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三亞5月17日電 (記者 王曉斌)一篇最新發表的相關學術論文揭示,南海海域極有可能是最大齒鲸抹香鲸重要的繁育場,考慮到抹香鲸育幼群體通常不會進行大範圍的移動,科研人員認為南海存在穩定的抹香鲸定居種群。
資料圖為科研人員拍攝到的抹香鲸。 中新社發 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 供圖
這篇論文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下稱“深海所研究團隊”)著述,刊載在深海研究領域著名期刊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第184期上。
近年來,深海所研究團隊連續在南海開展了多個深潛/遠海鲸類科考航次,在航次執行的不同季節(3-8月份),都能在南海中部和北部目擊到抹香鲸群體,包括含有母子對、亞成年個體的育幼群體。
資料圖為科研人員拍攝到的抹香鲸。 中新社發 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 供圖
“多個航次中,我們累計觀察到了100多群鲸豚動物,其中包含9群抹香鲸。在這9群中,記錄到了7群育幼群體,每群包含幼年/亞成年個體1至2頭。”深海所研究團隊負責人李松海研究員說,相關觀察研究表明,南海的深海海域存在抹香鲸繁殖育幼群體,而且這些抹香鲸很有可能定居在南海。南海擁有豐富的頭足類資源,抹香鲸群體極有可能也将南海相關海域作為其捕食場。
據了解,抹香鲸是最大的齒鲸,因少數抹香鲸機緣巧合在腸道中形成一種叫“龍涎香”的分泌物,得名抹香鲸。一頭初生幼鲸的體重可達500公斤至1000公斤,體長可達3.5米至4.5米。抹香鲸分布廣泛,從不結冰的極區到赤道都有出沒記錄。但在南海一帶,此前的資訊表明抹香鲸會偶然現身。
資料圖為科研人員拍攝到的抹香鲸。 中新社發 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 供圖
李松海說,深海所研究團隊未來将進一步擴大調查覆蓋區域,積累觀察數據,并采用被動聲學監測、分子遺傳标記等技術手段,揭示更多關于南海抹香鲸的“未解之謎”。(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