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酥小雨無聲灑,潤得大地着青裳。”
今天,我們迎來了鼠年的第二個節氣:雨水。
冰雪消融,春風化雨,待雨後柳煙成陣,便春意宜人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意思是說,在春雨的滋潤下,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泥土中鑽了出來,樹木也開始抽出了嫩芽。
《逸周書》中也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此時,農民們紛紛購買良種、農膜、化肥、農機等,為春耕備播做好農資儲備,應對即将到來的春耕生産。
“鄉園村野備農事,千裡麥田追肥忙。”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小麥在雨水的滋潤下開始返青,如果遇到幹旱就要及時灌溉。
不過,雨水時節雖然漸暖,但天氣變化不定,忽冷忽熱,乍暖還寒。
專家提醒說,大家要格外注意保暖,穿衣着裝要謹記“春捂”原則,以防着涼感冒;同時,加強鍛煉身體,飲食上少油膩,注意健脾養胃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總的原則是“少酸多甘”。
豆苗和荠菜,常被認為是這一時令的最佳飲食材。
豆苗,俗稱豌豆藤。中醫認為,豆苗性涼微寒,具清熱作用,春天吃可清熱祛火,還助于使皮膚光滑柔軟。豆苗的吃法很多,大家不妨試試簡單易做的豆苗蘑菇湯——
基本材料就是豆苗、蘑菇、金針菇等。白水(雞湯)煮開後,加入金針菇,煮3分鐘,再放入豆苗,加少許鹽,注意不要蓋蓋子,水再開後關火,點入香油出鍋即可。
荠菜在我國已有幾千年被食用的曆史,《詩經》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荠”的詩句。自古以來,荠菜都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野菜。
範仲淹在《荠賦》中寫道:“陶家翁内,腌成碧綠青黃,措入口中,嚼生宮商角徴。”
陸遊晚年對荠菜更是喜愛,寫詩道:“惟荠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淩雪霜。”
荠菜的家常做法很多,荠菜餃子、荠菜炒年糕都是媽媽們的拿手好菜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