智能路燈……

作為上海最早推出的第一批特色産業園,2019年正式“開島”至今,這座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的島嶼已集聚了超過100家企業,7000多名研發人員,擁有30多個智慧未來的應用場景。成為上海單體園區或同樣平均面積中,人工智能企業人才最集聚、技術最高端的區域。

這個小島,如何在短短幾年内,快速聚集技術、人才、資本,逐步形成人工智能上下遊産業鍊,形成大批跨國企業與國内龍頭企業比鄰而“居”的态勢?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一座6.6萬平方米的小島)1

張江集團供圖

基礎、技術、應用同步發力

張江人工智能島入口處的IBM上海總部及研發大樓,是首家進駐的“島民”。不遠處,微軟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已經運營3年 ,往島中區繼續走去,可以看到上遊的芯片企業阿裡平頭哥,雲從科技等中遊企業,以及做智慧安防下遊應用的初創企業等。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一座6.6萬平方米的小島)2

金葉子/攝

“當初我們在推出人工智能島概念的時候,就認為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中,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都應該同步發力,把這些要素集聚在一起。”張江人工智能島開發運營方——張江集團董事長袁濤接受第一财經專訪時說,在打造特色産業園區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集中精力引進一批領域中重量級樞紐型、引領型的企業,這對于快速集聚上下遊,把創新鍊和産業鍊做起來極其重要。

袁濤認為,企業最核心的訴求是需要到一個生态鍊和産業鍊比較豐富的地方發展,特别是從研發、應用層面都能夠很好很快找到自己創新鍊和産業鍊上的小夥伴,“這也是為什麼能夠在短短的兩三年,就有這麼多企業快速入駐島上的重要原因”。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一座6.6萬平方米的小島)3

張江人工智能島目前産業鍊布局情況

對于已經有60多年曆史的人工智能産業來說,如今已形成了上遊智能芯片和算力基礎設施,中遊技術平台和各類技術,下遊AI應用的産業鍊。而隻有上遊和中遊的軟硬件基礎發展成熟,下遊的應用才得以落地,這也是張江人工智能島建島之初就布局的生态。

從上遊的芯片看,素有中國“矽谷”之稱的張江,已經成為中國集成電路頭部企業最集中、産業鍊最集中的地區,彙聚了從設備、設計,到制造、封裝的一大批頭部企業。

像雲從科技等中遊技術企業,正依托其自主研發的人機協同操作系統,賦能金融、治理、出行、商業、工業等各類應用場景。

而下遊産業應用,也是張江人工智能島乃至上海建設人工智能 “上海方案”的重點。島上上中下遊企業的集聚,讓這100家企業的“化學反應”具象成為園區的應用場景:裝有智能傳感器的綠植灌溉和智能水務,園區内執行安保執勤的機器人,檢測水質的無人船和水下機器人......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一座6.6萬平方米的小島)4

金葉子/攝

此外,張江人工智能島上還集聚了一批大企業創新中心和孵化器,比如張江創業工坊@AIsland、微軟AI&IoT Insider實驗室、紅杉數字智能産業孵化中心、IBM Wastson Build 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百度飛槳人工智能創新平台等。這些平台讓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實現聯合創新,為人工智能産業輸送新鮮血液的同時,也盤活整個産業鍊上下遊資源。

近日,由微軟和張江集團打造的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迎來三周年慶典,談及為何将全球最大實驗室落地上海的原因,彼時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告訴第一财經,截至目前,該實驗室已經賦能企業超160家。

2019年就入駐該實驗室的一家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微軟實驗室不隻有島上的技術人員提供支持,還有美國團隊進行遠程指導。在技術研究方面,微軟提供的幫助都是免費的,張江集團則也會提供對接和協調服務。

島内外創新生态共振

問及當初來張江當“島民”的原因,企業說得最多的還是“生态”。

“在我們登島之初,經常可以看到頭上各種各樣的無人機在飛,地上無人車在跑着,小型的機器人、大型的車輛也在反複做着實驗,整個島上的科技感和未來感是非常強的。在這樣的氛圍裡去做研發的話,技術人員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雲從科技副總裁朱健對第一财經說。

