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1:15:33

二戰期間,希特勒憑借“閃擊戰”将歐洲諸國橫掃,就連大英帝國也被“德意志之鷹”的魔爪攪得風雨飄搖。但歐洲這塊大蛋糕的東部,紅色蘇聯一直是希特勒心中的美餐。1941年6月,希特勒終于将“巴巴羅薩計劃”變為了行動,随即,廣袤的蘇聯大地燃燒起來,占領基輔,包圍列甯格勒,最終還要拿下莫斯科。然而1941年的莫斯科讓德軍感到格外天寒地冷,希特勒未能反轉當年拿破侖在莫斯科城下兵敗的厄運。

“巴巴羅薩”閃擊

1941年6月22日淩晨,希特勒“巴巴羅薩”計劃付諸實施,充分準備的德軍閃電般出擊,向蘇聯發動全面進攻。蘇德戰争啟動2小時後,當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接過德國大使舒倫堡遞過的戰書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已成為一張廢紙,斯大林對希特勒的判斷出現重大失誤。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風雪滿弓刀)1

德軍的北方、中央、南方集團軍群,将近200個師,550萬人的兵力和3個航空隊的數千架戰機投入到“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中最有戰鬥力,最資深的3位将軍指揮3大集團軍群急速推進。由倫德施泰特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揮師烏克蘭,最終目标基輔;北方集團軍群由勒布指揮,從東普魯士出發,奔向列甯格勒城下;彙聚了最精銳裝甲部隊的中央集團軍群由博克指揮,麾下第2、3裝甲集群由古德裡安和霍特大将指揮,最終目标直插莫斯科,終結斯大林的統治。

德軍突襲,蘇聯措手不及,防線被迅速突破,一天之内1200架飛機報廢,其中大部分都沒有離開機場。至7月9日,蘇軍已有28個師遭到殲滅,70個師的人員和武器損失過半,德軍輕松地推進了300至600千米。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風雪滿弓刀)2

黑色德意志花開三路,勒布在北路很快打開列甯格勒的門戶普斯科夫;倫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團軍群也掀起了對基輔的攻擊,麾下第1裝甲集群輕松突破蘇軍薄弱防線,進抵到基輔以西20千米,而此時才是7月11日;中路的博克大軍突進到明斯克,身為前鋒的古德裡安再次展現了第2裝甲集群的突擊雄風,7月16日的斯摩棱斯克已經插上了德軍的戰旗,通往莫斯科的大門就這樣讓博克叩開了。

正當博克和古德裡安躊躇滿志地計劃着下一步的莫斯科之旅時,柏林陸軍總部布勞希奇總司令和哈爾德總參謀長也正為提前占領莫斯科做着升級作戰計劃的準備。而德軍真正的老大希特勒卻發出不同意見,崇尚戰争經濟學的希特勒更看重經濟發達的列甯格勒和烏克蘭等地對戰争的支撐作用,認為莫斯科已是囊中之物,摧毀它隻是時間為題。至此,莫斯科城下的利刃突然在希特勒的指揮下失去了鋒芒。

7月19日,希特勒發布第33号訓令,博克麾下的兩大裝甲集群分别轉身投入到南北兩大集團軍群的戰鬥序列,古德裡安的第2裝甲集群投身合圍基輔的大戰,霍特的部隊則參與合圍列甯格勒的大戰。博克及其剩下的大軍隻能停在沖向莫斯科的戰線上等待希特勒新的命令。

9月20日,德軍終于攻陷基輔。9月26日基輔會戰結束,蘇軍第5、21、37、26集團軍被全殲,第38、40集團軍也損失大半,西南方面軍總司令,參謀長和政委全部陣亡,第5集團軍司令等高級将領和66萬官兵被俘。蘇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未能守住基輔,德軍大獲全勝。列甯格勒的蘇軍卻将德北方集團軍群死死拖住在了英雄城下,攻防戰鬥依然膠着。基輔之戰讓希特勒對拿下蘇聯充滿了信心,而政治中心莫斯科成為蘇聯最後的支柱,德軍隻需要在冬季到來前用一記“台風”就可以橫掃莫斯科。

