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世說新語德行篇講述

世說新語德行篇講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4 16:02:19

德行指美好的道德品行。《世說新語》第一篇“德行”,所講的是魏晉時期社會士族階層認為值得學習的、可以作為準則和規範的言語行動。 《世說新語》又名《世語》,南朝劉義慶等編著。内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轶事和玄言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

知行君特意選錄“德行第一”中的十個小故事,為您詳細解讀。

世說新語德行篇講述(世說新語德行篇10個故事)1

第一則【原文】周子居常雲:“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複生矣!”

【譯文】周子居常說:”我隻要一段時間沒有見到黃叔度,鄙陋吝啬的想法就又滋長起來了!解讀: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憑借财富為人所知,有些人通過權勢影響别人,這些都是外在的東西。而有些人僅以内在的修養與學識,就赢得了人們的青睐。黃叔度就是後一種人。

第三則【原文】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甯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譯文】荀巨伯遠道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外族敵寇攻打郡城,朋友對荀巨伯說:“我現在快要死了,你還是走吧!”荀巨伯道:“我不遠千裡來看望你,你卻叫我離開。損害道義來求得生存,難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嗎?”敵寇到了以後,對荀巨伯說:“大軍一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何方壯士,竟敢獨自留下?”荀巨伯回答道:“朋友有病,我不忍棄他而去,甯願用我的生命來換他的。”敵寇聽了互相議論說:“我們這些不講道義的人,卻入侵了有道義的國家。”于是撤軍回去,全城也因此得到保全。解讀

危難時刻逃命自保,這是人的本能。朋友既已病重,自己留下來也于事無補,那抛棄朋友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就說,如果荀巨伯逃走,根本無可非議。但他不顧自己性命而留了下來,這足以說明他是個十分重情重義的人。在過于理智的人看來,荀巨伯的做法可能是愚蠢的。然而,對于以情意為重的人來說,荀巨伯這麼做卻是英雄之舉。因為,人難得的不是在順境中為朋友做點什麼,而是在逆境中與友人共患難。這不關乎理智,而是關乎一個人的精神意志和他對道義的堅守。荀巨伯把情義看得比理智、自己的性命還重,他的人格魅力由此充分展現了出來。

第四則【原文】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

【譯文】晉文王司馬昭稱贊阮嗣宗(阮籍)言談最謹慎,每次和他談話,他的言辭都很奧妙深遠,從來不褒貶别人。解讀

阮嗣宗生活的年代,正值魏國末期。那時候,晉文王擅自專權,獨攬朝政。那些對晉文王不滿的人,言語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殺身之禍。因此,在生性多疑、心胸狹隘的晉文王面前,阮嗣宗不是不會評論他人的長短,而是竭力避免是非曲直,以求自保。

雖說是出于保全自己的目的,但阮嗣宗這一做法卻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無論處在什麼年代,與人交往時都應該謹慎說話少論他人長短。說話直接反映出了一個人的内在品質,在交際中學會說話,不說他人壞話着實很重要。

世說新語德行篇講述(世說新語德行篇10個故事)2

第五則【原文】梁王、趙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裴令公歲請二國租錢數百萬,以恤中表之貧者。或譏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損有徐,補不足,天之道也。”

【譯文】梁王司馬肜和趙王司馬倫都是皇帝的近親,貴極一時。中書令裴楷請求這兩個封國每年撥出幾百萬租稅錢,來周濟皇親國戚中那些貧窮的人。有人責備他說:“為什麼向人乞讨錢财來施行恩惠?”裴楷說道:“破費有餘的來補助欠缺的,這是天理。”解讀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一切事物,唯有建立在平衡的基礎上才能有發展的可能。一旦有一端走向極端,就會導緻内在的沖突和矛盾爆發。裴楷的回應其實指出了一個玄妙的自然法則。然而,裴楷敢于做出這種看起來像是乞讨的行為,除了因為他深知這一自然法則,更是因為他具有正義的品性。他個人并不愛财,生活中他也不追逐豪奢的消費,而是過着儉樸的生活。但當他跟權貴打交道時,總會時不時向對方索要衣服、車馬之類的财物,過後施舍給窮人。他這麼做沒有個人目的,而僅是出于他的正義和理想。

第六則【原文】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難,常有一人左右己。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譯文】顧榮在洛陽的時候,一次應邀赴宴,發現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态,便讓出自己的那一份送給他,同座的人都笑話顧榮。顧榮說:“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後來遭逢戰亂,過江避難,每遇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問他是什麼原因,原來就是得到烤肉的那個人。解讀

給予他人恩惠,不在于恩惠的大小,而在于是否雪中送炭,是否尊重他人。也許,一個簡單的想法,一個自然的舉動,會給他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而最後,因為這小小的幫助,自己也受惠于他人更大的回饋。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顧榮用一份烤肉,換取自己的性命。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認為,隻有結交權貴才會對自己有好處。其實,心懷善意,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也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對于他人來說,可能意味着莫大的扶持與安慰。反過來,被你幫助過的人,即便是身份卑微的小人物,有朝一日可能也會幫上你的大忙。

