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遠交近攻的曆史典故簡短

遠交近攻的曆史典故簡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4 00:53:25

遠交近攻的曆史典故簡短(關于遠交近攻的故事)1

遠交近攻是一個成語,拼音是yuǎn jiāo jìn gōng,意思是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戰國時秦國采取的一種外交策略。後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遠交近攻的曆史典故簡短(關于遠交近攻的故事)2

解釋

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時戰國時秦國采取的一種外交策略。後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典故

《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1]

莫若以納遼之币歸之于金,坐複燕雲故土,正合遠交近攻之計。 ★清·陳忱《水浒後傳》第七回�

計謀典故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範睢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範睢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 戰國末期,七雄争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并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範睢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占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于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遠交近攻的曆史典故簡短(關于遠交近攻的故事)3

作品出處

《遠交近攻》選自《三十六計》[1]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争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産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于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确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于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于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産,為便于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每天一則小故事,了解精彩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