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炖品,秋季正熱賣!
1
松茸炖裙邊
松茸肥厚多汁,味道鮮美,口感細膩,既可以直接生食,也可以用煎、燒、炖、煮等方法烹制。這裡,則是把松茸與煨好的幹裙邊一起燴制成菜。
制法:
1.先用熱水把幹裙邊漲發透,再放入加有姜蔥和鹽的鮮湯鍋,煨至軟糯入味時,出鍋待用。另把松茸洗淨,切成片備用。
2.鍋裡摻濃湯,放入裙邊和松茸燒開後,加鹽和雞汁攪勻,等勾薄芡後,淋雞油并撒入水發枸杞,出鍋裝入青花缽便上桌。
2
酥肉炖冬瓜
味型:鹹鮮味
主料:酥肉150克
輔料:冬瓜100克胡蘿蔔80克雞蛋80克澱粉40克
調料:精鹽2克一品鮮醬油4克料酒6克雞精8克姜蔥汁20克
制作:
1、将新鮮豬肉切片,納如盆内調入料酒、姜蔥汁、少許鹽腌碼入味;雞蛋磕破,入腌碼之後的肉片盆内,拌勻,再加入澱粉調勻;
2、油鍋上火待油溫四成之後,逐一下入裹上澱粉蛋液的肉片,炸至金黃色撈出即可;
3、冬瓜去皮瓤不用,與胡蘿蔔同切片備用;
4、炖鍋上火入鮮湯,加入主輔原料旺火燒沸,去浮沫轉微火慢炖至酥肉柔軟,調味即可。
特點:鹹鮮味濃,健脾暖胃。
提示:水應一次加足。如炖煮中途急需加水,可适量加入些燒沸的鮮湯或熱水為宜,忌添加冷水,因為正炖制加熱的酥肉遇冷會收縮,蛋白質不易深解。
3
秤砣豌豆炖臘蹄
原料: 臘豬蹄1隻 秤砣豌豆300克 姜塊(拍破) 30克
制法:
1.臘蹄用明火炙燒表皮,再放熱水盆裡泡一會兒,刮洗幹淨後,連骨剁成4厘米大小的塊,放開水鍋裡汆水後,撈出來待用。
說明: 臘蹄塊不宜剁得過小,以免炖熟以後成形差。汆水主要是去除臘蹄的一部分鹽味和異味。
2.取砂煲摻清水上火,下姜塊和臘蹄塊炖至軟熟時,放入秤砣豌豆,繼續再炖半小時後,即可裝碗上桌。
說明: 臘蹄一定要炖至軟熟,隻有到這種程度,口感才佳。不過秤砣豌豆卻不宜炖得過于軟爛,以軟熟但又保持着形整為度。此外,由于臘蹄本身鹹味較重,所以制作此菜基本上已不用再加鹽。
4
冬瓜薏米荷葉炖豬肚(10位量)
原料:
帶皮冬瓜1250克,豬肚(重約1200克),豬瘦肉250克,豬排骨200克,鮮荷葉1大張,薏米100克。
調料:
A料(鹽、冰糖各30克,黃酒50克,陳皮半塊,姜片10片,白胡椒20粒)
面粉、白醋各50克。
初加工:
1、帶皮冬瓜洗淨,不去皮切成大小均勻的塊;荷葉切成10片。
2、豬肚略微清洗,加入面粉、白醋反複搓揉,去掉雜質和油脂,再次清洗,切成大小均勻的塊,放入30℃的水中,中火加熱至水溫達到90℃,撈出豬肚,沖洗幹淨。
3、豬排骨、豬瘦肉分别切成大小均勻的10塊,分别放入30℃的水中,中火加熱至水溫達到90℃,撈出原料,沖洗幹淨。鍋内放入沸水,再分别放入排骨、豬瘦肉,大火焯水至無血沫,撈出再次洗淨。
4、趁熱将處理後的原料分别放入10個小炖盅内,再将冬瓜、荷葉、薏米放入。
熱處理:
礦泉水3千克放入鍋内燒開,下入A料調味,出鍋澆在10個小盅内,分别用肉蔻紙密封兩層,蓋上沙煲的蓋子,放在不鏽鋼托盤内,托盤中再倒入沸水,入蒸箱足氣蒸5小時,取出即可。