世說新語德行篇講述(世說新語德行篇10個故事)3

第七則【原文】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譯文】太傅謝安非常敬重褚季野,曾經稱頌說:“褚季野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中的喜怒哀樂就如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冷暖陰晴全都明白。”解讀

謝安稱贊褚季野的話,是說褚季野話少而内心通透,能夠看清世事。與謝安對褚季野的評價類似,桓彜也說:“褚季野皮裡陽秋”。意思是說褚季野口頭上雖然不評論别人的是非對錯,但是他肚子裡卻裝有一部《春秋》,自有是非褒貶的标準。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見解,而很多人也往往不願意錯過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然而很多時候,說出自己的意見并無多少實際意義,不過是圖口舌之快。适當的沉默,是聰明之舉。這樣做,一來可以避免禍從口出,得罪他人。二來可以在别人對自己議論時留一份平心思考。由此可知道哪些話是聽都不要聽的,哪些話需要象征性地應對,哪些話是真正有利于自身的。在理智的思考過後,仍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認為正确的事情。總之,不急于表現自己,不與他人争一時高下,是一種低調的聰明。每個人都應該學習褚季野,保留自己的立場和原則,不随波逐流,更不人雲亦雲。

第八則【原文】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

【譯文】謝安的夫人教導兒子時,問太傅謝安道:“怎麼從來沒見過您教導兒子呢?”謝安回答說:“我時時都在用自身的言行教導兒子。”解讀

謝安的夫人擅長言教,動動嘴皮子,講―些大道理,以為就是教育了孩子。其實,言教的效果是極為有限的,這是因為實施言教的人,往往理論有餘而實踐不足,這樣在孩子身上所起到的效果肯定不會太深刻。

身教卻不同,實施身教的人,雖然理論較少,但是他将教育的想法和内容,全都落實在一言一行上,并讓孩子看到了切實的教育效果,不用多說,孩子自會心領神會。趕着人走路,不如領着人前進,這就是謝安所倡導的教育方式。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将自己的子女早早地送進學校,在這些父母看來,盡早地進入學校學習知識,才能避免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怎樣做人與學習知識同等重要,且前者往往在學校課堂上是學不到的,這就需要發揮家長父母的作用。

世說新語德行篇講述(世說新語德行篇10個故事)4

第九則【原文】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譯文】王恭從會稽回來後,同宗的王忱(王大)去看望他。看見他坐着一張六尺長的竹席子,便對王恭說:“你從東邊回來,自然會有這種東西,可以拿一張給我。”王恭沒有說什麼。王忱走後,王恭就派人拿起所坐的那張竹席送給王忱。他自己既沒有多餘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後來王忱聽說這件事,很吃驚,對王恭說:“我原來以為你有多餘的,所以問你要呢。”王恭回答說:“您老人家不了解我,我為人處世,沒有多餘的東西。”解讀

莊子在《逍遙遊》裡說:“鹪鹩巢林,不過一枝,鼹鼠過河,不過飽腹。”鹪鹩停在整片森林,要築巢也不過占用一棵樹而已,整片森林對它沒有用;鼹鼠從一條河裡經過,能帶走的水也不過一肚子而已,整條河流對它也沒有用。所以,鹪鹩也好,鼹鼠也罷,隻需要取自己需要的部分,不可有霸占之心。王恭說他做人沒有多餘的東西,也是這個道理。

人活在世界上,為了滿足自身的發展,适當地索取是必要的,但要知足。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因為欲念太深,隻顧索要,不知滿足,想得到的東西太多而能力無法兼顧,所以糾結、憤怒、不幸福。這時候,就要多向王恭學習了。

第十則【原文】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恒裝一囊,每煮食,辄貯錄焦飯,歸以遺母。後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遺已聚斂得數鬥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戰于滬渎,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饑死,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

【譯文】吳郡人陳遺,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裡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回家後,(陳遺)就(把它)送給母親。後來遇上孫恩賊侵入吳郡,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讨。(這時)陳遺已經積攢到幾袋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着随軍出征。雙方在滬渎開戰,結果(袁山松)被打敗了。軍隊潰散,逃到山林沼澤中,(沒有糧食吃)大多數人都餓死了,隻有陳遺依靠鍋巴活了下來。當時的人認為這是對他純厚孝心的報答。解讀

陳遺得救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因為他養成了良好的孝行習慣,而有句話說“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所以說,陳遺得救,是有前後關聯的因果關系的。

很多人也有孝心,也行孝,但并非每個人都能像陳遺一樣在關鍵時刻成為因孝得福的幸運兒。陳遺的幸運是有緣由的。他行孝不在于一天或一時興起,而是持之以恒,善始善終。正因為這樣,他才會在出戰前還想到母親,由此帶上了幹糧,救了自己―命。

本文由【大道知行】(dadapzhixing)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