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幾乎人人都患手機病的今天,微信已然成為社交神器。如果一個人每天不瞄兩眼微信的話,那他一定不是大神就是老人。
在使用微信時,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語音時感覺錄音和自己平時說話的聲音不太一樣。
如果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也不會當回事;如果是一個愛琢磨的人,難免會想:究竟是自己手機不夠好,還是自己聽力出了問題?
2
事實上,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感受,是因為傳導聲音的介質不同。
我們人體在感受聲音時,主要依靠兩種介質,一種是空氣,一種骨骼。
如果是外界的聲音,如别人的說話聲、鳴笛聲等,主要依靠空氣傳導給聽覺神經;如果是自身發出的聲音,如說話聲、咀嚼聲等,則是通過顱骨把聲帶的振動直接從内部傳給聽覺神經。
如果是依靠空氣傳導,在傳播過程中會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逐漸衰減能量,進而音色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我們之所以覺得錄音和平時說話聲音不太一樣,就是因為習慣了骨傳導的音色,而不習慣依靠空氣傳導,進而發生一定變化的音色。
為了更好地感受骨傳導,我們可以試着先用雙手捂住耳朵然後再說話。屆時,即便說話聲音很低,還是能夠清晰地感覺到。
3
事實上,聲音除了在真空中不能傳導外,其他介質都可以傳導。
隻不過,不同的介質傳播速度也大不相同。
聲音的傳播速度,主要與介質的種類、溫度、反抗平衡力等因素有關。
如,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随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溫度每上升/下降5℃,聲音的速度上升/下降3m/s。
通常情況下,聲音的傳播速度是固體>液體>氣體。
此外,聲音還會因外界物質的阻擋而發生折射,比如,深山裡高聲說話時,能夠聽得到自己的回聲。再比如,晚上的聲音傳播的要比白天遠。
聲音晚上比白天傳播的遠,就是因為白天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了上升的熱空氣,從而把聲音快速折射到了空中;晚上冷空氣下降,聲音會沉着地表慢慢的傳播,不容易發生折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