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屬旋花科番薯屬草本植物,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故又稱黑薯、紫心甘薯或紫肉甘薯。紫薯是甘薯的一個特殊品種類型,兼有糧食物、經濟作物和藥用作物的特點,除了具有普通甘薯的成分和功能外,還具有多種生理作用,是食品、醫藥、化工、輕工、紡織等工業的重要原料。
紫薯含Se、Zn、Fe、P等10多種礦物元素,含有18種氨基酸,富含維生素C、B、A等8種維生素,特别是含有大量藥用價值的花青素。
品種特征
1.品質超群,肉質細膩,是極佳的鮮食保健甘薯品種。也可用于提取天然花青素;外形美觀,皮色紫黑,肉色紫。薯形長紡錘,薯皮光滑鮮豔,商品性好,商品率高達90%以上,烘幹率33%左右。
2.蔓短分枝多,地上部生長勢強,紫薯葉色綠,莖紫,葉柄基部約1cm為紫色,分枝5-6個,長度僅1.2-1.5m左右,便于大田生産管理。
3.鮮薯産量高,結薯整齊集中薯一般每667 ㎡産量2500kg左右,若管理得當,夏薯每667 ㎡也可達2000kg左右。
4.早熟。可雙季種植,薯塊膨大早,若早春蓋膜栽培,7月底至8月初即可上市。
5.适應能力強,抗病性好。高抗甘薯根腐病,較抗莖線蟲病,耐瘠耐旱,适宜種植地域廣。
栽培技術
品種選擇
選擇高産、優質、抗病、适應性廣 的品種,如濟薯18号、徐紫1号、甯紫4号等品種,這些品種 不僅可以鮮食,而且适合栽培的區域較廣。一 般選擇大小 為150~250 g的 薯塊比較合适,種薯應皮色鮮亮光滑,薯塊較整齊均勻,無病斑,無傷痕且沒有受過凍害。
育苗
1.育苗:早育,育足壯苗,可形成既早又粗壯的不定根,是使幼苗成活快、結薯早而多、産量高的 基礎,育苗時可以用25%多菌 靈500倍液浸種5 min左右。
2.苗床準備:選擇避風向陽、肥沃地塊作苗床地,1hm²大田留足22.5 ㎡苗床。要選擇管理方便的砂質土或砂壤土作苗床,苗床寬1.2 m、深20~30 cm,長依地身而定。施腐熟人糞尿7.50~11.25 t/hm²,經土壤吸透吸 後進行排薯。
3.排種薯:溫度達到15°C左右時,将紫薯種子排放在苗床上,一般用種薯18 kg/m2左右,行間距控制在5 cm左右,背朝上,頭部略高,尾部着泥,頭尾方向一緻,再用腐熟欄肥7.50~11.25 t/hm²均勻蓋在種薯上面,上覆1.5~2.0 cm細土,再用噴霧器将土噴濕,然後覆蓋地膜,四周用細土壓實。
4.苗床管理1)溫度管理:出苗前,通過蓋簾保持床溫25~35°C,出苗後,及時揭膜,改小拱棚及時煉苗,控制溫度在20~25°C,防止低溫凍苗和高溫灼苗。
2)水分管理:出苗前一般 澆水,缺水嚴重時用噴霧器對苗床噴清水,出苗後,當苗床發白時注意及時澆 水,為促進薯苗生長,可對床土噴灑清水和稀人糞尿。
3)施肥:一般分2次進行,第1次紅芽期噴施稀薄人糞尿;第2次是當苗高長至10~13 cm時,噴施尿素或人糞尿,注意每次施肥後用清水潑澆以防燒苗。
4)培土:一 般分2~3次進行,第1次于苗高10 cm左 右,7 d後 進 行第2次培土,培土以肥沃疏松細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為好,培土厚度3~5 cm。培土可與施液态肥料結合進行,做到先培土後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結合,以利于早發、多發新根。當苗齡35~40 d,苗高20~23 cm揭膜,2~3 d後可剪苗扡插。
