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我國秦嶺是伏羲山與女娲山的結合體,兩座大山珠聯璧合構建了大秦嶺。在這些神話故事中,不少動物成為了中華九大部落的圖騰,其中伏羲部落為蟒蛇圖騰,伏羲和女娲的故事為後人所傳頌。雖然神話故事的真實性并沒有相關的考究,但換個角度想,古人們即使充滿想象力,不過故事終歸要有個原型。
伏羲和女娲的民間畫像
那在秦嶺之中真的有那種傳說中的巨蛇或是盤山巨蟒嗎?偶爾我們會在一些報道中聽聞有關這些巨蟒的消息,也許真的存在這種生物也說不定。
既然要說大小,那肯定少不了對比,所以秦嶺上的“巨蟒”事件還得仔細比對。而除了秦嶺,在世界範圍内,又有哪些大型蛇類,它們最大又能長至多長?至于在你心目中它是否夠大,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秦嶺“巨蛇”秦嶺範圍經由全國各地,生态範圍廣,蛇類也比較多,其中不得不說一種比較常見的蛇類,也是我們最容易看到的蛇——王錦蛇。
王錦蛇是遊蛇科下錦蛇屬的一種,其最大的外貌特征是暗黃帶綠的花紋,鱗片黃底,邊緣呈黑色。身體前半部還有30條左右的黃色橫斜紋,腹部為黃色,也有黑色斑紋。因為這種外形特征,此蛇也被稱作“菜花蛇”。
王錦蛇頭部細節
王錦蛇一般體長在1.5米,最長能夠長至2.1米左右,屬于無毒蛇,廣泛分布在四川、貴州、雲南、廣東等地。這種蛇的攻擊性在無毒蛇中比較強,兔子、老鼠、鳥類等一些中小型動物是其主要食物來源。
它們還有一種較為特别的本領用來防禦,和毒蛇不同,毒蛇遇到威脅很有可能會主動攻擊。但王錦蛇會從肛門後腺分泌出一種強烈刺鼻的難聞氣體,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抵抗。捕食者受到這種攻擊後,通常都會迅速逃離。
這種蛇的數量龐大,不屬于國家保護動物,但在科研中還存在一定的價值,野生的王錦蛇不建議進行捕捉。另外作為食物來講,不少地區餐桌上的蛇肉都是來自它們(請不要食用野味)。
而秦嶺中比較特别的王錦蛇為玉斑錦蛇,通體全長1米,背部紫灰色,中間部位有一行黑色菱形斑,邊緣為黃色,腹部灰白。一般生活在秦嶺山區森林,或者靠近水源地的草叢中,最高生存海拔在3000米。
另外還一種蛇類,體型相對來講也比較大,體長一般在1.8米,該蛇名為烏梢蛇。烏梢蛇體型較為細長,比王錦蛇稍短,但也能生長至兩米以上。烏梢蛇同樣也為無毒蛇,體色多以橄榄色或黑色為主,背鱗成對排列,呈龍骨結構突起,背部中央還有一條黃色縱紋,兩側有黑色條紋。
烏梢蛇的名字由來更多來自典籍記載,此蛇在《廣東新語》中記錄為一味中草藥,通過與酒煮食飲服,可以醫治麻風病。不過目前并沒有相關的合理醫學證據,所以在這裡也不建議各位尋找此蛇作為中藥私自服用。
秦嶺除了這兩種蛇體型較大以外,其他遊蛇科下的蛇類一般并不大,大多都在1米左右。不過秦嶺确實有着非常豐富的蛇群體系,這要得益于秦嶺的地理環境和氣候。
蛇作為一種變溫動物對溫度很敏感,特别是在冬天時,不少蛇類都需要進行冬眠。而秦嶺的山體連接多地,整體海拔不高,偏内陸的位置能夠阻擋來自洋流帶來的信風影響。一般來講,秦嶺冬天的溫度能夠很好地維持蛇類冬眠的溫度。
蛇是一種需要冬眠的動物
從降水方面來看,合适的濕度也給蛇類帶來了良好的栖息環境,而且也有助于生态系統的發展,這也就讓蛇有了充足的食物。另外秦嶺作為我國重點的自然保護區,秦嶺之中的動物們都在保護範圍内,這也從人類影響上降至最小。
說完了秦嶺上比較常見的幾種大型蛇,想必不少人覺得這些蛇根本不算大,至今也沒人見過正在能把山盤起來的巨蟒。那麼怎樣才能算作蟒呢?最大的蛇類在這之中嗎?
