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周分封諸侯國曆史

西周分封諸侯國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5:55:20

西周、東周(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各諸侯國稱王時間,根據曆史時間線統計如下:

西周時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徐國

立國時間:約公元前21世紀~前512年

立國時爵位:伯爵(待證)

稱王時間:約公元前950年左右(待證),嬴誕自稱王,是為徐偃王

徐國是夏朝所封的諸侯國,嬴姓徐氏,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其子嬴若木被封于徐,建立徐國,周初,被封于江蘇泗洪縣一帶。

在周穆王時期(公元前977年—約前922年在位),徐君嬴誕因不滿周朝暴政統治,首先僭越稱王(稱王具體年份不詳,根據史料推斷是在周穆王時期),即徐偃王,并大舉進攻周朝首都,差點獲勝。

後周穆王派楚軍打敗徐國,徐偃王被殺。于是,周穆王封他的子孫為徐子,降為子爵,繼續統治徐國,從此臣服于周朝,公元前512年為吳國所消滅。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西周分封諸侯國曆史(西周東周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1

周平王東遷時期形勢

楚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1115年(待證)~前223年

立國時爵位:子爵

稱王時間:公元前704年,熊通正式稱王,是為楚武王

鬻熊是芈姓季連部落酋長,是楚國的先祖,在商衰周興時,率部族臣服于周文王受到周國的重視,給予“子”的封号。

鬻熊死後,到其曾孫熊繹時,約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念其先祖之功封熊繹為子爵于楚蠻之地,賜地僅五十裡,芈姓熊氏,居丹陽,此時才算有“楚”這個正式的國号。

熊繹下傳四代至熊渠(約公元前886年-前877在位),在周夷王時(公元前885-878年在位),各諸侯開始輕待周天子,而楚國此時已鞏固了自己的地盤,楚君熊渠在江漢一帶有很高的威望,所以仿效周天子立長子熊康為句亶王,次子熊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是諸侯國中第一個僭越封王的,而且是以子爵身份封自己兒子為王。

到周厲王(公元前878年—前842年在位),因其暴虐成性,對周邊地區不斷攻伐,楚國亦不例外。 熊渠為存實力,避免被周朝重點打擊讨伐,主動取消了三個兒子的王号,繼續臣服于周。

公元前704年,即周桓王十六年時,楚君熊通不滿自己爵位太小,以其先祖事文王武王之功為由,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的爵位,遭拒後自稱為王,後谥号楚武王,熊通稱王免不了受其先祖熊渠封王事件的影響。

西周分封諸侯國曆史(西周東周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

楚國稱王時期形勢

吳國

立國時間:約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

立國時爵位:伯爵(待證)

稱王時間:公元前586年,姬乘自稱王,是為吳王壽夢

吳國為周朝王族姬姓諸侯國,相傳始祖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

周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86年),吳侯去齊三十六年,去齊去世,吳侯去齊之子姬乘繼任吳國國君之位,繼位後,見吳國國勢日益強大,便開始稱王,即吳王壽夢。

越國

立國時間:約公元前2032―前333年(另一說前222年)

立國時爵位:子爵

稱王時間:公元前538年(待證),姒允常自稱王,是為越王允常

越國是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東南方的諸侯國,《史記》記載其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是大禹的直系後裔中的一支, 越國與杞國、缯國、褒國等皆為大禹後裔子孫所分封。

越王允常稱王具體年份有待考證,應該在其位期間的某一年(公元前538年-前497年),史料記載其是第一個稱越王的,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即著名的越王勾踐)。

西周分封諸侯國曆史(西周東周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3

吳國越國稱王時期形勢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魏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403年~前225年

立國時爵位:侯爵

稱王時間:魏武侯死後,魏罃與公子緩争位成功後,于公元前369年自稱王,公元前334年,正式稱王,是為魏惠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趙籍、韓虔三大夫為諸侯,脫離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魏斯即魏文侯。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魏惠王因為屢受齊秦打擊,損失慘重,決定同齊國講和,因此魏齊兩國在徐州相會。魏惠王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不敢獨尊為王,于是也尊魏惠王為王,史稱“徐州相王”,正式稱王。

蜀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800年(待證)~前316年

立國時爵位:不詳

稱王時間:公元前367年,杜尚自稱王,是為蜀王

據傳蜀人起源于蜀山氏,從蠶叢稱王開始,蠶叢,又稱蠶叢氏,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蠶神,是蜀國首位稱王的人,年代久遠具體時間不詳,無法考證應該神話傳說性質多些。

