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但願食無肉不願居無竹

但願食無肉不願居無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05:34:19

文|雨茂

“月亮升起來,院子裡涼爽得很,幹淨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着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裡跳躍着。”

我喜歡孫犁先生在《荷花澱》開篇的描述,它總能讓我想起兒時老家竹編藝人的工作場景,稍有區别的隻是竹篾替代了葦眉子。

在家鄉,房舍周圍多種竹。有竹林的地方,一般都有人居住,這是走鄉串戶的手藝人、商販、叫化子等人的“地理标志”,也是思鄉遊子的精神寄托。

竹的生長和繁殖能力極強,它們連接成片,密不透風,這就給鳥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栖息場所。因為生長快速,竹的新陳代謝能力極強,筍皮不斷剝離,枯黃的竹葉竹枝不時飄落,加上鳥類的糞便,形成了松軟厚實的腐殖層,所以蟲子極多,竹林自然成了雞鴨鵝的天堂。

每到傍晚,鳥群回竹林栖息,尤以麻雀居多,麻雀雖小,鳴叫分貝卻極高,紛雜、尖利的啼叫聲震屋瓦,蓋過了雞鳴犬吠,也蓋過了孩子們呼朋引伴的叫嚷嬉鬧,老人稱之為“炸林”。

這種聒噪每天早晨還有一次,比鬧鐘都準。我一度很讨厭竹林中喧嚣的麻雀,認為它們攪擾了我的美夢,現在深居都市,卻非常懷念麻雀的啁鳴。

雖然房前屋後廣植翠竹,但那不是觀賞用的,也不表明主人的志趣,而是生産、生活的必需。為了就近取用,竹子一般不種在山中,而是環繞居處,成為庭院經濟的一部分。

竹不僅能編席,還能編各種日常器具,甚至還能做建築材料。舉凡筲箕、簸箕、篩子、扇子、涼席、蒸籠、鍋蓋、凳子、椅子、鬥笠、提籃等生活用品,背簍、籮筐、箢篼、連枷、耙子等生産用具,草屋、瓦房的建造,竹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蘇轼說:“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蘇轼借詩言志,表達不媚世俗、不謀求物質享受、向往精神生活的追求。詩家之語重在雅趣,理解太實容易誤導人。

我家南面有一對父子,幾乎把所有的農閑時間都利用起來搞竹編貼補家用,最擅長的是編篩子。

篩子是圓形的,上面是一圈用竹片彎成的高兩三厘米的圍擋,下面用竹篾縱橫編制,根據不同的孔徑要求把握經緯間距,所有的篩眼必須大小一緻、排列整齊,篩面平整光潔。竹篩按網眼大小分粗篩、細篩,粗篩子用來分離石子、糠皮,細篩子則用來去除細沙、篩選碎米。因為篩子必須配套使用,所以都是用竹篾串在一起套賣的。

編篩是十足的精細活,從竹子的選擇,到劈竹、起皮、刮篾、編制、整形,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竹子至少可以起三四層皮,編篩隻能用一二層。篾條怕幹燥,編制時要不斷噴水,老篾匠因陋就簡,用嘴噴,聲音非常響亮,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聽到。每當聽到這種聲音,我就知道父子倆又開始編篩子了。

編篩子要蹲在地上,埋頭編制,工作枯燥乏味,不僅對頸椎、腰椎的損傷比較大,也損耗眼力。父子倆總是一邊勞作,一邊聽評書連播,過一段時間便起身抻腰、捶背,再喝點茶水,環顧周邊翠竹,或與串門的鄰居擺擺龍門陣,緩解疲勞。

但願食無肉不願居無竹(食有肉居有竹)1

家鄉多山,需要爬坡上坎,小推車用不上,一般都用背篼人力運輸。背篼多用慈竹剖成篾條編成,口徑分大、中、小三種,成年男人背大的,小孩背小的,婦女背中等的。

小時候我跟夥伴們割草、砍柴,用的是小背篼。背篼上圓下方,按用途大緻分三種。

有網眼的背篼用來裝紅苕、蔬菜、玉米穗或者柴草,對篾條質量的要求不高,做工比較粗,價格便宜。

沒有網眼的背篼一般叫莢背,用來裝米面、石灰、細沙等,高手匠人做的莢背外形美觀,不走樣,紋路清晰光滑,篾條不紮手,且符合人體工學,不硌背。篾條間嚴絲合縫,裝精細面粉時絲毫不漏。

背帶用棕絲或者黃麻編成,上寬下窄,不勒肩。當地有一位竹編高手,他編的莢背,下端可以裝水,需要很長時間,水才能漏空,令人拍案叫絕。

另一種口徑較小、有網眼的兒童背篼,用來背嬰幼兒。上大下小,前低後高,中間有一個平台,相當于座椅,小孩可以坐在上面,雙手扶着上沿,玩玩具、觀景物、睡覺都很方便。大人勞作時,把小孩放進背篼,背在背上,并不妨礙工作。為了預防彎腰時小孩掉出來,在中間系一根可以調節長度的布條繩,小孩放進去後就系緊,相當于安全繩。

我和弟弟小時候都坐過這樣的背篼,被父母背着下地、做飯、趕場,或者走親戚、聽大戲、看電影。我們都是在小背篼裡觀察世界、體味人情、感受關愛的,或者說,我們是在背篼裡長大的。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廉價方便的塑料、合金器具大量進入生活,竹編市場萎縮,手藝人難以為繼,竹編逐漸遠離人們。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導緻環境污染問題凸顯,人們開始思考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竹編再度進入視野。

不僅食有肉,還要居有竹。我非常高興地看到,身邊不斷有人棄用塑料袋與各種塑料制品,購買竹籃、竹椅、竹席、竹扇、竹筐、竹墊、竹蒸籠等生活用品。

我所在的黃淮平原,一些耐寒的如毛竹、青竹、剛竹及漂亮的紫竹、金鑲玉竹、玉鑲金竹都成了園林綠化的生力軍,一些高檔社區及别墅區,竹林甚至成了亮點與賣點。看來,在許多人心中,都有揮之不去的竹子情結,那可能是數十代人積存的基因記憶,我樂見其被喚醒。

為了環保,為了竹子情結,也為了健康、自然、簡約的生活,我希望竹子能被大量栽培,竹編更多地進入人們生活。更希望傳統竹編工藝得以傳承創新,堅守竹編的民間藝人過上體面生活,再現竹編昔日的輝煌。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