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又叫現代标準漢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小朱發現很多人都認為普通話就是北京1地方方言,北京話就是普通話,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小朱也是這麼認為,今天小朱就帶大家一起探索一下普通話的來龍去脈。
制定普通話标準其實不是現代才有的,早在商周時期,那時候的先民就有了普通話的概念,隻不過那時不叫普通話,而是叫做雅言。商朝持中原雅音,雅音入市是當時不發達地區共同的心願。
到了周朝,周平王遷都洛邑,洛邑的語言就成了整個東周的雅言基礎,《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以後的秦、漢、晉、隋、唐宋的官方語言都是中原雅言,或者是以中原雅言為基礎,變化而來。
南宋滅亡後,元代朝廷要求學校教學要以漢語為區域内共通語标準,語音标準仍是以唐宋以來的汴洛音。周德清編著的《中原音韻》也成為了現代普通話的原始基礎
明朝的金陵雅言以中原雅言為基礎,形成漢語共同語系統,成為正音,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中葉。1909年,清政府通過了以京音為标準的國語,并且大力推廣,取代了之前的正音。
現代的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北京語音為标準音,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普通話标準音的主要采集地。
普通話在消除方言隔閡,在方便社會交際方面立下了卓越的貢獻,這也是推廣普通話的初衷,但推廣普通話絕對、絕對、絕對不是為了消除方言。普通話類似于一種工具,工具的作用是方便人們使用,而方言是一種文化的傳承。為了講普通話而抛棄了方言就好像愛上了工具,而忘記了當初使用這個工具的目的。
很多人絕對自己的方言土而拒絕說自己的方言,這未免有點舍本逐末,隻要不影響交流,怎麼說都沒問題。而且方言就真的土嗎?
就拿我們河南方言為例,我們講脫衣服是“tun”衣服,很土,但事實上“tun”是“褪”字的古代發音。在河南,餓了叫做“饑”,饑腸辘辘的“饑”,吃過飯叫“吃罷飯”,罷戰息兵的“罷”。河南的船槳叫“zhao”闆,桂棹兮蘭槳的棹......
我說方言我驕傲!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謝謝大家的點贊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