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稱呼鄉親的時候都叫老鄉,可是湖南人對江西人卻稱呼“老表”,而且江西人也認可這個稱呼,對老鄉也稱呼“老表”,所以一聽見“老表”的稱呼就知道是江西人,有很強的地方特征。
這個稱呼不是江西人自古以來就有的,是有曆史原因的,有幾個原因,跟朱元璋有關也跟湖南有關。
老表
江西人被稱為“老表”,為什麼跟湖南有關?提到江西老表的來曆,首先說一下湖南人,湖南多山,自古以來土匪盛行。這些土匪平時就是普通農民,因為當過土匪,所以當地民風強悍。
而且由于土匪是個特殊的行當,很多行徑不能和别人透露,加上大山裡交通,聯絡不暢,慢慢形成一種類似偏執的性格。認準的事基本上就會一往無前,不達目的不罷休。
尤其是在當兵的時候,這種性格就顯得非常有優勢,使得“湘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經常給敵人造成重創。戰争結束後,人口銳減,湖南因此經常失去大量勞動力,統治者為了發展經濟就必須移民。
移民有幾種說法,我國著名曆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複旦大學教授譚其骧認為,在五代、兩宋、元、明時期,就有大量移民進入湖南,譚其骧特别指出,南宋以前,去湖南謀生的老百姓幾乎全是江西人。
土匪
江西和湖南接壤,地形相似,風俗語言都差不多,江西人很容易發展到湖南地區,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和其他移民類似,大部分人都是年輕力壯的。
為了生活到一個新的環境開始背井離鄉的生活,于是在那個時代,為了表達和普通老鄉不一樣的親情關系,尤其是湖南地區對江西道家的尊敬,“老表”這個詞有一定的群衆基礎,充分滿足了這兩個需求。
于是約定俗成,應該是湖南人先稱呼“老表”,因為和江西人有這樣的親情關系,導緻大家互稱老表。
這個有點像東北的稱呼“老鐵”,本來在東北這個詞是稱呼男女關系的一個詞,表示這兩個關系非常好,特指情人關系,東北人輕易不這樣稱呼别人,因為容易引起糾紛。
江西省湖南省地理位置
可是其他地方的人不明真相,可能是在他們心裡,這個詞就是單純的表達關系好的意思,肆無忌憚地跟誰都稱呼“老鐵”,所以這個稱呼也開始流行起來。
最開始東北人聽了是哭笑不得的,很多東北人估計沒少解釋,可是沒有用,“老鐵”已經變成通用詞了,東北人現在隻能随波逐流。
其實一種稱呼不是那麼容易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定的民俗基礎,“老表”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朝史官幹寶的《搜神記》,裡面說到“張華擒狐魅”,在這篇文章裡,燕昭王墓前的華表與斑狐對話時自稱“老表”。
另外,在《亢社錦語》稱:“以和尚為‘光表’,道士為“老表”……皆當時之俗稱。”
東北人
因為江西是魚米之鄉,非常富足,很早就是人口大省。由于特殊的曆史原因江西還是一個道觀林立的地方,道教非常盛行,很多道教名山都在江西,江西在中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就像外國人看見中國人就以為中國人都會功夫一樣,屬于猜測。江西人在外鄉人眼中也有這個意思,就是感覺他們都會點什麼法術之類的,慢慢形成了江西多“老表”(道士的俗稱)的印象。
最初“老表”是一種尊稱,因為茅山道士神通廣大,老百姓經常有求于道士,“老表”體現出對道家文化的尊敬,應該說這還不足以形成這個稱呼的廣泛使用,僅僅說明“老表”這個稱呼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江西
還有一種說法是跟朱元璋有關還有一個流傳最廣的說法。說是元朝後期,統治者橫征暴斂,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朱元璋也是揭竿而起,成為農民起義軍首領,開始了他的帝王之業,南征北戰,不斷消滅其他軍事勢力。
朱元璋有格局善于用人,逐漸發展壯大,基本上沒有遇到強敵。可是在攻打另一支農民起義隊伍陳友諒的時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就是在湖南鄱陽湖一帶。
最嚴重的一次交手,陳友諒把朱元璋打得丢盔棄甲損失慘重,部隊可以說是潰不成軍,連朱元璋都身中數箭,差點丢了性命。他的親兵死傷大半,才把他救出來。
為了逃命朱元璋他們不敢去大的地方,找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打算在這裡休整一下。朱元璋和一群殘兵敗将又饑又渴,好幾天沒正經吃飯,餓得不行了。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的軍隊和其他軍隊不一樣,有個特點就是群衆基礎比較好,宣傳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朱元璋派人找了幾個老百姓說明了來意,希望給點吃的,當地的老百姓一看是朱元璋,紛紛表示聽說過,号稱仁義之師。
在這些村民眼裡,這些人雖然是敗軍之将,也不敢得罪,因為這些年一直戰亂,各種名義的起義軍不停地打過來打過去,是真正的勝敗乃兵家常事,别看現在狼狽不堪,說不定哪天就卷土重來,哪個都惹不起。
還有這連年戰亂,最後總會有一個統領全國,就算交個朋友吧,萬一成事了也說不定。于是好吃好喝招待,找來大夫給朱元璋療傷。
因此在這些百姓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朱元璋一群人很快又滿血複活。朱元璋剛剛經過生死考驗,情緒十分低落,很容易受感動。
起義軍
他本身也出身低微說話很接地氣,他和村民很快就打成一片,村民說,我們這個村實際上就是陳家村,全村絕大部分人都姓陳。
朱元璋聽後十分高興,馬上套近乎,“這麼巧呀,我娘舅也姓陳,說不定五百年前還是一家哩!要是這樣論起來,我和你們還是表兄弟呢!”