整地
1.土壤處理:紫甘薯對土壤适應性廣,要達到高産一般選擇土地疏松肥沃、有機質較高的砂壤土為宜。因紫 甘薯塊根伸長性強,塊根膨大需要深厚疏松的土地,要獲得高産,需在春季解凍後深耕耙耱保墒,移栽前揀淨根 茬,打碎坷垃,結合施肥進行防蟲(土壤處理)、起壟。用47%樂斯本3.75~7.50kg/hm2配成1000倍液噴灑地面後深翻,以防治地下害蟲。
2.深耕做壟甘薯有平栽和壟栽2種方式,而 以壟栽為佳。壟栽的好處是增厚土層,擴大根系活動範圍,疏松 土壤,擴大表土與空 氣、陽光接觸面積,利于氣體交換和提高土溫,增大晝夜溫差,也便于排灌。做壟宜在晴天土壤幹濕适度時進行,深溝大壟為好,達 到深耕、土細、壟直,以便排水和灌溉,壟面要平整,以利于刨窩栽苗,壟的大小應根據田類、土質、種植季節、種植方式、生長期及品種等因地制宜确定。保水力強的黏土,壟宜 高宜窄;保水力差的砂土,壟宜寬稍矮。做壟的方式有單壟單行(壟距60~70 cm含溝,株距20~25 cm)、單壟雙行(壟 距120 cm含溝,株 距25~30 cm)等。
适時剪裁
紫薯一 般1年種植1茬,溫度 在15°C以上的情況下,扡插越早越好。苗長至9~10葉時,可 以剪苗,剪苗後 第2天 除草、追肥1次。一 般春薯4月下旬至5月扡插為好,夏薯則必須在6月上旬前完成,最遲也可以在7月 底 以 前插種,但影響紫薯的産量。薯苗宜橫斜插,深度以栽入3個節為宜,節間結薯多。秧苗根部要用新高脂膜800倍液處理,可以有效防止苗體水分蒸騰,隔絕病蟲害,保護根尖、根鞘,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和光合作 用,縮短 緩苗期,快速适應新環境。也可采用直插法,即将秧苗垂直于地面深插,地表外露苗頭2~3 cm,該方法薯塊較大,成品率高,但單株結薯數較少。栽植後,用乙草胺除草劑2 250 mL/hm2對水1125 kg/hm2均勻噴霧用 以除草。
前期管理
紫薯從栽秧到封壟前為生長前期。重點是查苗補苗,防止缺株斷壟,及時用大苗、大蔓補栽,保證密度。為 促進生長,在緩苗期噴施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可在5月下旬 至6月上中旬進細水漫灌,水量不宜過大以防造成土壤闆結。為防治地老虎,可噴阿維菌素類農藥防治。在肥水條件較好、長勢旺的地塊将薯苗摘頂,以進莖基部分枝,以利于多結薯、結大薯。該品種需肥量大,在扡插後30d左右,對于地力較瘠薄的地塊,結合破壟白,追施複合肥75~105 kg/hm2。
中後期管理
根據需要追肥。如果紫薯生長中後期發生幹旱,會影響根系對養分的吸收,薯塊膨大受到抑制,一般待壟面 開裂時施裂縫肥,以氮肥和鉀肥為主,用量 為尿素60 kg/hm2、硫酸鉀90 kg/hm2對水1.5 t/hm2;如果藤蔓生長 緩慢,能看10%以上地面,藤蔓短,葉片小,在收獲前40~60 d可用複合肥稀釋液澆根部,肥料用量折合磷酸二 铵45~75 kg/hm2、硫酸鉀30 kg/hm2,注意稀釋倍數要高,防止燒根;生長 期 為彌補養分的不足,從8月下旬開始可采用根外追肥,肥料種類 有0.2%磷酸二氫鉀溶液、2%~3%硫酸鉀溶液、20%草木灰溶液,每隔10 d噴施1次,一般可增産10%~1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