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一隻帆布大包,一隻塗料塑料桶,一個歸鄉心切的打工人。
距離春節的日子越來越近,奔波一年,你回家了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後台出現了一張照片。
讀者咩咩咩給圖配文:地鐵裡拍到的,可能是回鄉人的标配。
照片的主角是一位樸實的大叔,戴着口罩坐在位子上。
身前一個軍綠色的帆布大包,旁邊一隻塗料塑料桶。
桶裡放着他的水杯和其他小東西。
一隻帶提手的塑料桶,既能裝東西又能當凳子坐,成了不少人春運路上的神器。
2022年春運開始快一周了,回家的人帶着不同的行李,也帶着不同的收獲。
他們拎着的桶裡都裝着啥,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1月21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來到杭州火車東站,記錄下這些桶和它們的主人。
1】拎着紅桶來杭和兒子過年
“紅色喜慶,桶裡裝着吃的”
上午11點左右,在西進站口外,有不少旅客在休息區休息,陸陸續續有人進站。
兩位阿姨穿着十分洋氣從進站口出來,其中一位帶着一隻紅豔豔的塑料桶。
兩人從溫州來杭州,剛出站還不知道到哪裡坐出租車。
說起帶着的塑料桶,兩位阿姨說:“紅色比較喜慶,帶東西也比較方便,今天來主要是裝着一些吃的,面包呀一類的,今天到杭州來,是為了跟兒子團聚的,一起過個團圓年。”
2】一天砌1500塊磚
工地裡不要的桶他拎回家用
在西進站口外,65歲的王大叔正和工友在等車。
大叔老家河南信陽,今天準備回老家,先和工友到安徽六安,再坐大巴到信陽,等到家要明天一早了。
王大叔還是小王的時候就出來打工,那一年他27歲,到現在已經在外奔波了近40年,“半輩子都在外邊跑,主要是做瓦工,去過北京、上海、武漢、鄭州、晉城很多地方,去年上半年在常州,在杭州才20多天。”
每年正月十五或者正月二十,是王大叔準備動身離開的日子,等到臨近下一年的春節再回家。
這樣的日子,這個手上滿是老繭的男人過了快40年。“這個下半年,我自己腰不好休息了兩個月,加上老伴手臂骨折,又回家照顧了兩個月,所以出來沒有工作多久。”
王大叔帶的行李很簡單,一個黑色背包,一個塑料桶。“桶是工地上不要了的,我把它撿回來,拿回家還能裝水用。”打開封得緊緊的蓋子,裡邊裝着工作用的膠鞋、一雙涼鞋、卷尺等,還有兩個鋼絲繩的鐵圈,“這個也是工地不要的,拿回家能當小闆凳用。”
王大叔說,做瓦工掙的是一份辛苦錢,年輕時在山西,一天工錢一塊多,一年下來掙個三四百元,這些年瓦工的工資漲上來了,不過他的年紀也大了,重的活做不太來了。
“早上5點幹到上午11點,吃完午飯,再從12點幹到傍晚5點,主要是砌磚,有廠房有高層,一天下來多的時候要砌1500塊磚,一天工資在200元左右。大的泡沫磚長60厘米,20厘米寬20厘米高,重的磚一塊能有個60斤重,現在年紀大了,重的磚也抱不太動了。”辛苦一年下來,王大叔能帶回家四五萬塊錢。
在工地,大叔一個月的生活費七八百元,他愛抽點煙:“工地有食堂,一頓飯兩素一葷,有10塊的有12塊的,我基本都吃10塊的,挺好的了。”
王大叔有一兒一女,女兒兒子又給他生了兩個孫子一個孫女,大孫子今年16歲小孫子今年13歲。像他這個年紀還在外打工的,村裡不多了,但是王大叔還想再多幹點,“貼補下家裡,讓生活越變越好”。
王大叔要坐的高鐵下午5點多發車。他買了幾個雞蛋當中飯。
3】更多的桶在路上
東進站口,幾位雲南的大哥正在等車,他們也是在杭州的建築工地工作的,地上擺着一個米黃色的塑料桶,桶裡裝着一把木制小闆凳,還有一些其它生活用品:“來杭州幾個月了,在工地上工作,辛苦了一年總算可以回家了,到家要坐高鐵十幾個小時。”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