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杆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與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左右,成功根除幽門螺杆菌能把胃癌的發生降低 34%~53% 不等。
那麼,幽門螺旋杆菌是如何傳染的呢?哪些人群需要根治?
一、幽門螺旋杆菌是如何傳染的?
人是幽門螺杆菌的唯一傳染源,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糞便裡。
幽門螺杆菌是有一定傳染性的,其傳染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口口傳播
共餐、經常在外就餐是幽門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徑之一。另外一個重要途徑是接吻,科學研究發現:胃部的幽門螺杆菌在唾液中也會有所殘留,而接吻是交換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幽門螺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齲齒上生長繁殖,所以要認真刷牙,家人之間不要共用牙刷。幽門螺杆菌可能通過半生不熟的肉制品進入到我們的胃裡,繼而發生感染。
2、糞口傳播
糞便中存活的幽門螺杆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可令飲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門螺杆菌。
3、母嬰傳播
包括不清潔的哺乳,口對口喂食,咀嚼後喂食,親吻嬰兒口唇,或用大人的餐具、吸管等喂食。
4、醫源性傳播
侵入式檢查如胃、喉鏡,口腔、牙科、鼻腔治療等,是造成醫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檢查和就醫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
二、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與這3種癌症息息相關
1.結直腸癌
2020年發表的一篇名為《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的文章,納入了47項與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和結直腸癌風險相關的病例對照研究,結果表明,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會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2.喉癌
喉癌是起源于喉黏膜的原發性惡性腫瘤,此前一項名為《Is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elated to Helicobacter pylori?》的研究納入了17項關于幽門螺旋杆菌與喉癌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幽門螺旋杆菌感染顯著增加了罹患喉部惡性腫瘤的風險。
3.胃腸道淋巴瘤
胃腸道是結外淋巴瘤主要累及部位(結外淋巴瘤:發生于淋巴結以外的淋巴瘤),以胃淋巴瘤發病率最高,其次為小腸和結腸淋巴瘤。1994年發表的名為《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gastric lymphoma》的文章指出,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與胃淋巴瘤的發病風險增高有關。此前,1995年的研究指出根除幽門螺旋杆菌後,可以治愈低級别胃淋巴瘤。
三、幽門螺旋杆菌與哪些疾病有關?
幽門螺旋杆菌與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結直腸癌、喉癌、胃腸道淋巴瘤等疾病有着密切的關系。
因此,及時根除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可以顯著降低胃癌、胃腸道淋巴瘤、結直腸癌、喉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
根除幽門螺旋杆菌感染,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PPI)、兩種抗生素及铋劑,療程一般為7~14天,根除率達90%以上。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1.胃炎
幾乎所有幽門螺杆菌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為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淋巴細胞性胃炎等。其中,1%會轉變為胃癌。
國際學術界公認胃炎癌變過程為: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變。
2.胃、十二指腸潰瘍
幽門螺杆菌感染者中,大約15%~20%會患上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疾病。
3.消化不良
幽門螺杆菌感染者大約5%~10%會發生消化不良。
4.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見胃病,以及缺鐵性貧血、血小闆減少症、維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四、養成好習慣,遠離幽門螺杆菌
1.飯前便後洗手:洗手應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縫隙,不要給幽門螺杆菌機會。
2.食物要經過高溫:幽門螺杆菌有個弱點,就是不耐熱,水要燒開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飲用。
3.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煙,不喝酒飲食,營養均衡,細嚼慢咽。
4.建議分餐:家裡有感染患者應選擇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5.禁止口對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給孩子口對口喂食。
6.牙具定期換:建議使用一段時間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緩解口腔炎症,牙刷三個月換一次。
總而言之,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與多種疾病的出現有着密切聯系,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杜絕幽門螺旋杆菌的“侵擾”,一旦發現應及時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