在朱健看來,過去研發人員這樣開拓眼界需要跑遍世界很多地方,但是如果在島上這麼一個濃縮的地理位置,一下子就可以對人有很多的啟發。“人才在這個地方形成了聚集之後,大家會經常一起交流,會出來很多新的idea。”

于是,雲從科技成了第一批“島民”,目前在島上租用了兩幢辦公樓。

2020年進駐島上的紅杉中國孵化器總經理劉珣告訴記者,在當初在選址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了城市以及産業園區的創新的氛圍,和生态産業鍊。“張江人工智能島本身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創新生态,比如說島上的創新中心80%以上是大型跨國企業的,還有一些我們本土走出來的研發中心。這些産業方的創新中心,就會跟紅杉的入孵企業,以及我們投資的一些早期企業,有很多的化學反應,通過産業端、資本賦能端,對他們進行相應的結合和加速。”

在走訪張江人工智能島過程中,不管是500強的跨國企業,還是AI四小龍、初創企業,問及産業發展最關鍵的一點,不約而動都提到了人才。

“回到根源,高新科技行業的發展終究是人才,如果有辦法凝聚和留住更多的人才,産業聚集度自然而然會起來。”朱健說,雲從科技雖然布局全國,但是上海才是研發重鎮,近一半的研發人員都在上海,尤其是海歸人才基本都會選擇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一座6.6萬平方米的小島)5

張江集團供圖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也表示,上海發展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優勢就是人才,“上海有各方面的人才,既有基礎研究的人才,也有産業人才,還有一些服務型人才比如金融人才。”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徐峰則認為,雖然中國AI産業發展周期較短,人工智能人才這一指标方面中國的頂級學者還有待提高,但是仍然可以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可以通過産業本身的發展集聚更多的人才。“産業規模做大做強後,發展平台和空間随之提升,自然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來到這個行業。”

創新生态并不局限在人工智能島内,從張江、浦東,再到整個上海,島内島外同頻共振。

人工智能島開島之前就在張江成立了AI公司的傅立葉智能CEO顧捷認為,近幾年張江周邊的AI産業集聚效應對他們的發展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張江乃至整個浦東這幾年将人工智能作為聚焦的産業,對我們上下遊的企業支持度加大,包括人才的吸引,以及這幾年從基礎層面的芯片軟件再到應用場景,發展都比較快速,并能推廣這些場景和技術來吸引底層的企業。”顧捷告訴記者。

反映在數據上,張江科學城已有60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覆蓋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全産業鍊,形成以張江人工智能島為“極核”的張江人工智能産業集聚區。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一座6.6萬平方米的小島)6

金葉子/攝

除了技術、人才等要素外,創新生态的形成更離不開覆蓋全産業鍊的制度供給。

近年來,上海已有一批重大政策發布,比如人工智能“上海方案”、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規劃;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實施意見、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

就在 9月末 ,《上海市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條例》(下稱《條例》)公布,這也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首部省級地方法規,提出把上海市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條例本身整體上定位比較準,不論是激勵的措施還是一些規範性的内容,都是以促進産業發展為核心進行政策的設計。”徐峰說。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介紹《條例》相關情況時表示,近年來,上海人工智能産業能級實現新躍升,産業規模從2018年1340億元提升到3056億元,産業人才從2018年10萬提升到23萬,實現雙倍增。創新策源取得新突破,應用示範激活新動能,制度供給引領新發展。《條例》作為國内第一部省級地方性人工智能法規,将為上海人工智能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也為我國人工智能治理貢獻“上海方案”“上海智慧”。

關鍵還是重大應用場景驅動

目前,中國的人工智能行業仍在快速發展。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到2026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将達到6000億元。

徐峰對第一财經表示,推動産業的發展兩條路,一是應用的驅動,一是技術的拉動。我國人工智能産業鍊的關鍵還是需要重大的應用場景來帶動。

在楊小康看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有了好的場景就能夠加速叠代。“從技術到應用叠代,是需要特定的應用場景去集聚一些技術,然後催生一些新的企業。”

張江人工智能島是我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核心區,也是國内首個“5G AI”全場景商用示範園區。目前,僅僅在島上,就有30多個應用場景。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一座6.6萬平方米的小島)7

