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沒有見過黑匣子,而這次的MU5735航班事件或許讓人們對這個東西的存在更加好奇。黑匣子的專業名詞其實叫做飛行記錄儀,和我們小車的行車記錄儀性質是一樣的,當然它擁有着比行車記錄以更加強大的能力。
為何叫黑匣子,不叫橙匣子?
許多人對黑匣子這個名字感到非常奇怪,見過網上圖片的人都知道它實際上是橙色的,那為什麼不叫它橙匣子?
有人猜測,早期的黑匣子被用于郵件傳輸和軍事飛行,以存儲秘密通信,而黑色象征着神秘,因此叫做黑匣子。另一個說它是黑色的,是因為它靜靜地躺在那裡,象征着安靜。當然,這些猜測都是錯誤的。
其實黑匣子是20世紀50年代初在澳大利亞開發的,簡單地說,它最早的顔色被就是黑色。作為一種标準做法,工程師們隻是簡單地将所有電子元件外殼塗成黑色。
然而,“黑匣子”這個名字被保留了下來,也許這是它的神秘之處,這也是它保留這個名字的原因。這是一種不容易改變的東西,因為當你提到黑盒時,世界上大多數人都知道你在說什麼。最初的版本是用物理磁帶設計的錄音機,駕駛艙周圍随機放置麥克風。它被包裹在一個防火的盒子裡,油漆本身被用于各個行業,以保護裸露的金屬和防鏽。這正是他們開發時繪制的顔色。
而現代飛機有兩個記錄器——一個用于監控通信,另一個用于監控飛行儀表。後來人們發現飛機一旦發生事故,那麼黑匣子的顔色就容易隐藏在殘渣之中,很難發現,因此所有語音和數據記錄器都塗上了亮橙色,這有助于搜索和恢複團隊在搜索事故現場時識别記錄器,如果飛機真的墜毀了,在殘骸中更容易找到。但是由于最初的黑匣子名字傳承了下來,所以就一直叫做黑匣子。
現在的黑匣子實際上在航空航天行業被稱為飛行數據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駕駛艙語音記錄器記錄四個聲道的音頻,持續時間為兩小時,而飛行數據記錄器可以記錄25個小時的數據,并可以記錄數千個參數。
為什麼黑匣子要放在飛機尾部?
這兩個“黑匣子”駛艙語音記錄器(CVR)和飛行數據記錄器(FDR)是飛機上唯一設計用于在墜機中幸存下來的部件,人們對飛機的構造和布局進行了大量思考。由于追尾碰撞是飛機上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因此追尾碰撞通常位于尾錐區域,距離油箱最遠,是飛機最後一個撞擊地面的部分。即使在俯沖過程中(非常罕見),與鼻子部分相比,尾巴也隻會受到幾毫秒的沖擊。它們還設計用于防火,并包含一個水下信标,如果被淹沒,它将在37.5千瓦時的條件下工作約一個月。裡面的信标在墜機時會自動激活。它會發出一種人類耳朵無法探測到的超聲波,但很容易被聲納設備捕捉到。信标持續發出脈沖信号長達30天,即使是6000米深的海底也能被設備接收到。
黑匣子真的很難損壞嗎?
當一架飛機墜毀時,調查人員會找到“黑匣子”來确定原因。為了承受撞擊、火災和水的沖擊,這個盒子必須是堅不可摧的。那麼,是什麼制造的黑匣子讓它在最嚴重的空難中幸存下來呢?換句話說,黑匣子作為飛機的記錄儀,他表面的保護必須是非常強大的。黑匣子本身由不鏽鋼或钛制成,裡面由電路闆組成,電路闆上有記錄和存儲數據或音頻所需的所有電子元件。這些電路闆也被稱為記憶闆。該闆被放置在一個鋁外殼。與含鐵的合金不同,鋁是防鏽的。當暴露在水中時,鋁外殼上形成一層氧化物,保護内部組件免受腐蝕。
黑匣子能夠承受高撞擊速度或3400 G的撞擊,并在高達1100攝氏度的溫度下至少持續30分鐘。裡面的記錄器被包裹在一層薄薄的鋁和一層高溫絕緣材料中,黑匣子的标準還包括承受靜态擠壓、滲透、高溫和低溫、深海壓力以及在海水或流體中浸泡的要求。這樣看起來看起來黑匣子的保護确實很強大。
但實際上“黑匣子”并不是堅不可摧的,9/11事件中撞上世貿大廈的兩架飛機(美國11号航班、聯合175号航班)的記錄器從未找到。撞上五角大樓的飛機(美國77航班)的兩個記錄器都被找到了,但駕駛艙語音記錄器損壞嚴重,無法檢索任何數據。在賓夕法尼亞州墜毀的第四架聯合航班93飛機的兩台記錄器都被找到,并産生了數據。
簡而言之,黑匣子隻有一小部分會在事故中幸存下來,而那部分是由多層金屬、絕緣層和襯墊構成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