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7月20日,國新辦舉行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針對轉基因産業化發展,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會上介紹,轉基因産業化應用試點在有序推進,對于獲得生産應用安全性證書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開展一定的試種試驗,目前正在有序推進。從去年的試點效果不錯,仍然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有序開展試點。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圖片來源:國新網
曾衍德表示,轉基因技術作為一種新技術,世界各國都在加快創新,我國也建立了相應的研發體系和評價體系,培育了一批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品種。在推進農業轉基因技術的研發過程中,按照中央要求,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産業化應用。
“推進農業轉基因技術依法依規。我們按照種子法和農作物轉基因生物管理規定,制定了轉基因安全評價、品種審定、種子生産經營、植物品種命名等規章制度。”曾衍德說。
他表示,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制定了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标準,并在6月份發布實施。這個标準主要是在相應的非轉基因品種審定标準基礎上做加法,豐産性、抗病性等基本條件是一緻的,隻是增加了轉基因品種的抗蟲、耐除草劑等目标性狀的規定。同時,對研發試驗、種子生産經營等關鍵節點的監管都是很嚴格的,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執法是嚴格的。
此外,糧食安全是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糧食安全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重要的物質基礎,這也是當前全球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當前看,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緣沖突對全球農業生産和農産品供給造成了影響,全球農業貿易體系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也更加突出。
曾衍德表示,全力抓好國内糧食穩産保供。注重糧食生産能力提升,抓住種子耕地兩個要害,加強高标準農田建設,加快育種創新,提升糧食産能。去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遠高于世界公認的安全标準。中國立足于自身資源,成功解決了占全球1/5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本身就是對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貢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