"台風"吹向莫斯科

希特勒為莫斯科準備了“台風”計劃。古德裡安的鐵甲兵團奉命再次回到莫斯科方向。雖然在德軍分兵基輔和列甯格勒時,蘇軍也獲得了一些莫斯科防禦戰的準備時間,但9月30日淩晨,德軍還是運用突襲戰術對莫斯科實施火炮攻擊,随後的幾個小時德軍出動轟炸機,将近200架蘇軍戰機砸在了機場跑道旁。

“台風”來勢迅猛,電閃雷鳴間蘇軍幾乎失去招架之力,幾天之内德軍裝甲部隊陸續包圍了數支蘇軍主力,蘇軍再次遭受了重大傷亡。“台風”行動伊始就展示了德軍的實力,看着蘇軍節節敗退德軍将士以為很快就可以去紅場見元首了。希特勒對德軍進軍莫斯科也充滿信心,并且下令即便莫斯科主動投降也不接受,一定要徹底擊垮斯大林。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風雪滿弓刀)3

當一切朝着希特勒的目标前進時,德軍機械化部隊卻在莫斯科看到了一絲不祥。10月6日,莫斯科落下了雪花,接下來雪又變成連綿的秋雨。很快,泥濘将通往莫斯科的道路變成另一番景象,德軍機械化部隊舉步維艱,推進速度明顯受阻。蘇軍借此時機對前線部隊進行換防,讓一線官兵得以休整,新的預備隊補充一線。天氣的改變是上天對蘇聯的眷顧,然而一個情報讓莫斯科對保衛首都有了更大的信心。這一情報來自“諜王”佐爾格,他準确獲知了日本關東軍沒有配合希特勒進攻蘇聯的計劃,于是蘇聯統帥部将西伯利亞的25個步兵師和9個裝甲旅的精銳之師調回護衛莫斯科,重新集結精銳部隊,慢慢有了還手之力。

11月3日,莫斯科迎來了這個冬天第一次霜降,零下10—40度之間氣溫的下降使泥濘的道路迅速硬化,德軍裝甲部隊終于可以提速了,然而沒有做好冬戰準備的德軍士兵隻能穿着單衣在蘇聯的寒冷中體會身體變硬的感覺。博克元帥意識到隻有快速攻占莫斯科,部隊才有可能從真正的嚴寒中勝利脫身,因此命令機械化師快速推進,一來彌補因為停止進攻延誤的時間,二來在蘇聯恐怖的嚴寒到來前攻占莫斯科。

對于德國和蘇聯軍民,此時都進入到生死攸關的一刻,德國大軍距離莫斯科已經不到200千米。蘇聯被迫将一些重要部門和外國使館向東部轉移到古比雪夫,一半的莫斯科市民也被緊急遷移,蘇聯人很快将莫斯科變成了一座“堡壘”,面對德軍每晚的恐怖襲擊,莫斯科地鐵成為市民的臨時庇護所。而在此關鍵時刻,斯大林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蘇德戰争的氣勢自此轉向了莫斯科。

斯大林紅場大閱兵

正值莫斯科會戰的關鍵時期。180多萬德軍,1700多輛坦克,1390多架飛機,14000多門大炮,業已兵臨莫斯科城下。10月28日斯大林召開政治局委員和國防委員會委員參加的秘密會議,并要求莫斯科衛戍司令阿爾傑米耶夫列席,斯大林果斷決定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周年的傳統閱兵照例舉行,地點依舊是莫斯科紅場。

