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助(luyuexinli)
文 | 心之助資深作者 慶慶 盧悅 趙悅辰
男人比女人能掙,心安,女人比男人能掙,心慌。世道真不公平。
怎麼辦?
我們就要認這個慫嗎?
難道女比男賺得多,就一定不會幸福?
我們怎樣才能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活下去?
1 那些比男人掙錢多的女人,為什麼不幸福?曾經,她說,“ 我要喝最烈的酒,爬最高的山,戀最美的人。”夢想成真,她最終和大學初戀男神結婚。我們紛紛恭喜她撿到寶。可是不到一年她就開始心堵。
“我月薪5k的時候,他月薪4k,沒關系,可以一起打怪升級;我月薪8k的時候,他月薪5k,還不錯,有進步;我月薪10k的時候,他還是5k,哎媽呀,難道這就是你的巅峰了嗎?”
無能的爸爸,怨婦般的母親,讓一個孩子徹底掉入了三無的境地——無助、無力、無望。他們從來不知道安全感是一種什麼東西,也不知道身後有強大的後盾,自己毫無畏懼地前進是種怎樣的體驗,唯一能感到的就是恐懼,如果我倒下了,不會有人支撐我,那麼我就死定了。
變成一個有錢人或者嫁給一個有錢人,似乎成了唯一活下去的方式。至少,可以讓自己從此衣食無憂,不再體會爸爸的無助,不再忍受媽媽的怨恨,可以拯救這個岌岌可危的家庭。
有人說,當她真正明白自己有多渴望錢的時候,她覺得糟糕透了羞恥極了。
可是有錢才能讓我安全踏實啊!
沒有錢,就買不起房子,明天就有可能被房東掃地出門;沒有錢,怎麼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難道要他像我一樣一輩子被錢綁架?沒有錢,在這個世界該怎麼活下去?
自己能掙錢,或者自己的男人有錢有本事,這成了女人的唯一安全感。
曾經發誓一定要找一個比父親強大的男人的她,最後還是被打回原形,成了抱着自己哭成淚人的孩子,殘酷地發現,沒有任何人可以彌補她過去的缺憾。
2 那些比女人掙錢少的男人,為啥不高興?朋友圈裡,閨蜜安迪算得上是賺錢達人了,年紀輕輕已經月入4萬,甩了白領老公不知道幾條街。掙這麼多錢,按說做夢都應該笑醒了啊!
但是安迪卻開始變得小心翼翼,格外注意保護男人的自尊,很少在他面前談論錢的問題,全方位觀察發現他的優點并及時鼓勵,偶爾還會懂得示弱,“你帶我去吃火鍋好不好”“你帶我去旅遊好不好”,充分給予老公機會展現男人氣概。
結果怎樣,老公出軌了,而且是拿着她的錢去包養小三,整整一年,她絲毫都沒察覺啊。呼天搶地,詛咒謾罵,都被老公冷言怼回來,你這麼小心翼翼,怕我受傷,還不是瞧不起我?
原來如此,她所有的着想和呵護,都是因為無法接納丈夫是個不會掙錢的的男人。越是害怕的,越是掩蓋,越是容易露出馬腳。越是不願意接受的,越要靠近,越是要想盡辦法去拯救。
你這麼害怕我不行,那我就“不行”給你看。外遇、出軌、冷暴力,怎麼作怎麼來。
心理研究顯示,夫妻收入差異越大,婚姻質量越低,夫與妻的最佳收入比例是2:1。也就是說女人比男人掙得越多,越容易引發矛盾。
原本以為男強女弱隻是存在社會傳統觀念中,現在卻有研究證明這是個真命題。心好累。
究竟是誰規定女人不能比男人掙錢多的?
好像一直以來,在傳統觀念中,男人就是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相夫教子。從古至今,社會對男人的期待也是,要強大,有力量,會掙錢,能夠撐起整個家庭的運轉。一旦女人的收入超過男人,成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時候,男強女弱的思維定勢就遭受到了極大的撼動。
另一方面,錢成為了衡量人們個人價值的重要标準。在我們的社會中,尤其是對男人而言,會不會掙錢,有沒有錢,是他個人價值的主要來源。就像無數戲劇中的橋段那樣,即使深閨小姐情比金堅,也要等得落魄公子考取功名衣錦還鄉,他才配娶妻生子,綿延子嗣。
作為社會運轉的主要部分和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一旦男人的收入低于女人,他們會感到很傷自尊,感到沒面子,感到自慚形穢,會做出一些自我折磨的行為,甚至将不滿的矛頭指向女人,都是因為你這麼能幹,才顯得我沒用!