有據可證的是公元前368年,開明九世杜尚滅亡昔阝、平周二國,前367年,徙成都,立宗廟,複稱蜀王,蠶叢稱王可能是後世追封的,這裡以杜尚稱王時間為準。

齊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1046年~前225年

立國時爵位:侯爵

稱王時間:公元前334年,田因齊稱王,是為齊威王。

齊國是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都是強大的諸侯國,被封為侯爵,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于海島上,自立為國君。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為諸侯,正式稱侯,是為田齊太公,齊國被田氏取代,仍沿用“齊”為國号,世稱“田齊”。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魏罃和齊侯田因齊在徐州會盟,魏惠王率領韓國和一些小國到徐州朝見田因齊,尊其為王,田因齊不敢獨自稱王,于是也承認魏的王号,自此齊國正式稱王,史稱“徐州相王”。

西周分封諸侯國曆史(西周東周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4

魏齊秦趙韓燕宋蜀中山等各國稱王時期形勢

秦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770年~前207年

立國時爵位:伯爵

稱王時間:公元前325年,嬴驷自稱王,是為秦惠文王

周孝王六年(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 治都於秦邑,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派兵助周平王有功,并護送周平王東遷至洛邑,被封為伯爵,自此,秦國正式成為諸侯國。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繼位秦國國君,公元前325年,嬴驷效仿山東諸侯的做法,繼位13年後自稱為王,亦年改元為更元元年,秦國正式稱王。

趙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403年~前222年)

立國時爵位:侯爵

稱王時間:公元前323年,趙雍稱王,是為趙武靈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趙籍、韓虔三大夫為諸侯,脫離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趙籍即趙烈侯。

公元前323年,趙雍繼位的第三年,為了對抗秦齊楚大國,由魏将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事件,參加相王的五國是魏、趙、韓、燕、中山,趙國正式稱王。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趙武靈王在趙國鼎盛的時候為了專注于軍國大事,把王位禅讓給兒子趙何(即趙惠文王),自己被尊稱為“主父”。

韓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403年~前230年)

立國時爵位:侯爵

稱王時間:公元前323年,韓康稱王,是為韓宣惠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趙籍、韓虔三大夫為諸侯,脫離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韓虔即韓景侯。

公元前325年四月,秦國君主嬴驷自稱王,魏王魏罃為了制約秦的發展,拉攏與秦近鄰的韓國,五月在巫沙與韓威侯韓康會見,承認其為王。

公元前323年,為了對抗秦齊楚大國,由魏将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事件,參加相王的五國是魏、趙、韓、燕、中山,相互承認對方為王,自此韓國正式稱王。

燕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1044年~前222年)

立國時爵位:伯爵(待證)

稱王時間:公元前323年,姬姓,名不詳,是為燕易王

周武王十三年,其弟姬奭(周文王庶長子召公奭),跟随周武王姬發在牧野之戰中擊敗商軍,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将召公奭封在燕地(今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東北),建立燕國。

公元前323年,為了對抗秦齊楚大國,由魏将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事件,參加相王的五國是魏、趙、韓、燕、中山,相互承認對方為王,自此燕國正式稱王。

中山國

立國時間:公元前432年(待證)~前296年

立國時爵位:子爵(待證)

稱王時間:公元前323年,姬厝,是為中山王厝

中山文公,是中山王墓出土的銘文見載的第一代中山君主,文公當是其後追谥,公元前432年被立為中山國君。

公元前323年,為了對抗秦齊楚大國,由魏将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事件,參加相王的五國是魏、趙、韓、燕、中山,相互承認對方為王,自此中山國正式稱王。

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宋國

立國時間:約公元前11世紀~前286年

立國時爵位:公爵

稱王時間:公元前318年,子偃(戴偃)自稱王,是為宋康王

周滅商後,遵循“興滅繼絕”的傳統,封纣王的兄長微子啟于商朝的舊都商丘,建立宋國,其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為“三恪”之一,周初被封為公爵,國君子姓宋氏。

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子剔成之弟子偃以武力取得宋國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齊國。在位第十一年時(公元前318年),自立為王,史稱宋康王,亦稱宋王偃,宋國正式稱王。

上述曆史資料或有不對之處,望請斧正,敬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