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被譽為“四君子”之一。竹從其外形來看,修長挺直,枝葉茂密,青翠欲滴,令人賞之忘俗;微風吹過竹林,蕭蕭聲動,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竹出土即有節,外直中空,挺拔淩雲,耐寒不凋,四季長青,有君子之風。
曆朝曆代愛竹贊竹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比如東晉王徽之不僅在自己家庭院之中,房前屋後遍種翠竹,就是外出暫住,第一件事就是種竹子。朋友問他為什麼,王徽之說沒有竹子日子一天也過不下去;北宋蘇東坡也是愛竹成癡之人,有詩雲“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關于竹的詩詞,據不完全統計,有數千首之多。今天解讀的《竹石》,出自清代“詩書畫”三絕的鄭闆橋先生之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闆橋畫作的主要題材就是“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他所畫的竹,所贊的竹,不是生長在亭台樓閣之間的竹,不是生長在河流湖泊邊上的竹,也不是生長在平原曠野之中的竹,而是生長于自然條件險惡,受盡狂風吹打的石縫之竹。
鄭闆橋雕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緊緊咬定青山絕不放松,因為它本身就深深紮根于破碎的岩石縫中。“咬”,是一個極具力量色彩的字,死死咬住,咬住就不松口,這個動作是具有鋼牙利齒的生猛動物才能作出的,為什麼說竹子也能“咬”呢?竹子不僅有地上莖,也有地下莖,是橫着長的,稱為竹鞭。竹鞭上生有許多根須和芽,有些芽長出地面,成為新的竹子,有些芽繼續橫着生長,成為新的竹鞭,所以竹子一般是成片生長,地表形成竹林,地下則竹鞭縱橫交錯,互相勾連,因此竹子才能在岩石縫中牢牢咬住,并且汲取水分和營養。岩石,也是至堅至硬之物,這兩句詩裡,竹和石是渾然一體的,“破岩”這個生根之地固然冰冷貧瘠,但也為竹子提供了堅實的根基。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子)受盡了大自然的千磨萬擊仍然堅韌不拔,剛勁不屈,任憑你來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的狂風。這首詩裡的“風”當然不是指舒緩溫暖的“吹面不寒楊柳風”,而是代指生活中和社會上的那些狂風,那些艱難困苦和排斥打擊,所以才說是“千磨萬擊”。正因為竹子牢牢咬定了青山,有了堅實的根基,才能頂得住這險惡狂風,不改頑強堅韌的本色,成為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鬥士。
《竹石》是一首題畫詩,就題寫在鄭闆橋自己的《竹石圖》上,詩畫以言志,詩人以紮根于破岩之中的竹子自比,所以這首詩的重點就在“堅勁”兩個字上。
鄭闆橋中進士是1736年,已經三十三歲了,雖然隻是二甲第八十八名,但金榜題名,仍然十分興奮,畫了《秋葵石筍圖》并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随丹桂狀元郎。”隻是可惜,冰冷的現實很快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考中之後他留京等待吏部命令外放為官,但因無錢打點關系,苦苦等了一年,也沒等到做官的機會,隻得返回揚州。
一直等到1742年,三十九歲,才得到河南範縣縣令的官職。在職期間,鄭闆橋體察民情,重視農桑,百姓安居樂業,頗有政績。1746年,鄭闆橋調任山東濰縣,不巧的是,他在濰縣七年,中間有五年發生旱蝗水災,百姓流離失所,甚至發生了人食人的慘劇。鄭闆橋一方面責令富豪鄉紳輪流開廠施粥,打擊囤積居奇者,平抑糧價;一方面頂住上級壓力,打開官倉,赈濟災民。這些舉措,雖然活民無數,被貧苦百姓深深愛戴,但也得罪了不少官場上的同僚,社會上的土豪劣紳,以至于當了十多年的縣令,政績卓著卻不得寸進。
1753年,濰縣再次受災,鄭闆橋為民請赈得罪了高官,看透了官場的黑暗,憤而去職。離開濰縣之時,百姓流淚挽留,家家供奉他的畫像,甚至為鄭闆橋建立了生祠。
鄭闆橋晚年寄居揚州,生計艱難,賣畫為生。即使如此,他也不改正直倔強,同情勞動人民的本性,清高自守,不向各種惡勢力低頭。這首《竹石》題畫詩中所贊誦竹子的“堅勁”本性,正是他個人品格的真實寫照。
鄭闆橋故居
敬請關注“山楓說文化與曆史”,本人必定投桃報李,及時回關。歡迎各位朋友在評論區提出意見,與作者互相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