閱兵在阿爾傑米耶夫的指揮下秘密準備着,布瓊尼是閱兵式的總指揮。受閱部隊在規定時間向莫斯科集結,但誰也不知道閱兵式的計劃,他們得到的官方說法是,莫斯科市民要知道他們的軍隊将如何開赴前線。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風雪滿弓刀)4

閱兵式在11月7日8時開始,比通常的閱兵時間提前2個小時,是為了防止德軍的空襲。斯大林決定此次閱兵向全世界直播,包括遠在狼穴的希特勒也會聽到斯大林的聲音和蘇聯軍民的歡呼。

8時閱兵式開始,斯大林站在觀禮台上發表了講話:斯大林慷慨激越的演講響在他們的耳際:“你們進行的戰争是解放戰争、正義戰争。讓我們的先輩——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德米特裡・頓斯科伊、庫茲馬・米甯、德米特裡・波紮爾斯基、亞曆山大・蘇沃洛夫、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英勇形象在這次戰争中鼓舞你們!讓偉大列甯的勝利旗幟引導你們!……戰鬥吧,偉大的蘇聯軍民。”随即紅場上響起“烏拉,烏拉,烏拉!”此起彼伏的歡呼聲,穿透飄雪的陰霾、戰火的硝煙,很快莫斯科的呐喊聲傳遍世界,蘇聯依然在戰鬥,依然有必勝的信心。

當那些衣冠不整的方隊走過紅場時,戰靴敲擊着紅場的石子路砰然作響。部隊從前線帶着硝煙列隊走過紅場,在斯大林和蘇軍元帥的注視下、在熱情市民的歡呼聲中,蘇軍得到了振奮,他們帶着新的信念直接開赴新的戰場。莫斯科盛大閱兵儀式成為世界戰争史上的一個奇迹,一個蘇聯軍民創造的“冬天神話”。

紅場閱兵的突然舉行讓希特勒非常震驚,他認識到斯大林并沒有被擊倒,而經過這次閱兵整個蘇軍再次振作,接下來的莫斯科戰役将更加艱難。瘋狂的希特勒即刻叫醒了還在睡夢中的德軍第12轟炸機聯隊指揮官,遭一頓臭罵後的将軍親自率領轟炸機群飛往莫斯科,然而朱可夫早已準備好了密集的防空火力和戰機在大雪中迎擊德機的進犯,包括第12轟炸機聯隊指揮官親自駕駛的轟炸機在内的25架戰機還沒看見莫斯科就被擊落了,其餘轟炸機也隻得被迫返航。

在德軍炮火威脅下的這次紅場閱兵堪稱是這個冬天最讓世界震驚的一天,斯大林還在莫斯科,莫斯科軍民依然在戰鬥,高昂的戰鬥激情和籠罩着嚴寒的莫斯科已經成為希特勒法西斯軍隊最大的對手。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風雪滿弓刀)5

天罰,德軍被活活凍成僵屍

博克元帥意識到斯大林正在重振莫斯科的雄心。11月15——18日德軍新的一輪攻勢再一次直指莫斯科,然而蘇軍的頑強抵抗讓從北面和南面遷回攻擊莫斯科的德軍遇到阻擊。11月底到12月初,德軍以巨大的代價到達莫斯科運河,強渡納拉河,在南面逼近了卡希拉。德軍盡管遭到很大損失,但莫斯科依然是他們前進的動力。在北面,先頭部隊距離莫斯科隻有不到60千米,在南面,古德裡安的部隊也離莫斯科越來越近。

德軍離莫斯科越近,前進越困難。此時德軍的物資供應也出現困難,食物的配給緊張,減半的配給讓德軍的意志出現松動,而此刻,嚴寒真正降臨了。德軍的坦克在嚴寒中無法啟動,一些坦克不敢熄火休息,又消耗了大量燃油,幾天下來許多坦克、車輛、火炮都成為了陣地上的雕塑,而寒冷和風雪将衣衫單薄的德軍精銳之師變身莫斯科城外的堆積如山“僵屍”,勢如破竹的德意志鐵騎高速突進了800千米,卻倒在了最後的50千米……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風雪滿弓刀)6

