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世民的管理事例

李世民的管理事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20:13:30

公元648年(貞觀22年),唐太宗李世民50歲了,他選定的太子李治20歲。

那時候人們的平均壽命不高,不知道唐太宗本人是不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當時人們的眼中,其實他已經算得上是垂老之年了。

為了能夠将自己親手締造的已經承平日久的大唐盛世傳承下去,他必須要培養好自己的接班人。于是李世民親自書寫了給太子李治的一封信:《帝範》,在信中他全面而細緻地總結了自己多年的修身、治國概要,教導太子吸取自己的教訓,避免再犯自己的錯誤,勉勵他繼續沿着自己創造的成功之路走下去。

李世民的管理事例(李世民寫給太子的信)1

雖然曆經千年,《帝範》一文曾經多有遺失,所幸16世紀時,這一文本終于輾轉經由日本又傳回國内。時至今日,細讀其中的字句,仍然十分具有先瞻性和教育意義。

與其說《帝範》是一封家書,倒不如說它是一部綜合管理學、執政思想及道德修養多方面的經典之作。

首先強調的還是修身

和當代從西方引進的管理理念多強調利用外部資源不同,李世民的執政思想更多的是儒道思想内涵,更傾向于内求于心,還沒有談到應用外部資源時,先強調的是内求于己,即先做好自身各方面的建設,很有些"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意思:

《帝範》一共12部分,提到自身建設的就有4部分:君體、誡盈、崇儉和務農。

李世民的管理事例(李世民寫給太子的信)2

《帝範序》,網絡圖

作為一國之君,在《帝範·君體第一》中,李世民首先就強調正己的重要性和執行标準:為君者應當如山嶽一般高峻,如日月一樣貞明,志向遠大,心思平正,既具備威德,又要仁慈厚道。

李世民是馬上得天下,但他深知絕不能再馬上治天下,更深知聚攏和任用賢才的重要性。

早在即位之前,李世民就非常善于吸納人才,文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他府上的"十八學士"名氣很大,為世人羨慕而傳誦。武将方面,他有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等人,這些人勇猛無敵,最重要的是甘心為他赴湯蹈火。正是這些文才武将構成了他初期的核心管理團隊,并在他走向寶座的路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要構建一支能夠完全服從自己的能人隊伍,自己當然首先要具備過人之處。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青史留名,但是,如果他不注重自身道德修養,又怎麼可能讓衆人心服口服呢?

儉以養性

在《帝範·誡盈第七》中,李世民訓導孩子要"儉以養性,靜以修身",這是曆來被無數成功人士推崇并親身加以實行的,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也曾經以此告誡過自己的孩子。

李世民的管理事例(李世民寫給太子的信)3

李世民出身關隴世家,家族顯赫,但是他深谙"儉以養性"的道理:在反隋之初,當他帶兵攻克洛陽城時,看到無比豪華的隋朝宮殿,他不僅沒有興沖沖地占為己有,反倒對手下人訓誡提醒道:"這樣的奢華正是隋朝滅亡的根源,我們一定要以此為戒!"

坐擁天下之後,李世民仍然大力提倡"戒奢從儉",堅持節儉持身。由于身體原因,李世民不适宜居住在潮濕的地方,當時就有人提議給他在高地建設一座寝宮,身為一代天子,他竟然因為太過浪費而拒絕了。後來雖然大臣多次請求敕建,他仍然沒有同意。

君主如此節儉,原本就信奉儒道之學以修身的臣子們更是群起而仿效:貞觀初期的宰相戴胄追随李世民達10年之久,他一向提倡節儉并身體力行,為官多年卻少有積蓄,居住的房屋非常簡陋。

李世民的管理事例(李世民寫給太子的信)4

一代名臣魏徵同樣如此,家無正堂,死後僅僅以布車裝載着靈柩送葬,一點豪華的裝飾都沒有。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李世民正是以前朝奢侈導緻敗亡的教訓,來時刻警示自己以及群臣的行為,從而上行下效,朝廷上下節儉淳樸成風,卻為當時百姓創造了繁榮昌盛的社會安定環境。

靜以修身

道家經典《道德經》中說"清靜以為天下正",強調隻有心境保持清靜才可以戰勝喧嚣、繁雜的外部環境,李世民顯然深谙此理。

雖然自少年時代就征戰沙場,但是李世民更明白詩書怡養身心的重要性:他酷愛書法,一手隸書字體寫得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歡王羲之的草書,也曾經給群臣出示過自己寫的草書屏風,字體結構灑脫,筆力遒勁,被當時的書法大家所稱贊。

李世民的管理事例(李世民寫給太子的信)5

王羲之書法

李世民能詩善文,從他的《帝範》一文中就可以領略到他的文體風格,引經據典,論證充分,文詞清麗,既有思想性,又有說服力,還十分具備語言的美感。而這些,必然來自他豐富的閱讀經曆和創作經驗。

書法、讀書都是非心靜不能做的事,李世民對此頗有心得,曾經和大臣們分享他的書法經驗說:"寫書法不能急,平時既要多留心,也要重在能夠經常堅持,不能輕易放棄。這些技藝都是不可能學不會的,怕的就是自己心生懈怠,不能夠持久努力。"

極具雄才大略的一代仁君,在戎馬倥偬、政務繁忙之時,尚且能夠于忙碌間隙靜下心來練習書法這樣的事,在放下刀槍、執起筆杆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一定靜極。

淡泊明志,甯靜緻遠,對于一代偉大君王同樣如此。

而唯有心中靜了,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确而明智的抉擇。

不止于務農

在《帝範·務農第十》中,李世民強調"食為人天,農為政本",在那個農耕社會,他意識到農業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視農本,因此不僅自己執政之時大力發展農耕,更将這一思想傳遞給自己的繼位者。

李世民的管理事例(李世民寫給太子的信)6

在唐太宗的另一篇《誡皇屬》中,他對孩子們的教育更為細緻,訓導他們:"每餐一食,則念耕夫",正所謂飲水思源,不能因為自己地位高、權勢重,就忘記人身之根本。

所以這并不僅僅是重視或者發展農業的問題,更多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身修持:不忘根本,方能走得平穩。

注重哪怕一餐一飯,小事從來都不小。從細微之處着手,可以培養人的良好品格,也能成就不朽基業。

如山嶽一般高峻,如日月一樣貞明,志向遠大而又心思平正,既具備威德又仁慈厚道的一代偉大君主,正是這樣培養造就的吧?

而這樣的修身養性,又何嘗不是現在的我們也可以做到的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