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蕙
唐·劉禹錫《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裡沙》 孟鴻聲 書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涼風,是炎炎夏日裡人們的“小确幸”。它不必有多強勁,微微的、袅袅的就好,若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那就是完美夏日了。
讓我們一解暑氣的,還有折扇。孟鴻聲喜愛并擅長題寫折扇,帶起清涼的文化雅風。他拿出一把扇子給我看,上面以行草書寫四字:萬事俱備。我們會心笑起來,脫口而出:“隻欠東風”。
中國文化處處包含智慧和機趣,對自然萬物、四時節令的吟詠多不勝數,萬千情意鮮活如初。端午節,孟鴻聲題寫“來時三月春猶在,到日端陽節又臨。珍重主人意勤腆,滿槃角黍細包金。”(唐·楊巨源《謝人送粽》)。隔着遙遠的歲月,粽子的甜香和送粽人的心意,又呈現在扇面上了。
積善餘慶國富民豐 孟鴻聲 書
扇面上留下的,還有另一個花香四溢的夏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還有一個空氣中處處彌散着稻花香的夏夜,“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書寫一首首詩詞,可以聽到曾在我們這個古老國度生活過的文化人的聲音,感受到逝水流年之中人們的喜怒哀樂。孟鴻聲說,書寫的過程,像是與先賢共享一份時光,真是奇妙極了。體味詩詞的内容,通過行筆的節奏,可以品味到信息源極少的時代所特有的細膩和精彩。
“杜甫、李白、王維、孟浩然、蘇東坡、辛棄疾……我都喜歡,很難講獨愛哪一個,也不好說‘最’中意哪一首,要說愛,愛的是詩詞‘寫我心、抒我懷’的自然坦蕩和洗練放達的節奏吧。”孟鴻聲說。
夏天裡,自然還是要寫點有清涼感的詩句,比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元·王冕《白梅》)“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顔色,隻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墨梅》)
孟鴻聲十分注重筆墨的“時空”構成和“節奏”。節奏,是對古詩詞的即時解讀,也是自身情緒在書寫時的調度。2020年,我曾在稼軒書院參加紀念辛棄疾誕辰880周年的專場晚會,見孟鴻聲現場揮毫書寫辛詞名篇,有一種“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的感受。平日裡溫文爾雅的他,在書寫時卻澎湃激昂。孟鴻聲說,書寫時懷着充沛的情感,自然投射到整體的節奏和字的線條結構之中,“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必須得舞起來啊!書寫的過程,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目的,隻要下筆,便是書寫者“當下須臾間”審美的全然呈現。它或許并不是那麼無懈可擊,卻有雲卷雲舒的情趣和真意。
愛人者人恒愛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鴻聲 書
之後的漫談中,孟鴻聲談及習書的心路曆程,“年輕時把柳公權作為目标,不知不覺寫到深夜,手被凍裂了一道道口子也全然不覺。曆代經典書家書作,都是我追趕的目标,在追趕的過程中我開始思考書法精神,同時研究哲學理性。”他談起對自己影響深刻的一次“感悟之旅”——去貴州修文縣龍場驿探訪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陽明洞”。至今他仍然記得那無法言述的顫栗。“崇山峻嶺,茂林幽徑,夜深蒼茫,獨坐于石洞中,默誦陽明悟語,就像進入古今之間的時間裂縫。”正是在無邊的靜谧之中,他對“心氣一體”“心物之辨”“知行合一”有了自己的理解,比如:知,即良知,行者皆為良知載體,即善與美,即塞于天地間之浩然之氣。“内有真善美之良知,寫字時對天地、對心靈持有敬畏本心,怎麼可能寫出來俗書呢?”孟鴻聲說。
孟鴻聲,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書法專業畢業,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課程班肄業。曆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職業道德與行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兼職業道德工作部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山東省政協常委、山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山東省文聯二級巡視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山東省青年書協名譽主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