5
花旗參紅棗瘦肉排骨炖黑魚(10位量)
原料:
黑魚1條(淨重750克),雞爪12個,豬排骨150克,豬瘦肉250克,去核小紅棗40顆,花旗參片20克。
調料:
A料(鹽、冰糖各20克,米酒30克,姜片20片,白胡椒20粒),色拉油50克。
初加工:
1、豬排骨、豬瘦肉分别切成大小均勻的10塊,分别放入30℃的水中,中火加熱至水溫達到90℃,撈出原料,沖洗幹淨。鍋内放入沸水,再分别放入排骨、豬瘦肉,大火焯水至無血沫,撈出再次洗淨;雞爪采用同樣的方法二次焯水。
2、黑魚宰殺制淨,洗淨用幹毛巾擦幹水分。
3、鍋内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整條黑魚,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取出後焯水,去掉多餘的油分。
熱處理:
礦泉水3千克放入大沙煲内燒開,下入A料調味,放入所有的原料,用肉蔻紙密封兩層,蓋上沙煲的蓋子,放在不鏽鋼托盤内,托盤中再倒入沸水,入蒸箱足氣蒸5小時,取出後上桌,再給客人分湯。
6
首烏黑豆炖豬蹄
原料:
首烏5克,黑豆25克,豬蹄250克,姜3片,黃酒4克,高湯400毫升,雞精 2克,精鹽3克。
制法:
1、豬蹄毛去淨後切塊,汆水後洗淨血水,放入盅内。
2、黑豆溫水泡軟,與洗淨的藥材、姜片、黃酒、雞精和高湯一起注入盅内,加蓋,上籠蒸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
7
闆栗炖雞
闆栗炖雞是一道很經典的滋補菜肴。闆栗配雞肉,補腎虛、益脾胃,适合于腎虛人群食用,也是一般健康人強身健體的美味佳肴,闆栗炖雞,湯鮮味美,老少皆宜。
原料:新鮮闆栗、跑山雞
做法:
1.用剪刀逐個在闆栗頂部剪開個十字口,把開水倒入闆栗中沒過,加些鹽,蓋上鍋蓋焖上5分鐘,逐個取出剝取栗肉;
2.跑山雞洗淨,瀝幹水分,剁成大塊,用熱水焯一下,去除血水和雜質,撈出瀝水分備用;
3.淨鍋放油燒熱,慢火煸炒闆栗至變色後取出;
4.油鍋爆香蔥姜出香味後,下入雞塊大火爆炒,加料酒大火煮開,轉中火炖煮;
5.炖煮至雞肉7分熟,加入闆栗、紅棗,再炖至雞肉和闆栗熟透調味即可。
小貼士:
1.剝闆栗的時候要趁熱剝,這樣内外皮都很容易去除;
2.闆栗提前用油煸炒(或油炸)比直接放入更面更容易入味。
8
臘肉豬蹄煲湯
原料:豬蹄100克,湖南臘肉50克,魔芋結30克,木耳10克,小蔥、香菜各20克,鹽少許。
制法:将豬蹄刮洗幹淨,斬件,焯水,瀝幹水分;臘肉去肥膘,瘦肉部分焯水備用;鍋入蔥、姜、八角、清水,放入豬蹄大火炖至八分熟,放入臘肉,轉小火炖約30分鐘,下洗淨的魔芋結、木耳炖熟,加鹽調味,撒小蔥花、香菜,盛入湯碗中即可。
制作關鍵:湖南臘肉本就很鹹,所以需焯水,炖制過程中臘肉的鹽味會滲入湯汁中,使湯帶有鹹味,最後調味要少放甚至不放鹽。