張江科學會堂的元宇宙場景

袁濤說,園區内綠化的維護、早餐的供應、垃圾的清運、園區的安保,包括智慧化的能源管理,島周邊河道裡面的一些場景,都在政府或者國資公司的推動下給予企業便利,讓企業在真實的環境中測試自己的産品和技術,推動産品和技術更快地成熟并推向市場。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斷叠代,現在我們又提出了元宇宙,在張江科學會堂打造了一個元宇宙的場景空間。”袁濤說。

在袁濤看來,人工智能下一步發展,需要全方位地開放一些場景,并要有政策來鼓勵創新主體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上海之所以能夠發展人工智能産業,就是因為上海是一個超級巨大的場景城市,上海産業類别全,同時服務業高度發達,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大容量高能級的應用場景,這些都是上海獨特的優勢。”

張英表示,接下來要進一步激勵應用落地,加快賦能千行百業。将編制人工智能示範應用清單。加大人工智能場景開放,面向全社會征集發布場景需求,實施“揭榜挂帥”。支持浦東新區先行先試,加快AI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産業融合賦能,迸發更多原創産品與解決方案。

徐峰也建議,未來人工智能産業發展除了語言、視覺領域等前期發展較早的賽道,還需要挖掘新的賽道。“以前那些以視覺領域為主的賽道競争相對比較充分了,而和實體經濟領域、工業領域相結合的很多場景還需要去拓展技術應用。”

9月2日,上海(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公共服務平台啟動。該平台将圍繞智慧交通、智慧商貿、智慧金融等核心場景,形成一批标杆性人工智能應用示範。同時,平台還将建設面向行業應用的算法庫和數據集,開展人工智能應用信息服務工作,為促進人工智能供需對接提供優質的市場環境,成為傳統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助推器。

由“島”變“區”

随着産業鍊的集聚、創新生态的完善,張江人工智能島的能量,已經不斷溢出物理邊界。

“我們在2020年就規劃以張江人工智能島為核心,以張江中區為主戰場,提出由‘島’變‘區’的概念,打造人工智能産業集聚區。從島上看‘未來’,拓展到從張江中區創造‘未來’。”袁濤解釋道。

根據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公布的“張江·未來之城”規劃,将以張江人工智能島為主軸,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鍊、VR/AR、元宇宙等産業項目在張江加快集聚,并将技術和應用擴展至整個張江科學城,與其他産業交叉融合,全面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張江多個場景下的應用。

根據“張江·未來之城”的構想,張江中區4.1平方公裡的範圍将打造張江數字孿生“未來之城”的先導區,以“未來交通、未來醫療、未來生活、未來金融、未來制造”五大超級場景為牽引,搭建十大集成開放式創新平台。 “我們将把這4.1平方公裡的數字城市當成一個場景去持續打造,在建立一個數字底座的基礎之上,每年導入更多的垂直場景,運用更多垂直場景的相關技術和産品。”

地理位置處于張江科學城“C位”的人工智能島,也為由“島”變“區”輻射整個張江提供可能。

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在哪裡(一座6.6萬平方米的小島)8

張江集團供圖

“由島變區,由點帶面,把整個張江中區變成一個人工智能技術試驗區。未來張江科學之門周邊将會崛起一座新城,這些地方都有豐富的場景,理所應當為企業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袁濤說。

今年8月,張江人工智能島二期項目開工,也給“忘島興歎”沒有入駐人工智能島一期的企業提供新的空間載體。

袁濤透露,在區域升級上,地上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張江人工智能島,将擴展至空間載體為150萬平方米的張江科學城中部核心區,實現空間倍增。而人工智能集聚區則正在建設200萬平方米新空間載體,預計到2025年,張江人工智能集聚區将擁有350萬平方米的空間,為人工智能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

根據規劃,由“島”變“區”後,張江人工智能集聚區的企業數為1200家。至2025年,預計企業數量将超過3000家。從稅收上看,目前張江人工智能島每年可貢獻10億元稅收,而集聚區目前每年的稅收貢獻為50億元,預計到2025年,張江人工智能集聚區将在産值上有望為浦東的倍增目标貢獻百億稅收。

“打造人工智能島的目的,不是把它當作一個盆景,而是希望把它變成一個苗圃、一個大花園,帶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袁濤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