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嘉禾老闆鄒文懷辦公室。
鄒文懷、洪金寶、張之亮。
洪金寶和張之亮企圖說服鄒文懷同意拍攝《中國最後一個太監》,鄒文懷一直不同意。
鄒文懷:你倆都是聰明人,為何一定要執意拍這部電影?過審不用考慮了?票房不用考慮了?台灣市場不用考慮了?
洪金寶:我覺得我們應該拍!第一、劇本好;第二、我認為“細蚊(張之亮昵稱)”做得到;第三、我自己參與,并且會搞定台灣市場。
這個真實的場景,2013年3月25日,洪金寶在香港電影資料館接受著名香港電影專家蒲鋒采訪時,曾繪聲繪色地描述過:這是一部“大膽”的電影,當時香港沒一家公司敢拍,我接手了!
洪金寶說這話,毫不誇張:
第一、張之亮彼時是個新人導演,在此之前從未拍過電影;
第二、這部電影的劇本是根據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的自傳改編而成,寫盡其一生,拍攝難度大;
第三、題材太過“大膽”、敏感,拍好了能否上映都是問題,更别奢求票房了;
第四、張之亮在找洪金寶之前,幾乎找了香港所有的影視公司——沒一家公司敢拍,說明同行也不看好這部電影;
第五、當時的嘉禾正和新藝城battle,整個嘉禾都在拍靈幻恐怖片《僵屍先生》系列,拍這部電影勢必要“浪費”很多資金和時間、精力。
洪金寶對這部電影不可謂不用心,除了主演莫少聰、溫碧霞是導演張之亮敲定,配角劉德華是他自己來幫忙(劉德華和張之亮是無線藝員培訓班的同學)之外,洪金寶自己在擔綱動作指導并出演的同時,更是帶着《僵屍先生》原班人馬參與:林正英、午馬、王小鳳、陳友、田俊......
洪金寶說到做到,1987年10月24日,電影《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率先在台灣地區上映。憑借這部電影,張之亮在獲得了第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獎”提名的同時,更是在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上大放異彩。
這部“大膽”的電影,因為洪金寶的“大膽”,成功了!
了解這部電影的拍攝背景之後,下面扒姐來聊一聊個人的觀影體驗。
這是一部關于小人物自傳式的電影,但是卻非常動人心魄。
就叙事方面來說,張之亮采用的是“線性叙事”手法,按部就班地按照時間講故事。這樣做的好處是,非常容易提起觀衆的興趣——你看開頭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更猜不到結局,同時他也非常好做懸念,是為大多數新人導演的拍攝手法。
影片開始,來喜(莫少聰 飾)因為看見同村太監衣錦還鄉,心神往之。為了讓自己的父親(林正英 飾)吃上雞屁股,他決定閹割自己,也去做一名太監。
來喜此舉或許現在的我們很難理解,但是放在那個缺衣少糧的動蕩時代,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父親最大的願望是頓頓吃雞屁股,他掐一朵菜花都要跟小夥伴分着吃,當太監是同村很多人改變命運的選擇,就好像一束光,身處黑暗的來喜渴望抓住他。
更重要的是,彼時的來喜隻是一個孩子,沒有錢、沒有背景、沒有文化,拿身上的“一塊肉”去換錦衣玉食,似乎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
這種因為貧窮、愚昧造成的狹隘,是其悲劇一生的根源。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命運卻跟來喜開了一個玩笑。
來喜用自己的“寶貝”去換名利,結果名利卻成了鏡花水月——他剛閹割,清朝就滅亡了!
可是當這個現實赤裸裸地擺在來喜面前時,他并沒有醒悟,更沒有回心轉意,他還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入宮伺候他心目中的“真命天子”。
當來喜為被衆人嘲笑所苦惱時,戲班的班主(洪金寶 飾)告訴他:做太監跟唱戲并無區别,不管做什麼都要堂堂正正、有骨氣!
這樣的來喜盡管可悲,但卻并不可笑,更不可恨。因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很多中國底層人民的精神狀态,他們或許貧窮、或許愚昧、或許固步自封,但是他們真誠、他們善良、他們對美好生活一直滿懷希望。
來喜雖然是一個太監,但是他也渴望着自己的愛情。
與招弟(溫碧霞 飾)相識相戀之後,他能力所能及地給她所有溫暖,但是給不了她性。在她懷上别人的孩子以後,他體會到了痛苦。這痛苦就像末代皇帝沒有了太監服侍、招弟沒有了性、父親沒能吃上雞屁股一樣——大家都在面臨着痛苦的抉擇!
這種痛苦是時代造就的,選擇本無對錯,個人在時代的洪流中,任何選擇都是可以理解的,卻也是蒼白無力的。
但是即便如此,時代之下的每一個人,他們都用着自己的方式,對這片熱土熱愛着,對這個國家奉獻着。
當來喜的“寶貝”被軍犬吃掉以後,他才算徹底醒悟:原來自己夢寐以求、沉迷其中的時代,已經徹底翻篇了!
就好像“寶貝堂”裡懸挂的那些太監們的“寶貝”一樣:那隻是時代留給他們的念想,不管有多麼不舍,也不管儀式如何隆重,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電影的結尾,當來喜敞開自己,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陷時,其實他身體上的那個缺陷在人性和人心上已經彌補了——對于一個男人來說,有些傷疤成為了勳章!
電影中來喜的“喜”和屏幕前你我的“悲”交織在一起,彙聚成了一曲小人物的悲傷贊歌。
但我們并不能以一種娛樂、獵奇的方式去看這部電影,以“完整”去俯視“缺陷”,本身就是一種缺陷!
在時代面前,個人竭盡全力而無法改變時,“缺陷”和“完整”毫無分别。
就好比你我曾笃信一份“鐵飯碗”能捧一輩子一樣,到頭來還是還是無可奈何地看着“鐵飯碗”被時代所抛棄。
當我們的精神被閹割,誰又不能說自己不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