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慧
國家統計局5月27日發布數據顯示,1-4月份,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9819.2億元,下降8.3%,降幅較1-3月份擴大6.2個百分點。尤其是在4月份,制造業利潤總額下降了22.4%。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國家統計局官網上了解到,1-4月份,除了食品和酒等制造業、電氣器械和器材制造業、化學制品制造業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為正以外,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的利潤總額同比均是負增長。
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的提振工業經濟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全力以赴提振工業經濟,為全國穩住經濟作出貢獻。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内人士表示,未來随着複工複産的推進,生産端修複會帶動營收小幅回暖。此外,還須研究出台促進制造業發展的投資政策,組織開展新一輪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等。
制造業發展環境面臨的不确定性上升
1-4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4.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7.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2.9%,通用設備制造業下降24.0%,汽車制造業下降33.4%。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董琦對本報記者表示,4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為-2.9%,制造業和公用事業受疫情沖擊出現下滑。未來随着複工複産的推進,生産端修複會帶動營收小幅回暖,但在經濟内生動能較弱的背景下,營收回升的幅度相對有限。
賽迪顧問首席咨詢專家王高翔對本報記者表示,2022年以來,中國制造業發展環境面臨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4月份以來,全國疫情多點散發,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對制造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當前,在國内疫情多點散發以及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影響下,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着外需下降、内需承壓、物流不通暢等問題。
王高翔分析稱,受歐美主要經濟體通脹持續走高等影響,外部需求有所下降。在疫情影響下,國内消費需求被壓抑,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1.1%。同時,部分産業鍊仍受到4月份上海市疫情沖擊的餘波影響,産業鍊協同效率仍未完全恢複。在供應鍊方面,近一段時間物流不通暢的問題得到初步改善,但在國際航運上卡點較多、國内跨區域物流尚有堵點,2022年4月份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下降2.9%,為2020年3月份以來的首次回落,物流的不通不暢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上下協同、内外聯動、大中小融通”
工業穩則經濟穩。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保鍊穩鍊是提振工業經濟的重中之重。
王高翔表示,推動制造業更高水平複工達産,應“上下協同、内外聯動、大中小企業融通”。首先,要做好産業鍊上下遊協同,加強産業鍊信息協同,有節奏地系統推動産業鍊上下遊主體協同複工複産,提升産業鍊條整體效率。
其次,做好産業鍊的内外聯動,要在推動制造業企業複工複産的同時,提升物流運輸、能源供給、人力資源服務、金融服務等供給能力,加強各類保障與支持要素的供給,提升産業鍊複工複産的穩定性。
再次,強化大中小企業融通,要充分發揮大型企業在産業鍊複工複産中的關鍵作用,引導大型企業共享生産要素、搭建共性平台,支持更多中小企業進入龍頭企業供應鍊,形成協同發展優勢,加快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生态,提升産業鍊韌性。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要把幫扶中小企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從政策層面幫助制造業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王高翔表示,推動制造業穩定發展,要在已出台的減稅降費、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措施落實的基礎上,積極出台一批制造業主體幫扶纾困、穩崗拓崗政策;研究出台促進制造業投資政策;組織開展新一輪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加強跨地區跨部門協調力度,切實保障重點産業鍊穩定運行。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随着全國疫情形勢總體趨于穩定,企業複工複産有序推進,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的各項政策效應不斷釋放,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将逐步恢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