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學而第一第15則

論語學而第一第15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6 01:13:11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在家要孝順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長,做事要謹慎,說話要守信,與衆人相處要友善,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後還有餘力的,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論語學而第一第15則(理解論語第一篇第6節-弟子入則孝)1

逐句解釋: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弟子:指年幼之人或學生,古時說某世家子弟即某家族的年輕人。

年輕人在家孝順父母,說明守規矩,外出尊敬比自己年長的人,說明懂禮貌。這是儒家強調的修身要義。

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

謹:謹慎、嚴謹,形容說話辦事認真,不随随便便。

泛:廣泛。

謹慎地辦事、言而有信,對他人和善友好,親近有仁德之人。這就是君子的行為,也是老一輩常說的“在外要學好”。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行:做、辦、從事。

文:指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如果做到以上那些還有餘力的,就可以去學習文化,研究文獻了。孔子強調人應該先修身,然後再去學知識。

心得總結:

上篇是對領導者治理國家的建議,本篇是對個人修身養性的建議。這兩個建議有相同的部分,包括尊敬、嚴謹、守信、愛人。

治理國家需要敬畏天地,修身養性就需要敬愛父母、尊敬兄長;治理國家要嚴肅認真,修身養性也要認真謹慎;治理國家需要言而有信,修身養性也需要信守承諾;治理國家需要“節用而愛人”,修身養性則需要“泛愛衆,而親仁”。可見為君與為人也有很多相通之處,這就是儒家的君子之道。

孝、悌、信、愛是儒家對人的基本要求,要想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必須滿足這幾個條件。在具備這幾點之後,就能親近有仁德之人了。在此基礎之上,還有精力的話,也就是這幾點做得不錯了,才能談學習文化知識。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的教育理念,育人在先而施教在後,教做人重于教知識。這點對于進入社會,有了人生閱曆的人來講會深表贊同。當你回過頭來看,會發覺人最重要的還是為人,其次是能力和學識。也就是“德”和“才”相比較,“德”應在先,“才”在後。

孔子對于年輕人的行為規範要求高不高呢?其實這幾條都是很基本的要求,做起來并不難。可惜的是,當今時代物欲橫流,人們被物質文化所腐蝕,人們對于能搞到錢的能力看得比較重,而對于個人素質和道德修養方面則看得沒那麼重。這或許是商業發展、科技進步的代價。但對于社會真正的進步和發展來講,物質文明發展的同時,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同步發展,甚至精神文明要優于物質文明發展。

附圖:

論語學而第一第15則(理解論語第一篇第6節-弟子入則孝)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