在這種情況下,嚴寒極大削弱了德軍先進武器裝備的優勢。德軍将領古德裡安在家信裡曾提及到嚴寒的可怕:酷寒的天氣、奇缺的裝備、單薄的衣物、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損失,以及油料供應的緊張,這些情況使得作戰行動痛苦不堪。

根據相關統計,在整個冬季戰役,德軍在東線的損失達85.4萬人,其中非作戰減員達47.8萬人(凍傷員達22.8萬人)。此外,嚴寒還使大約25萬匹戰馬倒下,進一步加劇了德軍的後勤補充問題。

再也無法前進的德軍隻能停在原地等待老天和元首的安排。遠在狼穴的希特勒還是堅信中央集團軍可以到達莫斯科,而博克元帥已經沒有能力再攻入莫斯科了,盡管莫斯科已在德軍大炮的射程之内了,德軍在嚴寒中将進攻戰轉成了防禦戰。

而蘇軍依托本土作戰,依靠人民的強大支持,在嚴寒中依然保持着配給充足,重武器運轉正常。随着溫度持續下降,戰局開始出現轉機,蘇軍的反攻很快到來。駐防遠東善于冬季作戰的精銳部隊回防莫斯科,12月5日,蘇軍的反攻開始了,第16集團軍在莫斯科北面的卡裡尼納首先發起反擊。蘇軍莫斯科反擊戰的總指揮是朱可夫,這位蘇聯軍中的天才指揮家召集了所有能夠動用的部隊展開反攻。

在冰封中的蘇軍士氣高昂,将火力對着飽受饑寒的德軍揮灑,天寒地凍積雪深,卻沒有阻擋蘇軍坦克和腳穿滑雪闆的機動部隊快速地打擊德軍,蘇軍很快獲得了戰場優勢,蘇聯空軍重新奪回了制空權,在空中為坦克部隊開辟快速通道。反攻進展順利,迫使希特勒在12月8日發布訓令,德軍正式轉為防禦。

蘇聯各方面軍氣勢高昂,陸續解放了羅加切沃等地,完全控制了對德戰争的局勢,莫斯科保衛戰向着反擊戰轉換。面對日益不利的戰局,希特勒對于軍隊高層失望至極,12月19日免去了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的職務,親自擔任陸軍總司令,并嚴令博克元帥死守陣地,不可撤退。希特勒無法接受自己複制當年拿破侖兵敗莫斯科城下的曆史,然而命運居然就是如此相似,莫斯科用寒冷迎擊着那些妄圖踏上紅場的敵人。

震驚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風雪滿弓刀)7

無論希特勒如何堅定,大勢已無法阻擋。到了1942年1月初,蘇聯西線戰略方向的反攻完成,從德軍手中解放了大批居民地,其他幾個方向也轉入了戰略反攻階段。自二戰以來那支無敵的古德裡安鐵騎也第一次被迫撤退了,雖然希特勒的戰令還在,但博克還是不能看着自己最精銳的部隊就這樣在蘇聯的風雪中全軍覆沒,命令中央集團軍後撤。希特勒的計劃就此破産,倒在了拿破侖曾經倒下的地方,嚴寒中的莫斯科城依然屬于蘇聯人民。

這是二戰以來德國第一次失敗, 宣告了希特勒“閃擊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雖然希特勒認為他隻是輸給了天氣,但在整個進攻戰略上由于他過度參與,導緻軍方計劃改變,最終讓德軍在莫斯科面臨困境。曆史學家和軍事家都認為是天氣給了蘇聯、給了莫斯科戰勝德國的機會,顯然天佑莫斯科已經成為希特勒的夢魇。雖然莫斯科的冬天給了驕橫的希特勒一記重拳,但蘇聯紅軍的戰鬥并沒有結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