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永泰縣蓋洋鄉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因地制宜試推廣林草、林藥等林下經濟種植,堅決守好發展和生态“兩條底線“。
眼下,在湖裡村舊寨的毛竹林下,一叢叢淡竹根正生長得郁郁蔥蔥。種植戶鄭傳樹正在和林業站的負責人查看淡竹根的生長情況。
種植戶 鄭傳樹:“我們三月份采購的淡竹根苗。平時隔一個多月要進行除草、施肥,林業站工作人員還會來指導,開展病蟲害防治。”
淡竹根,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根莖,具有清熱除煩、滌痰定驚之功效,常用于治療發熱心煩、驚悸、小兒驚痫。該作物種植需要在通透性強、無太陽直射、遮蔭能力較強的肥沃砂質型土壤上。
為能進一步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蓋洋鄉黨委、政府研究相應實施方案,并積極争取上級資金補助,給予政策傾斜,為林下經濟種植項目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同步加強對林下經濟工作的指導和服務,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與技術培訓,幫助解決技術、銷售等問題。
蓋洋鄉林業站站長 林欽铨:“我們主要指導怎麼挖溝、怎麼種植,然後種植完之後,又教他們怎麼撫育、劈草,因為毛竹林雜草太多,會影響它生長,所以要定期進行帶狀除草。”
據了解,目前淡竹根在湖裡村舊寨已試種100畝,種植數量約為3.3萬株,總投資達到35萬元,按照種植畝數估算,總産值預計可達150萬元。
蓋洋鄉林業站站長 林欽铨:“淡竹根屬于本土的草本植物,它的适應能力比較強,我們這邊山上采種也比較方便。目前,政府也積極扶持老百姓發展林下經濟種植,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步,蓋洋鄉将着眼于現有成功技術經驗和市場發展前景,持續發展林下經濟種植産業,充分發揮豐富的林地資源優勢和優質的生态環境優勢,探索更多林下經濟“緻富路”,讓“産業 生态”同步發展,促進資源、環境等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