點評:湖南臘肉的香味浸入湯汁,令豬蹄湯别有一番風味。
炖湯八大秘籍:
秘笈一:兩次焯水,一冷焯一熱焯
原料在烹調前一定要充分焯水,隻有這樣炖好的湯才能不渾濁、不腥臭、湯汁清澈、香味濃郁。
不可沸水下鍋,原料瞬間遇到高溫,表面的蛋白質快速凝固,所以血水根本無法流出,熬好的湯自然不會鮮美,也不夠清澈。
也不可冷水下鍋焯原料,因為加熱時間比較長,除了去掉了血水外,原料的鮮味也會流失在水中。
正确的方法:
1、鍋内放入涼水燒至30℃,将原料放入,中火加熱,待水溫達到90℃時撈出原料,充分清洗,這就完成了第一次焯水。
2、再取鍋注入沸水,第二次下入原料,繼續加熱至無血沫産生,撈出原料,這就完成了整個的焯水過程。
從中你可以發現,我們采用了兩次焯水的方法,第一次是冷水下鍋,第二次是沸水下鍋,這樣我們才可以将原料内部75%的血水焯掉。
秘笈二:沸湯熱肉
炖湯時,礦泉水加調料一起燒沸,然後跟焯水後熱氣騰騰的肉一起放入炖盅内,再入足氣的蒸箱内蒸制。
秘笈三:七分肉三分骨
炖湯不是全部選擇瘦肉才叫好,一般我們會将肉和骨頭按照7:3的比例混合,肉主要增加湯汁的鮮味,而骨頭則可以增加湯的香味。
秘笈四:陳皮、冰糖不可少
以前炖湯,隻加入鹽、姜片、白胡椒粒和酒,但是現在的原料品質和鮮香味已經大不如前了,所以我們在調味時就進行了改良,增加了冰糖和幹的陳皮。
鹽中加糖能出鮮,就是增加冰糖的原因,它的用量不需要太多,跟鹽的用量控制在1:1即可。
陳皮主要作為藥引來使用,同時還有化痰的功效。它的用量就更少了,一般10盅炖湯隻需要加入半個幹陳皮。
胡椒一定要選擇顆粒而不能選擇粉末,因為胡椒的香味經過加熱很容易揮發掉,所以一定要選擇白胡椒粒才好。
酒的作用是遮蓋異味,提升香味,一般控制在每盅湯加5克即可。
秘笈五:黃酒配紅肉,米酒配白肉
這個原則跟老外做菜有些相似,一般如果你炖湯用的是豬瘦肉、牛肉,一般就要選擇黃酒;如果你烹調的是雞肉、海鮮原料等白肉,那麼一般要選擇廣東米酒。
秘笈六:隔水炖湯5小時
制作廣式靓湯有“煲三炖四”的說法,即老火煲湯一般控制在3小時,隔水炖湯一般要控制在4小時。
但是,現在的原料纖維都比以前要粗一些,如果按照以前的時間要求,恐怕原料的鮮味釋放不夠充分,所以現在我們又有了新的說法,即“煲四炖五”。
秘技七:快捷湯不可取
炖湯需要的時間非常久,要快速成湯,現在不少師傅都是提前吊制一款萬用湯的做法不是很可取,因為原料的味道是需要長時間加熱才能釋放充分。
所以,用萬用湯料制作的湯違背了廣式炖湯的原則,是不值得推薦的。
秘笈八:肉蔻紙密封
原料在隔水炖之前,一定要充分密封。
這其中,對于密封紙的要求也很高。
廣東人喜歡用肉蔻紙,這種紙的纖維比較粗,但是密封效果卻非常好,在書畫市場可以買到。
一般,大家都會選擇用保鮮膜來密封,但是保鮮膜都是塑料制成的,經過長時間的加熱後本身會釋放出很多不良的物質,所以不建議大家采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