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的一生經曆及其思想

杜甫的一生經曆及其思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03:39:54

提到唐詩,很難不想到"李杜"——李白、杜甫——前者"詩仙",後者"詩聖"。"詩仙"何來?谪仙人也。何為"詩聖"?詩壇聖人也。谪仙人尚可說是天賦異禀、渾然天成,而聖人又是從何而來呢?

孔子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他認為的聖人是三代以上、周公這樣的人;後來儒家将孔子尊稱為聖人,子夏說"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到了隋唐時期,臣民稱呼皇帝為聖人,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的考慮。

如此說來,"聖"簡直是儒家最高的評價标準了,那麼,杜甫為何會被稱為"詩聖",他所謂的"聖"又是什麼意思呢?

杜甫的一生經曆及其思想(杜甫是如何走上)1

一、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李白的詩歌在當時就得到世人的普遍推崇,可是杜甫的詩壇地位認同要曲折得多,他甚至在《南征》中感慨"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杜甫生于712年,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年号先天元年,次年改年号為開元。杜甫成長于盛唐時代,卻成熟于盛唐的轉折期。他遇到了安史之亂,見證了盛唐的衰落,因此他的詩歌與氣勢豪邁的盛唐之音又有不同,多了些沉郁頓挫。

他,來的有些遲了。

天寶三載(744年),再次科考落地的杜甫遇到了賜金放還的李白,他們一同遊曆,同行的還有高适。這就好像一個小粉絲遇到偶像一樣,杜甫從此對李白時時牽念,寫下了《夢李白二首》等令人斷腸的詩篇,對李白的才華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可是李白雖然也有寫給杜甫的詩,卻從沒對杜甫的詩歌水平表示贊賞,隻是曾經調侃一句"借問别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杜甫的一生經曆及其思想(杜甫是如何走上)2

同樣的,杜甫先後與高适、王維等人都有酬唱之作,但大家好像都很吝啬對杜甫詩歌的贊美。其實也不難理解,前面說過,杜甫詩歌的确與盛唐氣象不同。這大概也是《河嶽英靈集》《中興間氣集》《國秀集》等這些當時編選盛唐詩歌的詩集都沒有杜甫身影的原因吧。

二、筆追清風,心奪造化

目前我們所知,在杜甫生前最推崇杜詩的人是任華,他所作《寄杜拾遺》對杜甫才華極盡誇贊之能事,不知有幾分粉絲為愛豆刷榜的水分。

大曆五年(770年),杜甫去世了。樊晃整理的《杜工部小集》序中說"君有大雅之作,當今一人而已",對杜甫的詩作評價已經相當高了。可惜,"江左詞人所傳誦者,皆君之戲題劇論耳",大多數人對杜甫的"大雅之作"了解并不多,也就不能給予杜甫詩壇地位以更公正的評價。

杜甫詩歌真正被推崇,大概到了中唐時期。

是金子總會發光,經過時間的沉澱,曆史的洗滌,杜甫的詩歌越來越多地得到認可和推崇,漸漸與李白齊名了。到了貞元十年(794年),元稹詩中有"李杜詩篇敵,蘇張筆力均"之語。說明李杜齊名,在當時文壇已經是公共認知了。

杜甫的一生經曆及其思想(杜甫是如何走上)3

盛唐氣象不再,經曆了離亂的唐人們對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的推崇漸漸超過了對李白飄逸豪邁的愛好,于是有了"李杜優劣論"和"揚杜抑李"說。韓愈稱杜甫詩文"全美",認為當時的詩人沒有可與杜甫相比拟的了,稱贊他"筆追清風洗俗耳,心奪造化回陽春";元稹則直接放言聲稱李白樂府詩與杜甫比肩,但律詩遠不如杜甫,發起了"李杜優劣論"的肇端;到了晚唐顧陶編選《唐詩類選》,在序言中則之間言"杜李",從此尊杜為第一,李為第二。

三、發于情,止于忠孝,聖于詩

到了宋代,杜甫的詩壇地位再創新高。南宋張戒在《歲寒堂詩話》中評價杜詩"微而婉,正而有禮","乃聖賢法言,非特詩人而已";南宋楊萬裡在《江西宗派詩序》中稱杜甫"聖于詩"。

明代,詩壇領袖陳獻章一句"子美詩之聖,堯夫更别傳",正式将杜甫推上"詩聖"神壇。

何為"聖"?

首先,聖者,聖賢也。在儒家的道德标準中不僅要"賢",還要"仁"。

杜甫忠孝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後世文人。蘇轼認為杜甫雖然流落饑寒,但"一飯未嘗忘君"。更何況,儒家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杜甫始終懷抱着"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堅定志向,即使自己的茅屋已經風雨飄搖,仍然希望能夠"大辟天下寒士",這是怎樣堅貞忠義的人格!難怪蘇轼認為他"發于情而止于忠孝",古今詩人以"杜子美為首"。

其次,聖者,非凡也。俗話說"文人相輕",如果沒有足夠的藝術成就,杜甫如何能征服古今文人?

杜甫曾在《進三大禮賦表》中對自己的詩文風格自述說"臣之述作……沉郁頓挫,随時敏捷,而揚雄、枚臯之流,庶可跂及也"。"沉郁頓挫"正是杜甫詩的風格,經曆了盛唐轉衰,記錄了國難家難,感傷生民流離,那些痛苦随筆端濃墨凝固在紙上,化不開的是詩人的心緒。他的詩又被成為"詩史"。

杜甫的一生經曆及其思想(杜甫是如何走上)4

杜甫在律詩藝術上的成就也極為高超。盛唐的律詩形式雖已經基本定型,但在實際創作中,詩人們仍然在不斷探索。杜甫在創作律詩時精密嚴格的規範推動了律詩的成熟。他自稱"晚節漸于詩律細",像"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鳳凰枝"這樣刻意颠倒詞序的創作又帶給律詩不一樣的趣味。

四、結語

千年來,"詩聖"杜甫影響了無數人。

文天祥說"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所以在獄中,他作了200首《集杜詩》,以此為精神寄托;葉嘉瑩先生也說"書生報國因合計,難忘詩騷李杜魂"。

時代造就了杜甫,時代成就了杜甫。

我們而今再看杜甫,在詩歌之外,看到的還有"詩聖"的精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