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讓狗咬,别叫鵝啄,甯可窮死,别娶活漢妻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1、甯讓狗咬,别讓鵝啄“甯讓狗咬,别讓鵝啄”——這句話看似很直白,其實我們應該結合前後意思來理解,并非“讓狗咬也别讓鵝啄”這麼簡單。
對于農村的朋友,大白鵝和狗肯定都不會陌生。在很多人的心中,狗都是很懂事很通人性的動物。狗在農村一直都是看家護院的作用,狗的警惕性很高,看到有陌生人靠近家裡都會狂吠不止,如果是一些本來想着小偷小摸的人都沒有不敢輕易下手了。
那麼鵝呢?很多人以為鵝和雞一樣,都是很常見的家禽而已。鵝雖然很常見,但是它一點都不簡單,非常兇狠,甚至連狗都要讓它幾分。在農村的朋友都有看到這一幕,經常有鵝追着狗來跑,而且是窮追不舍那種,那兇狠勁可比狗厲害了。
這句話是說:假如你去一戶人家串門,我們都知道,家中養狗就是為了看門,你去串門被狗咬很正常,這是狗的職責所在。
假如他家的大鵝也啄你就不一樣性質了,估計誰也惱火。家中養鵝主人是讓它下鵝蛋,主人沒讓它看門,現在它多管閑事,不好好下蛋啄人,你說讓人冒火不?
總的來說,古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犯在有權利管你的人手上不丢人,千萬别讓多管閑事的人管你,哪怕傷害不大也不行。(狗咬的要比鵝啄厲害)可以引申為要維護自己的權利。
這裡的“活漢妻”指的是古代妻子因有不端的行為,被老公休回娘家的女人,因為老公還活着,所以形象的稱之為活漢妻”。
古代的“一紙休書”就相當于現在的“離婚證”。
古代人們認為娶“活漢妻”會帶來麻煩,因為她原來老公還活着,說不定會找繼任老公的麻煩。同樣的話有“甯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或者活漢妻)。”
在古代,娶“活漢妻”的都是一些光棍漢或者沒錢娶妻的人,而“活漢妻”都是一些富戶或者土豪休棄的女人,從前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由于奸、懶、滑、長舌等原因被趕回娘家,這些人即便再嫁人也不會改邪歸正。因為女人最難忘第一個男人,再嫁的男人無論對她多好也是枉然,這是曆史證明的事情。
古代娶個從良妓或者寡婦都能明媒正娶,娶寡婦鳴炮就解了晦氣,而娶活漢妻隻是夫家選個雙日子,騎着毛驢把她馱回家就算舉行了儀式,偷偷摸摸像做賊。
即便如此待遇,古人依然說,隻要不是窮死就不要娶活漢妻。可見活漢妻多麼不招人待見。但是這句話放到現在可能有點不适合,我就不展開說了,大家都懂。
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有一些是帶有封建色彩的,用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道理了,現在人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擇情而定。
你覺得這兩句話有道理嗎?
如果用現在的思想,這是不科學的。
首先老農來說說前半句甯讓狗咬,别讓鵝啄,意思就是說甯願讓狗咬,也不要讓啄。聽起來很順口,但是現在這麼說是沒什麼道理的。這句話主要就是說被狗咬的話不會太痛,但是被鵝啄的話會很痛的,有時候直接就是脫一塊肉的。
但是鵝啄了人,是沒有什麼毒的,很容易就可以趕跑得掉了,實在跑不掉也可以直接趕走,畢竟人可比鵝大多了。而讓狗咬雖然不怎麼痛,但是卻容易感染狂犬病,而且狗一咬人就不松口,可是非常危險的。
而甯可窮死,别娶活漢妻,放到當今社會可是沒有這個說法了,畢竟男多女生,農村光棍是越來越多了,不說是離婚的女人了,就連寡婦都搶着要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