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胡人
鮮卑屬于中國先秦史籍中的東胡的一支,因此我們先從東胡說起。
“胡”指的是匈奴,聚集在今日以内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為中心的廣大草原上,“東胡”族群,顧名思義,在匈奴以東的另一支遊牧民族。
“東胡”一詞出現在戰國末期。而根據其聚居地以及史書記載的一些史實,也可大概追溯其淵源。
簡而言之,夏商時期的土方、西周時期的屠何、春秋時期的山戎應該都是東胡的前身。
在先秦時期,匈奴勢力不強,東有東胡,西有月氏,都遠勝匈奴。
秦時東胡
直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匈奴冒頓單于殺父而自立才改變了這種形勢。
冒頓單于繼位之初,東胡對他很是輕視。先向冒頓讨要千裡馬,再向冒頓讨要阏氏,冒頓都一一依從了。此後,東胡認為冒頓不值一提,便不加防備了。
前206年,冒頓趁機突襲東胡,東胡王被殺,東胡部落聯盟崩潰,殘部分為兩批向東逃亡,一部逃往烏桓山,稱“烏桓”,另一部逃往鮮卑山,稱“鮮卑”。兩者都以山名作族名,也有可能是先命族名,再命山名。如“烏桓”有聰明之義,“鮮卑”有瑞獸皮帶之名。
漢初匈奴和鮮卑、烏桓
下面先來談一談烏桓。
烏桓族大約活動于今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裡河西南地區。
烏桓山為今日何山?
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西北140裡有一座烏遼山,應該就是昔日烏桓人遷駐之地烏桓山。
自匈奴擊破東胡後,烏桓聽命于匈奴。
公元前119年,漢将霍去病大破匈奴,徙烏桓于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塞外,在幽州置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
公元49年,漢光武帝劉秀又把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到塞内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并在上谷甯城置烏桓校尉對烏桓各部加以管轄。
公元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兩軍相遇于柳城境内的白狼山。張遼率軍突擊,大破烏桓,胡、漢降者達二十餘萬口,烏桓單于蹋頓也在此戰中被張遼臨陣斬殺。
烏桓自此散落,分别被漢、鮮卑、鐵勒等族同化。
曹操征烏桓
談完烏桓再來談鮮卑。
就地理位置而言,在西漢初期的鮮卑逃得更遠,已至大興安嶺一帶,因為有烏桓相隔,所以一直沒有同中原王朝産生聯系。
漢武帝時期,漢擊敗匈奴,把烏桓遷到五郡塞外,鮮卑趁機南下,填補到了到烏桓故地西拉木倫河流域。
起初,鮮卑和烏桓一樣,都遭受匈奴役使。
公元前56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鮮卑逐漸擺脫匈奴的控制。85年,鮮卑聯合烏桓、丁零、南匈奴和西域各國大敗北匈奴。87年,鮮卑攻擊北匈奴,斬殺匈奴的優留單于。91年,東漢政府聯合南匈奴擊敗北匈奴,北匈奴被迫遷往中亞。此後,鮮卑趁機占據匈奴故地。
南匈奴
在曆史上,真正将鮮卑族統一的隻有一個人,他叫做檀石槐,因此他是鮮卑史上獨一無二的一位英雄。
關于這位英雄的出生有一個的故事。
檀石槐的父親名叫投鹿侯,是鮮卑的一個部落首領。他曾經在匈奴從軍三年,回到家後發現妻子在家中剛生了一個孩子。投鹿侯覺得不對勁,想殺掉這個孩子。妻子說,某一天她走在路上,聽到雷響,就擡頭看天,剛好有塊冰雹掉進嘴裡,被她吞了下去,接着就懷了孕,生下了這個孩子。因此這個孩子一定有過人的地方,要好好撫養他長大。投鹿侯聽了妻子的話,還是覺得心裡有根刺,最終把這個孩子丢掉了。妻子舍不得自己的骨肉,就偷偷地告訴了娘家人,要他們收養了這個孩子,取名為檀石槐。
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長大,因為勇敢健壯,富有謀略,被選為部落首領。東漢末年,在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奪東漢,向北抗拒丁零,向東擊退扶餘,向西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故土,一度攻至倭國,東西達一萬四千餘裡,南北達七千餘裡,把國土分為三部,各置大人統領。其中中部大人慕容,即慕容燕國的祖先;東部大人槐頭,就是宇文部的祖先;西部大人推演,就是日後拓跋部的祖先。
然而,在181年檀石槐死後,鮮卑各部又相繼獨立發展了,在三國時期,鮮卑和中原王朝時和時戰。
三國和西晉時期的鮮卑
公元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别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前趙),西晉王朝走向滅亡,十六國時期開始。
