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一直以來,對于特别擅長講故事的人,我都在嘗試去揣摩學習。
我見過很多在這方面厲害的人物,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是劉董,另一個是馬董。
巧合的是,這2人都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前者是泰鬥級人物,後者是近泰鬥級人物,在各自的領域都很出色!
而且,都是我在這任職期間的boss。
為此,有幾次在和合作方一起座談時,我都拿出手機錄音,回來後反複重播聽當時對方的講話。如何把一個看似平平的事情,說得引人緻勝,如何蕩氣回腸,跌宕起伏。
雖然,這方面我一直都做得不好!
但是,也一直都沒有放棄過。[憨笑]
【二】對己邏輯
說的每一句話,講述的每一個故事,都應該達到預期的目的。
每一次闡述,都是将自己的中心方案提交給對方。
正常情況下,提交的每一個方案,就應該努力讓它獲得通過。
不要誤以為提交了就該被通過,還很理所當然。
不管大小方案,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
比如沒有完全考慮被反對的可能性。如果預想到沒獲得認可的情況,就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應該從哪些方面努力,積極思考解決方案,讓自己有動力去磨練自己的能力。
現實中,自己一直很苦惱:明明事情做的好好的,講述起來卻很幹癟。無法把心理想的東西準确表述出來,超級憋屈。
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闡述者。
回顧起來,不善表達一方面是當時底氣不足,覺得分量不夠;但還另一方面是原本就不知道應該講什麼。有時候腦子裡塞滿了這個項目計劃的各種信息,但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沒有能有邏輯的總結,沒有搞清楚到底打算向他們傳達什麼内容。
導緻的結果是:講話時把不必要的信息作為參考,甚至忘了把重要的信息納入。每次講完就後悔。
尴尬程度恰如張飛,關二哥說什麼,自己言辭窘迫,隻好來一句“大哥,俺也是”。
他X的,講出的内容和自己的實際level差了好幾個等級。
更為甚者,如果隻是把事實性内容提供給對方,在會議室随便講解幾句,任由他人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解讀資料,随意搞一通,這樣豈不是很荒謬。
沒有名師指路,隻好自尋出路。
我想到的一個笨辦法是:每月逼着自己将所見、所聞、所學内容整理寫成書面文章發到公衆号上,一方面逼着自己定期清空然後去吸收新的知識,以便學習成長;另一方面是在書寫整理過程中要将思考的内容有條理地表述出來,重新梳理知識的邏輯性和連貫性。
反複訓練,總比原地踏步不願嘗試的要好吧!
目前,按照慣有的順序:背景→起點→實事→啟發→論點,能完成大多數的提案闡述;當然,如果特殊情況和時間緊迫,論點提前→細分闡述→縱觀全局,也是一種好的方式。
方式沒有好壞之分,隻是要看受衆對象的秉性不同而調整。
後來發現:如果不提前把一些論點主張提前總結成書面材料,縱然巧言伶俐,也會表達出錯。雖然有些人能脫稿侃侃而談,但并不一定是在闡述提案,而是在完美搪塞,對于實際推動,沒什麼實效。
提前詳細的準備,邏輯鍊條的清理重塑,才能綜合性系統性完整表達。
大白話就是:想清楚,講清楚。
對内(自己):對事物進行合理的思考;對外(對方):向對方傳達準确的方案主旨。
【三】對外輸出
向對方傳達準确的方案主旨,要看受衆對象。
比如聽衆,有風格之分:閱讀型其實不怎麼聽對方講話,而是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區閱讀資料中感興趣的部分,一般不怎麼提問發言,但喜歡單獨閱讀後再回複;傾聽型聽衆則對資料不特别感興趣,資料也隻是走馬觀花的翻一翻就放在一邊,更喜歡聽對方說。
如果是時間不充分,隻能讓對方把資料帶走時候讨論,那就準備了便于閱讀資料,把詳細想說的内容全寫在紙張上;如果時間允許,本身主題就是研讨,就做成更利于傾聽的資料。
2016年和軍隊某單位組隊申請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時,項目承擔單位做的彙報答辯PPT印象深刻。後來與同事一起讨論過,發現他們是将重點和出彩部分,在布局、色彩、加粗方面做了功夫,科技部的評審專家的評價很好!
因此,對外輸出時,需要把我們明确的主張寫出來,并且濃墨重彩加粗體的強調!
而有的受衆是特别重視橫向邏輯,在思路構架中從左到右逐一排列展現。他們采用更為開闊的視野,不會輕易認可闡述的方案,會指出思考和看問題的遺漏點,指出方案不夠全面。
有的受衆是注重内部邏輯,對事物的看法深入且固執,朝着邏輯認知。如果講述的内容不符合他們腦海中的已有邏輯,就會質疑我們講述内容之中的真僞。
然而,講述某個事情時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共鳴點,背景不同,經曆差異。有些邏輯在我們眼中是理所當然、不必多言,可是在其他聽者眼中卻是相當跳躍、難以理解。
這裡,特别強調一個觀點:是否符合邏輯,不是自己判定,而是對方判定。
“掌握你的命脈,評價方永遠是大爺!”銷售至理名言。
要把層次感不同的思維拉到同一個層面,哪怕就是如此不可思議。
所以說,對外輸出的提案,把不同層次額思維拉到一個維度,再需要構築具有全局觀的橫向邏輯和層次順序的縱向邏輯,這樣才不會顯得突兀、跳躍和混亂。
這個橫縱邏輯,可能是我這階段特想獲得的技能加持!
最終,将橫向邏輯和縱向邏輯嵌套疊加,累積形成金字塔形。
橫向邏輯核心的是全面性,采用更為開闊的視野,需要多問幾次 “還有遺漏嗎”?縱向邏輯看中的是邏輯順承性,注重内部邏輯的質疑真僞,多問幾次 “真的是這樣嗎?”
多問問幾次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提案就變得不易被質疑。
問不倒,終将強大!
努力磨練在縱向邏輯和橫向邏輯方面的構建能力,多問幾次“真的是這樣嗎”和“還有遺漏嗎”,最終構建一個有重點且完整的邏輯金字塔。
在講述層面上:第1層結論觀點當頭,橫向闡述第1層的邏輯,将涉及到的幾個維度全部羅列;第2層對上層補充,縱向邏輯分别說明第1層的支撐論據和全部維度;第3層是對每個縱向邏輯從證據鍊的詳細闡述,解釋為什麼是這個觀點。
或許,這就是前面這2個泰鬥級董事長的思維方式。
我們也能掌握,然後需要反複訓練熟練。
最後,相信大家會有更好的方法,歡迎賜教。
敬請關注我的微信公衆号/頭條号:水暖花自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