巨蟒和巨蚺蟒蛇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是網紋蟒,原産于南亞和東南亞,是世界上最長的蛇。據記錄,網紋蟒中最長的記錄者是來自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的“美杜莎”,體長達到了7.67米,它的名字同樣也來自于古希臘神話中充滿破壞力的美杜莎。
這條蛇需要15名成年男子才能夠将它全部抱起,它的主食包括豬、鹿這種大型動物,一次性最多可以吃下18公斤的食物,體重在158.8公斤。不過這條巨蟒後來因為腫瘤死去,現今仍是蛇類中最大的有效記錄者。
蟒蛇在生物學中歸類于蟒科,主要生活在非洲、亞洲、澳大利亞等地區的一種無毒蛇。蟒蛇通常體型龐大,一般不會主動進攻,屬于伏擊型掠食者。隻要有獵物經過它的攻擊範圍,它們便會發起猛烈迅速地進攻。
蟒蛇沒有毒蛇那樣有着充滿劇毒的牙齒,但蟒蛇的口腔充滿鋒利的牙齒,上颚四排,下颚兩排,并且牙齒向後彎曲。這就意味着一旦咬住獵物,想要逃脫它的血盆大口是非常困難的。
蟒蛇牙齒模型
蟒科下的巨蛇體長一般都在3米以上,每一節骨骼上都附着有強勁的肌肉,強壯的身軀給它們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力量,這也是蟒蛇的第二個殺手锏,“絞殺”。
一旦蟒蛇對獵物進行攻擊後,便會迅速纏繞在獵物身上,每一節骨骼都能夠用力收緊肌肉。纏繞成圈的蟒蛇把獵物捆縛住後,通常獵物都會在失血休克之前被這種強大的力量給擠碎。
在過去的統計記錄中,不少蟒蛇的記錄都突破了6米,不過有的記錄由于年代久遠,而且未經考證,從事實的準确性來講還有待商榷,所以部分達到10米的蟒蛇隻能作為一種數字參考。
八個人還不能完全抱完一條蟒蛇
另外還有一種蛇類體型也非常大,這類蛇被稱作“蚺”,蚺和蟒的最大區别是它們的生育方式,蚺屬于卵胎生的蛇類,而蟒和其他蛇科下的蛇都屬于卵生。
雌性蚺的體型要比雄性大一些,它們主要分布在美洲、非洲、歐洲和亞洲,和其他大型蛇一樣,也是無毒蛇。這些巨蛇在重量體型上,最重的蟒蛇是南美洲的綠水蚺,也被稱作森蚺。體長一般在5~6米,重量普遍在100公斤以上。
如果說什麼蛇類在一些傳說故事中能夠有其對應的身份,那自然便是這些巨型蛇類了。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獵物能夠從蟒蛇的口中幸存下來,即便被解救出來也會遭受嚴重的機械性損傷。
然而這些蛇還是敵不過人類的誘捕,它們身上的蛇皮是優良的皮草,能夠制作出不少精美的皮制品。
另外來自蟒蛇身上的蛇脂可以有效地治療關節疾病、精神疾病。這些都是它們被人類獵殺的原因,同樣還來自環境的破壞和栖息地的減少,這些都使得它們的數量急劇減少。如今不少蟒科和蚺科的蛇屬都被劃分在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裡。
想要對這種巨蛇進行細緻觀察,最好的地點是在動物園,任何情況下面對野外生存的巨蟒都是極其危險的。
蛇的生存方式和外表在不少地區的故事傳說中都代表着邪惡和不詳,不過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對蛇就談之色變。相反,作為生态鍊中的一環,不少地區存在的蛇能夠維持當地的生态平衡。
動物界的生物鍊
合理客觀地去看待它們,才是我們了解這種特殊又充滿危險的生物的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