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鮮卑各部落紛紛建國。
如鮮卑慕容部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北燕、南燕;鮮卑乞伏部的乞伏國仁建立了西秦;鮮卑拓跋部的秃發烏孤建立了南涼;鮮卑拓跋部的拓跋猗盧建立了代國。
代國是北魏王朝的前身。376年,代國被前秦苻堅滅亡。383年,淝水之戰爆發,前秦被東晉打敗,随之前秦王朝瓦解。386年,拓跋珪趁機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後改稱魏王。北魏于439年統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漢化。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550年,東魏被漢族高洋建立的北齊取代。557年,西魏被鮮卑宇文部建立的北周取代。581年,北周被漢族楊堅建立的隋朝取代。
此外,在青海、甘肅一帶建立的吐谷渾政權也是從鮮卑慕容部分化出來的。
北宋時期建國的西夏王朝的建立者李元昊也是鮮卑拓跋部支裔。
前燕、後燕、西燕、北燕、南燕、西秦、南涼、代國、北魏、東魏、西魏、吐谷渾、西夏,鮮卑史上一共建國13個。
南下的鮮卑人建國後,從遊牧轉向城鎮生活和定居農業,大部分融入了漢族,小部分融入藏族。留在關外的鮮卑拓跋部有一支後來定名錫伯族 。慕容部的一支建國吐谷渾,一部分成為土族的主體。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鮮卑列國
最後,來談一談鮮卑族發源地大鮮卑山。
《魏書·序紀》說“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号”,這表明鮮卑族發源于大鮮卑山。但是,大鮮卑山位于何處,有内蒙古通遼市所屬科爾沁右翼中旗、尼布楚城正西、貝加爾湖南濱等多種說法,這是史學界長期未決的一樁公案。
《魏書·禮志》說:“魏先之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于烏洛侯國西北,自後南遷,其地隔遠。”
《魏書·烏洛侯傳》又有記載:“世祖(拓跋焘)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指北魏)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靈,民多祈請,世祖遣中書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還。”
鑿石為祖宗之廟,此廟即鮮卑祖先石室。公元443年,太武帝拓跋焘統一了北部中國以後,為了紀念祖先,派李敞前往鮮卑族發祥地鮮卑石室——大魏的祖先開鑿的祖宗廟堂去祭祀、祭拜宗祖并刻下很有史料價值的祝文。
如能找到此石室,鮮卑山在何處的謎題便迎刃而解了。
1980年7月30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阿裡河鎮西10公裡處的嘎仙山發現了一個天然石洞。此洞當地人稱之為嘎仙洞。
嘎仙洞
嘎仙洞的洞口在高出平地約25米的峭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長92米,寬28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最高處達20多米。這和《魏書》所記“石室南北90步,東西40步,高70尺”面積基本相同。
可是,石室中是否有李敞的祝文呢?
當考古工作者拂去嘎仙洞石壁上1500多年曆史和塵埃後,201字隸書《祝文》難以置信地出現了,與史籍記載的祝文基本相符。這一發現正好和《魏書》相印證。
2015年7月4日,在嘎仙洞的考古又有了新的發現,即在洞口東側背北處的經人工打鑿的扇形平面石壁上拓出(故、多、開疆、焘、谒、官、皇天、貌、增、四、汗曰)14個北魏時期文字。
由此可見,嘎仙洞正是古代拓跋鮮卑祖先的居住地——鮮卑石室。而嘎仙洞所在的嘎仙山位于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因此,鮮卑族發源之地大鮮卑山其實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
嘎仙洞祝文
嘎仙洞的後三分之一是人工開鑿的,根據人工遺迹的情況分析得出,當時設計的是規模宏大的石窟寺,但工程沒有完工。
這很可能和北魏太武帝的滅佛運動有關。
公元446年,鮮卑人到嘎仙洞祭祖的第三年,崇信佛法的太武帝轉奉道教,開始滅佛運動。他曾發布了嚴厲的滅佛诏:佛圖形象及佛經一律擊破焚燒,和尚無論長幼一律活埋。
這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太武帝滅佛”。
嘎仙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