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心而學

為心而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08:47:02

為心而學?經過了四五年摸索,我決定着手寫作正式的語言學論文在1986年完成第一篇論文“語言冗餘信息的容忍度”,一投不中,于是二投《現代外語》在等待回音的過程中,我對妻子說:“如果這篇論文不能發表,從此我陪你玩到老”這話聽起來是賭氣,其實是自我調侃加上内心裡的自信如果一個人做什麼事,全無自信,那還做它幹什麼?這個打賭是認真的,不是說着玩兒的因為我的寫作是認真的我一向的觀點是:可以讓人說我做的工作這兒不成熟,那兒不成熟,但不能讓人說我做出來的工作是對前人無價值的重複我十分尊重嚴肅的高水平的介紹、引進與評述,不吸收别人的介紹與引進,也沒有我的今天,但自己的脾性卻甯願開墾生荒我自信“語言冗餘信息的容忍度”不是無價值的重複,是有自己思想的東西如果這樣的開拓工作不被學界接受,我的前面還有什麼希望呢?或者說一個不理睬開拓的學界還有什麼值得我去單相思呢?這個東西後來登在《現代外語》(主編張達三先生)首篇,并沒有使我神氣十足起來,因為一次成功的偶然性太大我必須讓人再次檢驗我第二篇東西“言語假信息:兼論Grice合作原則的拯救”(與權威Grice的意見正相反)于次年(1987年)發表在《外國語》(版權頁上沒有公布編輯部名單)上這兩篇論文的發表,對我個人的“拯救”是不言自明的,否則我真會一玩到老兩篇論文發表這件事說明:第一社會評價機制對我說話了:你能做語言學這件事;第二社會評價機制還是肯定創造性工作的這兩點意義影響了我22年來的研究思路,導緻的直接結果是:在迄今為止的69篇文章中,大約有2/3以新的思想為主1/3是解釋别人的東西四本專著,則完全是自己的理論嘗試,當然還有許多不成熟,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為心而學?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為心而學(學人論學)1

為心而學

經過了四五年摸索,我決定着手寫作正式的語言學論文。在1986年完成第一篇論文“語言冗餘信息的容忍度”,一投不中,于是二投《現代外語》。在等待回音的過程中,我對妻子說:“如果這篇論文不能發表,從此我陪你玩到老。”這話聽起來是賭氣,其實是自我調侃加上内心裡的自信。如果一個人做什麼事,全無自信,那還做它幹什麼?這個打賭是認真的,不是說着玩兒的。因為我的寫作是認真的。我一向的觀點是:可以讓人說我做的工作這兒不成熟,那兒不成熟,但不能讓人說我做出來的工作是對前人無價值的重複。我十分尊重嚴肅的高水平的介紹、引進與評述,不吸收别人的介紹與引進,也沒有我的今天,但自己的脾性卻甯願開墾生荒。我自信“語言冗餘信息的容忍度”不是無價值的重複,是有自己思想的東西。如果這樣的開拓工作不被學界接受,我的前面還有什麼希望呢?或者說一個不理睬開拓的學界還有什麼值得我去單相思呢?這個東西後來登在《現代外語》(主編張達三先生)首篇,并沒有使我神氣十足起來,因為一次成功的偶然性太大。我必須讓人再次檢驗我。第二篇東西“言語假信息:兼論Grice合作原則的拯救”(與權威Grice的意見正相反)于次年(1987年)發表在《外國語》(版權頁上沒有公布編輯部名單)上。這兩篇論文的發表,對我個人的“拯救”是不言自明的,否則我真會一玩到老!兩篇論文發表這件事說明:第一社會評價機制對我說話了:你能做語言學這件事;第二社會評價機制還是肯定創造性工作的。這兩點意義影響了我22年來的研究思路,導緻的直接結果是:在迄今為止的69篇文章中,大約有2/3以新的思想為主1/3是解釋别人的東西。四本專著,則完全是自己的理論嘗試,當然還有許多不成熟。

——摘自《摘取我夠得着的葡萄》,錢冠連著《語言:人類最後的家園》,商務印書館

當你們做博士候選人(一般稱為“博士生”)時,我曾要求過:

發表過一點作品。以便從中看出,你是否适合于以學術研究為自己一生的事業,你是否有創造的(請注意:不是“解釋的或者诠釋的”)潛能。

英文寫作好。以免以後博士論文以英文行文時,導師還要為他/她的文字操心。一個行文不過關的人,哪能将全部心思放到開掘思想上?哪能拿出優秀的有創見的博士論文?

人品必須好。我極為看重人品對學品的影響與滲透。一個沒有好的人格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學術前途的。舉例來說,如無人品上的堅忍不拔、寬容待人、求實、謙虛謹慎、有自主的個性、講情義與淡泊名利,就會在學品上表現為下列相應的缺陷:(1)因為人品上不是堅忍不拔,那麼,在學術上有所突破之前就放棄了;(2)做人不寬容别人的人,就不能在學術上吸納百川、向各種學術流派甚至向反對自己的學術思想學習;(3)不求實的人,學術研究中,要不就是與真理擦肩而過,要不就是不顧事實地胡說八道;(4)為人剛愎自用者,學術上一定是跋扈霸道、不懂裝懂;(5)無自主個性的人,一方面,不能走自己的路,蹊徑獨辟,其結果,永遠也不能超過自己的導師;另一方面,他也不會滋長學派與流派意識,而一個沒有學派意識與流派意識的人,是不能做一個有成就的學者的;(6)對自己的父母、師長、師兄弟與一切幫助過自己的人無情、無義、無信的人,學術上一定得不到四方八面的關照與提攜。得不到清醒的旁觀者的指點;(7)名利心太重,就沒有一顆甯靜的心,就會在學術上毫無智慧。因為隻有甯靜才能生智。

…………

開學的第一周,請你們到文科基地的閱覽室,浏覽所有的書,不僅是你那個專業的書,它們是怎麼分類的?它們在書架的哪一處?索引的方法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是方便以後借閱;第二,要有大視野。

——摘自《博士候選人第一課》,錢冠連著《眼光與定力》,複旦大學出版社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27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