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甯宗五年,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裡,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并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子聿。
《偶成》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絕句。告誡人們要珍惜光陰,追求學業,感歎人生苦短,要抓緊時間學習,将來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蹉跎人生。
《白鹿洞二首》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這是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王貞白的一首寫詩人自己的讀書生活的詩,也是一首惜時詩。
《長歌行》漢•兩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是一首漢族古典詩歌,屬于漢樂府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此詩從整體構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全詩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幹、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鮮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葉秋落、流水東去不歸來,發生了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浩歎,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随時間飛逝的生命,奮發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
《勸學詩》唐•顔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首七言古詩的前兩句通過對學習環境描寫來表達年少讀書時應該勤奮,後兩句通過頭發顔色變化來表達年長時讀書已晚。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後悔已晚。
《金縷衣》唐•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詩歌寓意人們不要愛惜榮華富貴,而應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的鮮花,要及時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隻能折取花枝了。
《遊山西村》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詩人被投降派彈劾罷歸故裡,心中憤憤不平。對照詐僞的官場,于家鄉純樸的生活自然會産生無限的欣慰之情。詩人雖貌似閑适,卻未能忘情國事。秉國者目光短淺,無深謀長策,然而詩人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否極泰來。這種心境和所遊之境恰相吻合,于是兩相交涉,産生了傳誦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聯。
《定風波》宋•蘇轼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藉雨中潇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诙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