這些村民也是見風使舵:那感情好了。雙方立刻就表兄表弟地叫起來,感情一下子就加深了。從那以後,雙方都稱對方為“老表”,也就是表兄弟的意思。
一開始“老表”一詞僅僅是一小部分人的叫法,前面說了,一個叫法如果流行起來,需要很多條件。
古代村民畫像
這個地方有這個傳統,在曆史上,一旦發生戰亂,很多比較顯赫的家族為了避難,經常整個家族一起逃到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躲避,如果戰亂持續時間長就可能在這裡定居了。這種地方交通條件不好,人們很少出遠門。
因此,各個村莊的嫁娶基本上都是在附近進行選擇,由于都是大家族相互通婚,親戚輩分關系比較亂。
兩個人遇到以後,即使不認識也相互稱呼一聲老表,比較穩妥。久而久之,變成習慣,陌生人人見面,基本上都稱呼對方為老表,而這僅僅是小範圍的稱呼,所以朱元璋這麼說也是順其自然。
而且朱元璋為了表達感謝,于是和村民們說,以後我要是做了皇帝,你們遇到難處了,就來找我!當地村民笑笑,因為他們這樣的事聽得多了,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朱元璋
反正閑着也是閑着,有人問了一句,說你當皇帝了一定貴人多忘事,我們的名字你肯定記不住,到時候怎麼找你?朱元璋說,你們就說朱元璋的“老表”,我就知道了。一時間場面其樂融融。
後來,朱元璋重整旗鼓,在劉伯溫的幫助下成為最大一支力量,開始了建國的流程。
朱元璋知道湖南人的厲害,所以派最能打的大将徐達去平定湖南,即使這樣也打了好幾年,雙方死傷無數,基本上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終于消滅了宿敵陳友諒,剿滅元王朝殘餘勢力。
經過這場戰争,使湖南地區遭到毀滅性打擊,大量田地無人耕種,老百姓十室九空,許多地方變成無人區。
陳友諒
為了恢複生産,朱元璋下令移民,于是從最近的江西,大量移民遷入湖南地區。
當時湖北和湖南是一個省份,為了鼓勵開發湖南,朱元璋給的條件特别好,允許“插标占地”,也就是跑馬圈地,于是很多有遠見的江西人開始到湖南地區開辟新生活。
讓那些村民沒想到的是,後來朱元璋真的做了皇帝,有一年,江西出現了水災,老百姓把樹皮都吃沒了,當地官府還不顧人民死活依舊各種苛捐雜稅一樣不少。
村民們沒辦法,忽然有人想起了朱元璋,便選了三個能說會道的人去找朱元璋碰碰運氣。通報的時候朱元璋一聽“老表”來了,果然沒有食言,立刻派人撥出錢糧赈濟江西,并免了當地的賦稅。
赈濟災民(劇照)
毫無疑問這幾個村民立了大功,回到家以後,很多人過來打聽朱元璋的事。
幾個人得意洋洋的,說朱元璋一聽“老表”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如何如何熱情,把這次見朱元璋的事情添油加醋描述了一番,給大家一個印象就是叫朱元璋“老表”好辦事。
皇帝叫他們“老表”,一下子就把這個詞變得高大上,“老表”的叫法變成了皇親國戚的感覺,從此,“老表”便開始流傳開來。
譚其骧先生主編的《中國曆史地圖集》
晉朝幹寶《搜神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