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jian金正确的寫法是”鐵鋄金“,因為這個字比較生僻,經常被寫作剪/翦。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這個工藝開始于唐代,被與宋朝同期的遼金繼承,并在我國的元、明、清三代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尤其在西藏地區,廣泛用在武器、法器、馬具、以及腰帶飾上。
《明會典》有“紅鲨魚皮靶黑斜皮鞘錽銀事倭腰刀”的名目。
清鹹豐朝亦有記錄“欽奉母後皇太後聖母皇太後懿旨。金八件。著改用黃銅鍍金。輿轎什件等項。著改用鐵鋄銀....以昭節儉。 ”
從工藝上看,他與流行于戰國的“錯金銀”工藝有較大的不同,錯金銀是線/片開槽,而鋄金工藝則是“打網格”。
左:錯金工藝,右:鋄金工藝
清代《匠作則例》對鋄金銀的制作工藝闡述得非常詳盡,共有發路、鋄罩、燒砑、鈎花、點漆 幾道工序。簡單來講:(1)在鐵器上斬出網格紋路;(2)将金(或銀銅)絲鋄上去;(3)用火燒的同時用鐵器處理平滑,讓金與鐵更加緊密;(4)錾刻花紋,修整圖案;(5)把金銀以外的區域加上塗層,以凸顯出金銀的光澤。
以下是一些來自館藏或者藏友的藏品,請大家參考:
英國大都會館藏
英國大都會館藏
藏友分享
藏友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