也許安迪們會覺得委屈,我已經努力不損害到他的自尊了,他還非要覺得自己沒用,這能怪我麼?其實,并不是隻有男人的金錢觀會影響婚姻,這是兩個人共同“密謀”的結果。
由于金錢出現問題的婚姻一定具有這兩個特征:
1、 夫妻雙方都認同男人要比女人賺錢多的傳統觀點。
2、 夫妻雙方都認同金錢是體現個人價值的唯一标準。
女人覺得,你是我男人,如果你連我都養不起,你還能養家養孩養爸媽嗎?男人覺得,我是個爺們,賺錢養家天經地義,比不上女人隻能說明你沒用!
女的願打,男的願挨,湊在一起一拍即合。
有人覺得,這也不挺好的嘛,多般配呀。
但是,合适的前提是兩個人的需求與滿足達成了平衡,形成一種穩定的獲益模式,一旦其中一方的經濟情況發生變化,他們盈利的關系規則就開始失效。
這個時候他們該拿什麼來滿足彼此?陷入錢的戰争裡,不要驚慌,看清彼此的需求和問題是關鍵所在。
3 如果沒有錢,我們的自我價值感該從哪裡來?金錢帶給女人的更多是安全感,帶給男人更多的是價值感。
而實際上,女人把錢當做安全感,背後還是因為自己本身不具備足夠的自我價值;男人把掙錢當做價值感的體現,其原因還在于自我價值感不足。
婚姻關系是兩個人情感能量互相流動,彼此交融的結果。
當你内心足夠“飽滿”,不存在對錢的“不安全感”,對方也不會在你身上感到對他的不滿意。當你不把錢作為價值感的唯一體現,才不會一輩子都用來追逐錢,才有享受更多幸福的可能性,知道自己更多的價值所在。
現在,你明白了吧,錢從來不是你自我價值感的唯一來源。
什麼人最容易成功?那一定是偏執的人,因為偏執的人會把所有的自我價值感都押在一件事上。當自我價值在這上面沒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也最容易崩潰的。
天才向左,瘋子向右,不過一線之隔。
什麼是天才?天才是在某個自我功能領域有突出發展的人,換言之,就是他在某個方面優勢非常突出。而瘋子是,他的極端優勢被打破,卻無法整合其他相對優勢的功能繼續生存,所以他瘋掉了。
這樣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自我價值的積累方式過于單調。
對于安迪而言,努力掙錢,期待老公有錢,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太窮。讓自己有錢,家裡有錢,是唯一會讓她感到幸福的方式。從來沒人告訴她,沒有錢你也可以享受簡單平淡的幸福。
安迪老公,生怕安迪看不起他,責怪他工資低,安迪的小心翼翼反而讓他感到羞恥。這讓他感覺像小時候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母親罵他丢人,沒用,是個廢物。他從來就不知道,即使不優秀,不強大,他也是有價值的,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生命的意義,無需用錢用價值來證明。
我們可以用無數的理由來否定自己,卻不願意找到一個新的價值來認可自己。
來自原生家庭教育的局限,讓很多人相信,“隻有怎樣怎樣,我才是有價值的”。隻有結婚生子,我才擁有完整的人生;隻有有錢有能力,我才配得上更好的人。
最可悲的時候,莫過于執拗的認為,幸福隻有這一條路。
親愛的,學會看清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價值感,允許自己把價值感放在不同的方面,當你覺得非常恐懼,覺得沒有什麼什麼就活不下去時,試着去發展自己的弱勢功能,試試讀書、學習、唱歌、旅行等一切能讓你重新感到活力的東西。
唯有如此,才不會被生活逼入絕境。
提升自我價值最好的方式,是學會自我肯定,找到真正的自我肯定的方式。
男人不一定非要能掙很多錢,他可以愛好寫作,或開一個清靜的書店,這就是他人生的價值感。女人不一定非要嫁給高富帥,她可以有經商的頭腦,或自己創業,掙錢養家養孩子,這會讓這個女人感到非常充實。
如果非要逼着不會掙錢的男人去開公司,讓很精明的女人去相夫教子,那不是對生命最大的浪費麼?榮格大叔不也是後半生被老婆養着,才能心無旁骛地投入心理事業,最終開創了榮格心理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你可以不是别人眼中的強者,可以不是社會期待的精英,相信你就是你。
相信自己是不一樣的煙火,相信自己可以發不一樣的光,知道自己最擅長什麼,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這樣,才擁有真正的自我空間,免于被社會規則驅使。
不必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努力,也不必讓别人成為自己心中期待的他。唯有真誠敞開,看到彼此真實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給足包容的空間,才能最終獲得療愈。
而錢,從來不是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